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蜀地区造船业:巨船问世、船具精良

巴蜀地区造船业:巨船问世、船具精良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蜀地区江河纵横,水量充沛,能够常年通航的河段甚多,自古以来就有舟楫之利,造船历史十分悠久。为了克服船小不稳定、载重量又有限的缺点,大约在战国后期,巴蜀地区出现了“舫船”。到了南北朝,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巴蜀地区已经能够建造大型单体船。在唐代,我国造船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采用了钉接榫合的连接工艺。船具之于船有力者,作诗以称之。这是巴蜀人民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长江航道而创制的一种独特船具。

巴蜀地区造船业:巨船问世、船具精良

巴蜀地区江河纵横,水量充沛,能够常年通航的河段甚多,自古以来就有舟楫之利,造船历史十分悠久。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在梓潼县的尼陈山用直径1丈多的大梓木建造独木舟。到了战国时期,巴蜀已经能够制作木板船。从成都百花潭中学10号墓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壶”[366]来看,当时巴蜀木板船的形状很像吴越地区“头尾尖高,当中平阔”的“了乌船”[367]。不过蜀艇要比越舲小得多,所以《淮南子·椒真训》说:“蜀艇一板之舟。”直到三国时期,仍然还是“蜀船皆小”[368]。为了克服船小不稳定、载重量又有限的缺点,大约在战国后期,巴蜀地区出现了“舫船”。这是一种将两条船并列相连,使之成为一体的“双体船”。《史记》卷70《张仪列传》说:“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里。”《索隐》:“枋船。枋音方,谓并两船也,亦音舫。”汉晋时期,由于巴蜀实际应用于航行的单船一般都比较小,所以舫船发展较快,特别是官方船只,多为舫船。西晋武帝时,益州刺史王濬在蜀修造舟舰,“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369]。到了南北朝,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巴蜀地区已经能够建造大型单体船。隋朝初年,信州总管杨素“居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柏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370]。这些不同类型的单体船,既有舫船稳定性好、载重量大的优点,又避免了舫船连接部件易于断裂的缺点,因此发展很快,而舫船的建造似乎没有明显的进步。不过唐代巴蜀地区仍然有关于舫船的记载。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一诗就有“青廉白舫益州来”[371]之语。德宗时期,由于“四镇之乱”,南北漕运皆绝,于是江淮水陆转运使杜佑建议改由汉水转输,以便“蜀汉之粟,可方舟而下,由白沙趋东关,历颍、蔡,涉汴河抵东都”[372]。杜佑所说的“方舟”就是舫船。可见唐朝仍然是用舫船漕运蜀汉的粮食,这和汉代并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唐代巴蜀地区的船舶,实际上有两种:一是单体船,二是双体的舫船。其中广泛使用的是单体船。

图7-11 隋五牙战船复原示意图

图7-12 麻秧子船模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水域情况差别甚大,因此船型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巴蜀最重要的长江航道素以水急滩险而著称于世。唐人李肇说:“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373]宋人王十朋则说:“蜀江号天下之至险,与其他水路大不相侔。瞿塘、滟滪及诸恶滩密如竹节”[374]。为了适应这种暗礁险滩密布的航道特点,巴蜀都是平底船。陆游《入蜀记》说,蜀船是“底阔而轻”。同时,由于水急浪涌,船的两侧都造成鼓出的形状,以便增加船身的稳定性,并使船体变得更加坚固,所以蜀船的剖面很像一个鸡蛋壳,也和鱼的腹部相近似,故元稹说:“下峡舟船腹似鱼”[375]。《天工开物》卷9《舟车》也说蜀船是“腹圆而首尾尖狭,所以辟滩浪”。直到近代,航行在川江上的“麻秧子”船,仍然采用这种船型。

在唐代,我国造船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采用了钉接榫合的连接工艺。1960年和1973年分别在江苏扬州如皋出土的两只唐代木船就是采用了榫接和铁钉并用的连接法。这种连接方法不仅增加了船体的牢固度,而且使船体光顺,阻力减少。巴蜀地区同样也采用了这种先进的连接技术,不过船底不是用铁钉,而是“以柘木为钉。盖其江多石,不可用铁钉”[376]。宋人把这种船称为“艬船”[377]

唐代巴蜀木船所使用的各种船具及其作用,王周在《志峡船具诗并序》中有相当详细的说明:(www.xing528.com)

