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式练习是指把上述变式材料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分析、联系、比较,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问题的恰当分类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组织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在教学中,多组织一些概念变式题组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求过点(2,4)的切线方程。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一)运用变式教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变式是指对数学概念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变换,凸显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清晰的外延,突出数学问题的结构规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变式练习是指把上述变式材料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分析、联系、比较,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问题的恰当分类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变式练习包括“问题变式”和“概念变式”。变式,需要我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是一种不断地深入探索问题的方法。组织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1.问题变式

问题变式是指对数学问题的“表层结构事实性内容”多层次的变式构造,凸显其“深层结构(数学结构)”,内容包括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等。

(1)一题多变,启发思维发散

A.双曲线 B.双曲线右支 C.双曲线左支 D.一条射线

由变式1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变式2应选择C。

变式3中的方程仍表示动点(x,y)到两点(-3,0)和(3,0)的距离之差为定长5,此时6=3+3,那么点(x,y)只能落在(-3,0)和(3,0)连线上,又由于(x,y)到定点(-3,0)的距离比较大,由此判断点(x,y)组成图形是以(3,0)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此变式选D。

由变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变式4中的点(x,y)组成图形是以(-3,0)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变此式选D。

变式5中的方程表示动点(x,y)到两定点(-3,0)和(3,0)的距离之差为定长d,由于字母d取值不定,需要讨论它的几种不同情况,可见变式5是前几种变式的一个大综合,是对学生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训练。

变式1、2、3、4通过对原题中条件的不断变化,引申拓展,产生了一个个类似却有本质区别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双曲线的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深更广的理解,“变”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同时启发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

(2)一题多解,训练思维发散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层次,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多种不同的解法中,权衡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展开广阔的思维空间,防止思维定式。

(3)一法多用,强化思维发散

一法多用即同一个方法解决多个问题,具体来说运用解题思路,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使所学方法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而不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就事论事的解题;这样,不但显示出此方法的强大,同时会促进形成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概念变式

数学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是反映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模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在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时,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包括变式题组)中,通过实例、模型或已有的经验等进行引入,通过变式移植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实际现象数学化,达到展现概念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概念形成的目的。概念变式具体分为辨析与深化两种变式形式。在教学中,多组织一些概念变式题组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判断以下命题是否正确:

(1)不相交和不平行的直线就是异面直线( )。

(2)空间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成为异面直线( )。

(3)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

(4)不同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 )。

学习异面直线概念后,通过以上四个概念变式,学生会更加清晰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刻地认识异面直线概念的本质。

(二)克服思维的肤浅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经常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做练习时,照葫芦画瓢,不去领会解题方法的实质,这反映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惰性。学生思维的惰性还表现在定型化的推理上,按习惯推理,不做深入思考,造成丢三落四的现象。克服学生思维的惰性,主要是克服学生思维的表面性与绝对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迷恋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本质,学会全面认识事物,而不被假象所迷惑。如何克服思维的肤浅性,达成思维的深刻性呢?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通过对比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很多数学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与错觉,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在对比中鉴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本质,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外延之间有没有交叉,对比清楚了,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深刻,从而才能达成思维的深刻,如正数与非负数、方根与算术根等。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1)求曲线在点(2,4)处的切线方程。

(2)求过点(2,4)的切线方程。

(3)求过点(1,3)的切线方程。

此题把“求切线”放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三次问题的解决并对其进行对比,有时已知点是切点,有时不是切点,有时需讨论是否为切点;再有,“在”和“过”两字对已知点是否为切点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差异对比分析,可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透,思维更加完备、深刻。

2.加深学生对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全面理解

在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它们(包括条件结论和适用范围),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忌形式主义、表面化和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例如,设集合A={1,a,b},B={a,a2,ab},且A=B,求实数a,b的值。解:当A=B时,1=a2,b=ab,解得b=0,a=±1或b∈R,a=1;1=ab,b=a2,解得a=1,b=1;经检验,由于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和无序性,可得a=-1,b=0。

