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言语灵性的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言语灵性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它深刻影响语用主体的生命质量与精神品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所塑造的人物的伟大人格产生深深敬仰,唤起他们对作品传达的高尚情感的深切体验以及对文本美学、哲学甚至生命意蕴的深度认同,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获得丰赡的滋养。这样,学生作为表达主体,才可望走向人格独立、思维自由,富有个性和创造活力的“积极语用”的新境界,其言语才会更具灵性,更有品质。

小学语文课堂言语灵性的研究成果

语用能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大量的言语实践,还取决于语用主体的人格、学养、阅历与情感。只有卓尔超凡之人,才有振聋发聩之见。就好像蚊子无论怎么叫只是徒惹人厌,而雄鸡的一声鸣唱则让人精神振奋。所以,旨在陶冶情操、涵养精神、塑造灵魂的阅读乃是语用教学的最高层次。因为它深刻影响语用主体的生命质量与精神品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所塑造的人物的伟大人格产生深深敬仰,唤起他们对作品传达的高尚情感的深切体验以及对文本美学哲学甚至生命意蕴的深度认同,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获得丰赡的滋养。这样,学生作为表达主体,才可望走向人格独立、思维自由,富有个性和创造活力的“积极语用”的新境界,其言语才会更具灵性,更有品质。

比如:李敏老师执教《梅花魂》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外祖父珍爱梅花的种种不近情理的表现背后那深深的爱国情、思乡情,教者抓住外祖父赠我墨梅图时说的一段话(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进行了四次品读:一读,读懂语段从几个层面想表达的是什么。二读,走入文字内部,读懂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感,重点抓住了四个“愈”和“低头折节”等词语,读出了梅花和中国人的傲骨。三读,通过学生老师补充相应资源,读得更有深度与厚度;四读,带着与文字的息息相通,用声音来诠释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读出与作者的情意相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梅花的秉性,对有着梅花品格的人有了更多的认同与尊敬,同时触摸到外祖父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进而与外祖父产生情感共鸣,爱国热情得到了激发,心灵也受到洗礼与震撼。(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