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示性表达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示性表达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示性表达是指能完整、准确地展现设计师设计方案的表达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施工图在设计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建筑工人将严格按照设计人员所绘制的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手绘效果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其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表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设计者能否顺利地使用“图纸”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或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电脑效果图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流行的设计表现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示性表达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展示性表达是指能完整、准确地展现设计师设计方案的表达方法。能展现设计方案的“载体”很多,比较常用的基本形式大致有三视图、施工图、效果图、展示性模型、文字描述的表达等。

(一)三视图

三视图分为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三视图是绘画表达方法由感性走向理性,并由徒手绘画转向尺规绘图(或电脑绘图)的重要方法。由于三视图是从不同方向来看物体的三个正投影图,以严格精确的尺度为依据,以遵守制图规范等的原则。因此,三视图是从艺术构思表达走向施工规范的思维表达,是将设计构思付诸工程实际的图面语言表达

(二)施工图

无论是草图还是效果图都是方案阶段的表达方式,要进一步深化设计并将方案转化为直接指导施工的图纸,就需要设计师具备绘制施工图的能力。准确地说,施工图绘制是从项目的初期一直延续到项目施工完成的技术性工作。如果说设计草图或效果图可以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其线条、笔触、构图、色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设计师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那么施工图则强调准确性和规范性。从图幅尺寸、版式、线条类型到标注方式、图例符号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制图规范,不能随意发挥和臆造。

施工图是在对“设计物”的造型或整体布局、结构体系等大体定位的基础上再重点考虑材料、技术工艺措施、细部构造的详细设计与表现的。施工图应包括总平面图、局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图、局部构造详图及有关的各种配套图纸和说明。由于施工图是把艺术创作设计形成的形象与空间环境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现实中的事物形象与空间环境,故也是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要求在具体绘制表现之前,对材料制作工艺及内在结构关系均须进行分析、研究、计算,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期、造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施工图正确无误,以便能将设计最终顺利地变成现实,并避免发生事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设计专业都是通过工程图的表达方法将艺术设计由构思走向实际项目的实现的。

目前,施工图基本都是用CAD、天正等电脑软件来绘制的。从中可以看出,施工图在设计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建筑工人将严格按照设计人员所绘制的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因此,工程每一个细节的位置、尺寸、颜色、材料、施工工艺都要在施工图上绘制出来。

(三)效果图

效果图就是设计者将设计意图和构思进行形象化的再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其一是效果图的直观性。效果图是最能直观生动地表达设计意图的,是将设计意图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给观者的方法,从而使观者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和肯定设计者的理念与思想。其二是效果图的普遍性。效果图已经成为设计行业中的“通行证”或者说是行业内的“货币”,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流通,从而形成了一种观念:“要让我看你的设计,那就等于是看效果图。”没有效果图,就说明没有设计。渐渐地,原本只是属于表现设计师构思的一个阶段性或是设计方案一部分的效果图,却成了设计方案的总“代言人”,成了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必然条件,成了设计竞争中最重要的比拼内容。故对于效果图的制作效果的优劣,绘制水平的高低,其意义更大。常见的效果图绘制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表现工具分类

效果图的表现工具、手法很多。依据所用的工具不同可分为手绘效果图和电脑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就是通过3D、Photoshop等软件做一些相关的环境模拟图。手绘效果图是利用透视的原理借助多种表现工具(如彩色铅笔、马克笔喷枪等)在图纸上进行创作,来展现设计的预期环境效果。目前,也有一部分设计师尝试将电脑与手绘相结合,用相关软件在手绘的透视图上进行着色或渲染,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www.xing528.com)