此题若只是肤浅、片面地从已知条件入手,题虽可解,但不完整,因为忽略了隐含条件,即集合的互异性和无序性,这是在最初学习新知识时过于表面理解,而没真正领会其精神,一知半解造成的。

3.通过开放式教学,加深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

新课程改革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更注重“沟通、理解和创新”,学习不可把知识简单机械地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要重视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归纳总结的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及思想”,并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开放式教学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双方交流、沟通,是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具体来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探究数学本质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y=Asin(ωx+φ) 图像变换”这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曾采用了开放式教学,在给出A、ω、φ确定数值的几个引导性题目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画图操作,并协助他们自己总结出A、ω、φ在函数图像变换中所起的作用。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这种开放式教学中主动参与了动脑、动手、动口的思维活动,进而开发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克服思维的呆板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或片面地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容易造成学生只能套模式解题,思维呆板。注入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应变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善于迅速地引起联想,建立自己的思路,同时又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及时地和比较准确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

1.启发式教学,打破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例如,△ABC中,如图2-1所示,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证明:余弦定理a2=b2+c2-ab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成立。

图2-1

分析:面对余弦定理比较繁杂的表达式和题目中寥寥无几的几何条件,起初一定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此时,如果教师直接给出解题的方式方法,相信学生一定能理解认同这个证明过程,但为什么这样证明,怎么想到的,以及再碰到类似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时,可能学生还是会觉得无从下手,因为他并没有学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即如何去“想”。教师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帮助。

师:题目的已知图形、条件和结论似乎很难有什么连结点,别着急,仔细观察余弦定理的形式,它虽然繁杂,但有没有你觉得熟悉的地方,在没任何明确的思路之前,大家可以大胆地猜想,也许能构造出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余弦定理是高中解三角形的知识,在解三角形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时,笔者曾带着学生先详细复习了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具体方法等,其中有学生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a2+b2=c2或c2+a2=b2,b2+c2=a2。)

生A:老师,我觉得余弦定理的分子形式有点像勾股定理。

(此话一出,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师:嗯,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A:可以把勾股定理整理成a2+b2-c2=0或c2+a2-b2=0,b2+c2-a2=0的形式,等式的左边就是余弦定理的分子。

师:非常不错的想法!它们形式很像又同在解三角形这章中出现,说不定真有什么好的联系,帮咱们找到证明余弦定理的突破口。

师:接下来呢?我看了结论,找到一个突破口,试着从这个思路往下想,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吗?

生B:老师,我想到了条件还没用,我想在△ABC中做CD⊥AB(如图2-2所示)。

师:哦?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吗?

生B:因为我们刚刚想到的勾股定理只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用,所以在原三角形中作高就可以出现直角三角形,就可以用勾股定理了。

师:非常棒啊!你帮大家又往结论迈了一步,我们可以试试看了。

图2-2(www.xing528.com)

(在生A、B给出了一些思路后,部分学生也跃跃欲试地积极思考问题,为了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让其他学生继续生B的想法。)

师:有没有谁能继续完成生B的想法?

生C: 在Rt△BCD中,a2=CD2+BD2①; 在Rt△ACD中,b2=CD2+AD2②。

师:很好,你注意到了在做出一条高以后构造出两个直角三角,可以写出两个勾股定理。那么,接下来怎么处理这两个等式呢?

师:请大家再次观察结论中余弦定理的形式,对比一下我们目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会有什么想法?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生D:经过我们仔细研究,觉得让①-②可以消去在结论中不需要出现的线段,得到a2-b2=BD2-AD2

生E:可以接着把BD=c-AD带入这个等式,就又可以消掉一个结论中不需出现的线段BD,得到a2-b2=(c-AD)2-AD2=c2-2c×AD。

师:大家实在是太棒了!现在跟结论已经很接近了,就只差一条线段AD了,该如何转化才能更接近结论呢?

生F:在Rt△ACD中,AD=b×cosA,带入等式就可以完全用已知条件表示了。

师:非常好!

