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矫治效果-教学实践集锦

学生厌学心理矫治效果-教学实践集锦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厌学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据此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矫治措施,对于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寻找出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厌学思想的一些对策。

学生厌学心理矫治效果-教学实践集锦

【作者】黄海建

【作者简介】黄海建 南宁市教研所

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的学生辍学率、流失率比例还较大。学生厌学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据此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矫治措施,对于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九年,甚至更长。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第二,多年以来,学校迫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拔高教学要求,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增加教学时间、编重点班等手段,寻找提高考分和尖子生成绩的出路,这就使学生的两极分化加重,人为地扩大了学困生的队伍。在教学上,学习内容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和可读性,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陈旧,热衷于以灌输来做思想工作,习惯于家长式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并在评价制度上倾向于优秀生。这就使一大部分学生在对周而复始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产生疲倦心理的同时,又由于学校、教师不正当的评价,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站到学校和教师的对立面,厌恶学校和学习。(www.xing528.com)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有的学生对此却没有足够的反应与处理能力。比如考试过分看重分数;又比如有的学生因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不喜欢某门学科,于是就对这门课产生反感,这样就会一科差带出多科差,最后厌恶整个学习活动。同时,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天长日久地积累,必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反应。

以往,我们总是把学生厌学归因于学生思想品德不好,很少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分析、思考,但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活动的心理感受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心理适应能力,才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寻找出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厌学思想的一些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