峡山之船,与下之船,大抵观浮叶而为之,其状一也。执而为用者,或状殊而用一,或状同而名异,皆有谓也。下之船有樯,有五两,有帆,所以使风也。尾有柁,傍有棚,上者以其山曲水急,下有石,皆不可用也。状直如橹,前后各一者,谓之梢,船之斜正欹侧,为船之司命者。梢类柁,其状殊,而船之便于事者,悉不如梢,作梢诗。

橹、桨、桡、櫂、柭,使其进而无退,利涉川泽,为船之陈力者。橹,几桨类,其状同而异名也。在船有力,悉不如橹,作橹诗。

峡水湍峻,激石忽发者谓之,沱洑而漩者谓之脑。岸石壁立,之忽作,篙力难制,以其木之坚韧竿直,戟其首以竹纳护之者,谓之戙,竹为而勾其戙者,谓之纳,为船之良辅者,戙与篙,状殊而用一也。在船独出,悉不如戙,作戙诗。

崖石如齿,非麻枲纫绳之为前牵,取竹之筋者,破而用枲为韧以续之,以备其牵者,谓之百丈。系其船首者,谓之阳纽。牵之者,击鼓以号令之,人声滩乱,无以相接,所以节动止进退。牵之防碍者,谓之下纬。济其不通,为船之先进者,枲与竹,状殊而用一也。在船先容,悉不如百丈,作百丈诗。

噫古人观物,因事为志者甚多也。予祗命宪局,沿泝巴,抵瞿塘,耳目熟于长年三老辈矣。船具之于船有力者,作诗以称之。[378]

从王周的记叙中可以得知,峡船上最重要的用具是掌握航向的梢,“为船之司命者”。这是巴蜀人民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长江航道而创制的一种独特船具。直到近代,航行在川江上的木船仍然是用梢来掌握航向。梢是用杉木制成,末端加有桨状木条,以便划水。从宋人夏珪所画的《巴船出峡图》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知道把船桅放下来作为梢用,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不仅如此,从唐代巴蜀船舶的整个结构、船具来看,实际上和解放前的川江木船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由于长江上游的航道情况和长江中下游完全不同,所以航行在长江上游的巴船、蜀船就和往来于长江中下游的吴船有着很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风浪较大,为了增加船体的稳定,吴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船型宽大,船体扁平,方头、方艄、平底,很像一只扁平的大木筏。这种船的抗风性特别好,但是航行的阻力较大,操纵也不太灵活,因此不适宜进入航道狭窄、水流湍急、礁石密布的长江上游航线。杜甫在《柴门》诗中说:“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379]可见吴船不敢轻易进入长江上游航道。如果贸然经峡路入川,那就有沉溺的危险。唐末,僖宗因黄巢起义而逃到成都,“诸道赋舆,皆遵峡路,多是僦五致一”[380],损失极为严重,以至“水运陆般,只可率钟致石”[381]。巴蜀的木船则因为船体窄瘦,抗风浪性能较差,也不适宜前往长江中下游。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峡船在到达荆州以后,通常都要连为舫船,增加船的稳定性,然后才能继续下行,前往江淮。所以自秦汉到唐代,凡是经长江航线漕运巴蜀的粮食,或者调运巴蜀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使用舫船,其原因就在于增加船体的稳定性。不过对民间船舶来说,直航江淮要连为舫船,返回巴蜀时又要解为单舟,既耗费时间,又不经济,所以唐代巴蜀的木船通常只下行到荆州,然后再由吴船把人员、物资转运到江南

唐代巴蜀的造船业主要分布在长江、岷江和嘉陵江沿线,其中以夔州的造船业最为发达。在隋代,这里就已经能够建造高达百余尺的“五牙”大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夔州总管李孝恭也在这里“大造舟楫”[382]。由于夔州是巴蜀的水路门户,随着巴蜀与江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这里的航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民间造船业一直非常兴盛。此外,岷江中下游地区的造船业也比较发达。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强伟等人就是在这里役使蜀人“伐木造舟舰,大者或长百尺,其广半之”[383]。其中嘉、眉二州的造船业发展最快,前蜀时期,宋光葆就曾向后主建议:“嘉、眉二州增治战舰,募舟师五千,下峡出江陵。”[384]入宋以后,嘉州则成为巴蜀的造船中心之一。在唐代,成都也有造船业,杜甫《春水生》诗就有“南市津头有船卖”[385]之语。不过成都的船材甚缺,加之航道浅窄,所以造船业并不很发达,主要建造中小型船只。地处嘉陵江中游的阆州,在唐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船业也逐渐兴盛起来,到了北宋初年,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所以宋太祖征南唐时,就在阆州打造黄龙、黑龙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