生:老师,我们会了,代入整理就行了。a2-b2=c2-2c×AD=c2-2c×bcosA,即a2=b2+c2-2bccosA。

解题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信息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在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优化了思维过程。

2.灵活运用条件,提高运算的简捷性

在教学上让学生解决问题有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条件达到简便、快捷地解决问题。这需要思维的灵活性,这也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灵活性突出表现在能否找到更有效、更快捷的解题方法,是否能从已知因素中挖掘出新因素,从隐蔽复杂因素中寻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巧妙地从一种解题思路转换成另一种更快捷有效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发现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维、在思维中提问和进步。

以上是此题的三种不同解法,解法一最常规、最好想,但运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还要检验再舍去一组,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解法二利用了切化弦的解题思路,还需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将已知方程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最后还得想到如何舍去一个,此法不好想也不好解;针对一道填空题,解法一、二的解题思路显得繁而慢,而解法三是最巧妙的一种解法,由于填空题不需过于严谨的演算证明,直接从所熟悉的勾股数去构造已知方程的形式,非常有效、简捷地得到结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都需要运用讨论、开放式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把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挖掘,让思路更加开阔,再运用练习法巩固成果,才能不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思维敏捷、灵活而深刻。

(四)在探究型课堂中,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应该被看成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有效地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生成的有效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化或直接帮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或者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解题方法等,这些学生可能能明白,但印象并不会深刻,有时还无助于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无助于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供一些学生存在共性的问题给学生,给他们留有反思交流的机会,通过反问、讨论、辨析、质疑等方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解题策略,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还有批判性和创造性。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用正弦定理求解两边一对角的题目,在刚刚学完正弦定理后,在学生眼里它是非常容易求解的问题。

师:好,基本定理已经掌握了,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但有个别学生眉头紧锁,似乎有异议。)

生B:老师,我觉得结果有些问题。

(大家诧异了,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人对“想与算”都很简单的此题有异议。)

生B:我觉得结果还可以有150°。

师:哦?能说说理由吗?

(没等生B的话说完,就已经有学生如梦初醒般发现还真是丢掉一解了。)

师:恩,很好,目前出现两种情况了,生A认为一解,生B认为两解,大家觉得谁的对呢?

(由于生B的解释字字有理,班里的学生发生大转换,一面倒向了生B,不过生A还是有些不服气,似乎还在那里思索着。)

师:墙头草两边倒啊?这样吧,别轻易下结论了,再给大家5分钟,前后位同学一起再思考、商量一下,仔细考量这道题,结果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支持谁呢?

(学生4人一组开始了热烈的讨论,5分钟左右,班里渐渐安静了。)

师:怎么样?有最终结果了吗?支持生B的同学请举手;恩,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很支持生B,相信是和他一样的理由;好,还有几个小组没举手,那就是支持生A喽?出个代表,给大家说说理由好吗?

生C:老师,我们组认为还是生A的结果对,就只是一个解30°,只是我们的理由和生A不完全相同。

(班里同学都很安静,非常注意听着,尤其生A、B。)

生C:正弦定理的计算结果,生B说得对,应该是两个30°或150°,但还没完,三角形里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因为边a<b,所以角A<B,A<45°,角 A 只能等于 30°。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这个定理,早在“解三角形”这章节第一课时引入时就已复习过了,经过生C的提醒,大家终于想到了这点。)

师:非常好,想法更加全面深入了,不知大家现在又支持谁了呢?

(这次大家全体异口同声,再没有异议地选择了生C。)

随着深入学习,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类问题——正弦定理求解两边一对角不定解问题,即对于任意给出的三角形中两边一对角a,b,A时,是需要经过sinB正弦值、原角A、“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三个步骤依次进行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解的个数。上述例题作为一道基础题,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全过程: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难点也是学生自己去突破的;即使在某个环节中出现错误,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并不急于纠正,让大家一起去找错误的根源。这种引导既能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也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并为进一步的学习解决这类问题做了很扎实的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