首页 理论教育 《哭泣的骆驼》:沙伊达的美令人陶醉

《哭泣的骆驼》:沙伊达的美令人陶醉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次读《哭泣的骆驼》,我总会被沙伊达那“洁白高雅,丽如春花的影子”深深地吸引。为了衬托沙伊达的美,三毛在多处用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沙伊达像不幸坠入凡间的天使,整部散文都因此而变得高贵而庄重。然而,沙伊达的结局是悲惨的。《哭泣的骆驼》,三毛著,湖南文艺出版社生活在和平年代和文明世界中的人们永远无法理解在那样一个荒芜野蛮的世界中,理性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可笑而又悲哀的选择。

《哭泣的骆驼》:沙伊达的美令人陶醉

每一次读《哭泣的骆驼》,我总会被沙伊达那“洁白高雅,丽如春花的影子”深深地吸引。这位纯洁如白月光般的女子却被一群无知愚蠢的沙哈拉威人视为糟粕,读来总叫人心生无比的无奈和愤恨。为了衬托沙伊达的美,三毛在多处用了鲜明的对比。一则是沙哈拉威女孩子的邋遢肮脏与沙伊达的美丽明艳之间的对比,二则是沙哈拉威民众的愚昧无知和沙伊达的开明聪颖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沙伊达像不幸坠入凡间的天使,整部散文都因此而变得高贵而庄重。然而,沙伊达的结局是悲惨的。在教条化的沙哈拉威传统风俗的迫害下,沙伊达的圣洁被凛冽的黄沙摧残得体无完肤,她痛苦的死去了,坠入凡间的天使终究化作了闪烁的星辰升入宽广的沙漠之穹,也许在那里,她的圣洁才能得到永恒。

《哭泣的骆驼》,三毛著,湖南文艺出版社(www.xing528.com)

生活和平年代和文明世界中的人们永远无法理解在那样一个荒芜野蛮的世界中,理性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可笑而又悲哀的选择。在富营养化的发酵池里,普通的沙哈拉威民众像细菌一样麻木地吮吸着那些愚昧腐朽的思想,安稳的如同行尸走肉般生存于这个荒谬的世间,而有思想、有知觉的小众群体却极力排斥着空气中的养分,以一种残忍而又无力的方式做着无谓的挣扎和反抗。看不到希望却又不甘心放弃,这是多么深重的悲哀。沙伊达是如此,奥非鲁阿是如此,巴西里亦是如此。在那样混乱的战争年代,政治宗教将每个家庭五马分尸,亲情爱情宛如天上的皓月,那样虚无缥缈却又动彻人心。战争,因为有了爱情的点缀而变得悲壮;爱情,因为有了战争的映衬而得以永生。我不懂政治和战争,也无法理解它对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性,但在三毛的文字里,我却深深感受到了政治和战争带给普通百姓的摧毁性的力量。永无止境的欲望,永无休止的纷争,为的到底是什么呢?那些堆砌满了炮弹瓦片的土地,那些沾满了血泪的尸体,那些永无安宁的岁月,留给后世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答案。我们端坐在装潢得精美华丽的客厅里,享受着咖啡香茗电视新闻里播放的依旧是中东战乱,越南游行以及愈见频繁的暴力恐怖事件。纵使生活在和平时代,我们也无法预知我们何时会被乱飞的流弹击中身亡,我想我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再也醒不来的人性和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