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昌造船业发展:首艘500客位水泥船试制成功

都昌造船业发展:首艘500客位水泥船试制成功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都昌县造船厂1957年9月11日,在省手工业管理局领导的过问下,都昌恢复了造船社,同年,得到九江红顺社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造船任务饱满。经过8个月的日夜奋战,我省第一艘500客位水泥船在都昌县造船厂试制成功,顺利航行在九江至黄梅的航道上。长江300马力监督艇是都昌造船厂的拳头产品,已批量生产38艘,分布在长江沿线的上至重庆、下至南通的各港口。

都昌造船业发展:首艘500客位水泥船试制成功

造船社 1950年,在县联合工会的帮助下,于承锦、詹太禧等几位船木匠,自发组织了都昌县第一个集体修船工会小组。工会小组长为于承锦,组员有于承锦、詹太禧、詹早头等8名船木工匠。他们依靠8把斧头,在龙王庙(即后河颈南岸)的荒地上搭起茅棚修船,夏干三伏,冬战三九,吃粗杂粮,睡地铺,日与斧头为伙,夜与星辰为伴,全靠做木帆船来维持生活。他们既是木匠,又是锯匠、艌匠。没有机器设备,打船、竖桅、锯板、艌缝全是手工操作。后来,一度没有木帆船修理业务,为了渡过难关,船匠们就走上社会,筑围墙、捞阴沟、修马路、钉路桩、刮墙壁、放竹排、卖苦力,才使初具雏形的造船小组得以在夹缝中生存。

1952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打倒了封建把头,整顿了水上运输队伍。1953年,修船小组改为造船基层工会,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50人。

1955年12月29日,由这8把斧头组成的造船基层工会改为造船社,增加了铁匠,采取记工方式,按出勤、技术等级定报酬,都昌造船工业开始走上合作化道路。

1956年下半年,上级部门将造船社合并到运输社。

都昌县造船厂 1957年9月11日,在省手工业管理局领导的过问下,都昌恢复了造船社,同年,得到九江红顺社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造船任务饱满。1959年,造船社转为都昌县航运公司下设的造船厂。

1960年,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一批驾船工进入造船厂,队伍扩大到140多人,修木船的地点分布在周溪、万户、和合、县城4个据点。厂部从龙王庙搬迁到后河颈南岸的老造纸厂旧址上(今已开发成商品居住小区)。这里,厂区破落,垃圾成堆,野草丛生,船匠们凭借地形兴建厂房,添置部分设备,将一些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没有图纸,就根据船型、马力等数据要求,反复校正,采用土方法绘制草图、放样;没有铁板,就利用废油桶和杂铁做船骨架、船壳;没有氧气切割,就用锤子斩开油桶,用榔头打平;厂房狭小,高度不够,船工们就躺在船底下仰着焊;尾轴比车床还长,就把二台皮带车床接拢加工。

1964年,造船工业先后装备了车床、刨床、电焊机机械设备,开始制造、安装木质机帆船。

1965年下半年,利用陈旧的设备,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都昌第一艘120马力的钢质轮船——“险峰号”在废铁堆中诞生。“险峰号”钢质轮船载着都昌人民的骄傲,开始了铁船制造历程的航行。

1966年,县造船厂又有了新的目标,承建星子县(今庐山市)沙湖山垦殖场第一条铁拖轮的任务——钢质船“三忠号”。以曹正梅为代表的船匠们在实践中摸索,并借鉴外地的技术,精心绘制了第一张图纸——“三忠号”船体设计图。从放样、船体钢材的购进、船体成型、装潢到轮机安装的每一道工序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施工。在7个月的日日夜夜里,大家都把全副身心扑在“三忠号”上。

1968年,国家交通部授予县造船厂“全国水运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荣誉称号。

1971年,县造船厂承担了九江航运局的500客位水泥船的建造工程。此船船体大、建层较高。面对新的课题,船工们自行设计,精心放样,开始了500客位水泥船的试制。在建造500客位水泥船的过程中,船工们知道粉抹水泥船体外壳是整个船的质量的关键所在。厂里没有拌浆机,只有简单的泥铲子、泥桶、泥刀,船工们又做起石匠来了,凭双手将水泥船壳一次性粉刷成功。在安装主机时,厂里没有起吊设备,船工们用土法搭三脚架,把2台6160型柴油机吊进机舱。经过8个月的日夜奋战,我省第一艘500客位水泥船在都昌县造船厂试制成功,顺利航行在九江至黄梅的航道上。