(1)手绘效果图。在初步方案完成之后,为了能更加清晰地表达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设计师往往需要绘制相对详细的手绘效果图。手绘效果图的作用之一在于帮助设计师更清晰地认识空间,发现空间设计中的不足,发现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进行深化设计和必要的修改;同时,还有助于设计团队之间更好地沟通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和不足。手绘效果图的作用之二还在于大多数业主都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很难通过阅读平面图、立面图等专业性较强的图纸想象出空间的形象,而手绘效果图则能较为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出空间的特点和设计的意向,帮助业主理解设计师的意图,进一步促进两者之间的沟通。手绘效果图的优点在于工具简单、绘制迅速、易于携带,能够将设计的方案直观地表达出来,但线条、颜料、马克笔等工具绘制的效果图缺乏真实性是其缺点,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不容易准确把握未来空间的真实形式。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方法也很多,可以利用铅笔、针管笔、马克笔、彩色铅笔、水彩、水粉、透明水彩、色粉等诸多材料来表现。在表现方法上可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突出重点。比如,可以侧重表达环境空间或表现色彩的对比关系,还可以侧重渲染整体气氛或强调某个独具特色的结构创意。手绘效果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其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表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设计者能否顺利地使用“图纸”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或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

(2)电脑效果图。电脑效果图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流行的设计表现方式。先是1993年出现的3DMAX的前身3DS,后来逐渐发展为3DMax.X.X,同期出现了Photoshop的前身Photo styler,使后期图片处理成了可能。从此,设计效果图逐渐走向电脑化。因其表达效果较真实,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项目的业主或投资商以及其他非业内人士,都能够通过电脑效果图模拟的场景想象到未来的真实环境。当前的电脑效果图的表现也趋于细分化,有的倾向于尽可能地展现一个真实的环境空间场景,并对场景中任何细节都力求真实再现;有的则更倾向于用较为概念和抽象化的手法来表现其效果。设计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家庭装修项目设计中,所面对的业主大多不是从事设计的业内人士,而且十分关注自己未来的“家”是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真实性较强的效果图更适合他们了解设计的最终效果。而在一些国际竞赛或概念性设计项目中,采用概念性、模型化的电脑效果图则更能充分表达出设计者对环境、建筑、空间本质创造性的思考以及设计者独特的表现意向。

2.依据透视角度分类

在效果图的制作过程中,从不同视点选择角度来说,常用的图纸又可分为人高透视图、鸟瞰图和仰视图、轴测图等。

(1)人高透视图(一点、两点透视)。人高透视图是以施工图、空间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为依托,在二维平面上设计、表达出事物形象的三维体量及空间环境关系,以人的视平线高度为基准的三维视觉效果图。图面出现的效果与平常人所观察到的景物角度较为相似,有一定的亲切感。在人高透视图中,根据视点选择的角度和透视中灭点数量,又可分为一点透视图和两点透视图。

(2)鸟瞰图、仰视图(三点透视)。鸟瞰图和仰视图都属于三点透视。鸟瞰图是在总平面图或平面图基础上,从设定的空间高度上面,选择一定的角度俯视设计物以及空间环境所得到的视觉画面。鸟瞰图即俯视图,它用来表现设计物在大环境中的整体布局、地理特点、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特定设计,它是表现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关系的效果图。仰视图是在总平面图或平面图基础上,从设定的视平线上定好视点,选择一定的角度仰视设计物以及空间环境所得到的视觉画面,适合于表达高耸的视觉效果。

(3)轴测图。可反映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关系。轴测图与一般透视规律、具有创造鸟瞰图相比具有绘制便捷的优点,但作为三维空间的一种独特的轴测投影画法,也会失真,视觉效果欠佳。

(四)展示性模型

将创作设计的理想化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缩小,使用各种材料将其制作成具有空间效果的立体模型,它是表现手段的立体化。工程图的实际仿真,具有显著的手工艺性质和真实可信的直观性。因此,它同样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展示性模型一般用于商业展示或者展览会(房产会)上,这一类模型主要的目的是将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三维实体模型以十分直观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形式展现出来,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出设计的最终效果。这类模型需要注重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整体的规划到建筑立面造型,从场地的地形起伏到绿化水体,甚至于汽车、灯柱等配景,都尽可能做到形象逼真。有些展示模型还利用灯光、声效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其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