1972年,县造船厂承担了九江港务局交通艇——“浔交1号”的施工任务。这条船是九江港务局的专用交通船,用于接待游客,执行浔阳江面的水上交通任务。这艘交通艇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厂部从全厂各工种中挑选技术好、手艺高的师傅上船作业。从冷作成型到电焊油漆,从木质家具制作到家具色泽配料,从电器照明的布置到轮机舵系的安装,每个部位每个舱室都认真施工、精心作业。船舶竣工后,经船检部门验收合格,符合质量要求,用户非常满意。“浔交1号”交通艇是都昌县造船厂造铁船以来所建造的第一艘技术要求高、质量比较好、设备齐全、外表美观的小型快艇,它对提高县造船厂在用户中的影响和信誉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在这一年里,该厂被交通部确定为生产200吨舱位驳的定点厂。1972年,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来厂视察参观。

1974年,县造船厂承接了交通部、长江航政局分给的300马力长江监督艇的建造任务。该艇是用于长江沿线巡逻、监督的专用船舶,工艺新,要求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在总结打造“浔交1号”交通艇的经验的基础上,动脑子,想办法,攻难关,采用反模建造工艺,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条300马力长江监督艇的建造任务。“长江监督艇鉴定会议”鉴定后认为:该艇采用的各种材料、船体施工和焊接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船体外表光顺,木料组装精致,具有稳性好、航速快的特点,各种技术参数基本达到了交通部水上安全监督局、长江航政局所提出的要求。长江300马力监督艇是都昌造船厂的拳头产品,已批量生产38艘,分布在长江沿线的上至重庆、下至南通的各港口

县造船厂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变过时的造船模式,扩大再生产。1982年,县造船厂建造了一座500吨级机械化下水船台滑道,实现了船舶上下水的机械化。他们将河边的几幢简陋的车间重新改建,在船体车间的南面建造了一座小型船台和卷扬机房,用铁轨滑轮代替了枕木滑道,用机器推船代替了人工拉船,从此结束了人工拉船下水的历史

1984年,县造船厂投资90万元,在鄱阳湖后河颈南岸兴建了一座千吨级船台车间,11月22日举行奠基典礼,经过4年的精心施工,船台于1988年10月竣工。这座船台的建成使都昌造船厂能适应1500吨以下的钢质驳船和800马力以下的各种机动船的生产,从而扩大了造船渠道,提高了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1992年,县造船厂先后投入20余万元,新建放样车间1幢,千吨船台下水滑道延伸了12米。经过技术改造,县造船厂先后开发800吨油驳、500吨海船、1800吨甲板驳、川控艇、军交艇5个新产品。

1993年,县造船厂对全厂干部全部实行聘用制。同年,专门成立了技术改革办公室,投资65万元,新增电焊机15台、X光拍片机1台,完成了投资1315万元的5000吨级船台技改项目。同年,县造船厂与原二轻局下属企业陶具厂兼并。

2004年10月1日,县造船总厂为东莞丰达实业投资公司建造的4800吨“丰盛号”油轮顺利下水。此轮属全省首艘4800吨的一级油轮。

县航运公司造船厂 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正处于动荡时期,工业走进低谷,造船工业当时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这样的社会环境并没有使都昌造船工人沉沦,而是促使他们在困境中崛起。

1966年5月,由县航运公司造船厂配合县造船厂打造的120马力“三忠号”钢质铁轮终于迎着风浪竣工下水,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质量要求,用户对船的各项性能赞叹不已。交通部、六机部、省交通厅和县政府对县航运公司造船厂靠榔头艰苦创业的精神,联合建造具有高水平的“三忠号”钢质铁船,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为都昌具备了建造钢质铁船的承受能力,并拨专款建造金工、拉丝、翻砂、锻工车间,引进了部分设备,使造船厂基本上具备了内河小型船厂的规模。

1968年9月,县航运公司造船厂在造铁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试制出了第一条水泥船——“献忠号”。制造期间,船厂工人们自我设计,自己动手,先后制作了拖船机、大行桁、大型锯板机等24种生产设备,甚至连拖轮上的船钟、冷泵喇叭、简易离合器、减速箱等也能生产。(www.xing528.com)

链接:

两代造船工

场院上,停放着许多条已完工或即将完工的铁质渔船

这里原是收储粮食的地方,10多年来,它的功能逐渐丧失。由于紧临湖岸,造船师傅就把这块闲置的场所利用起来。

青龙嘴村35岁的詹年贵正在为舱面安装木板,敲敲打打的声音传出院外。

这个渔民的后代,一年中的一半时间在湖上捕鱼,另一半用在打船上。一年下来,经他打造的铁船有10多条,全是当地渔民定制的渔船。

在和合,像詹年贵这样的打船工有千余人,以三房舍村为代表,可称得上是船工村。这些人除极少数在本地打船外,其余全在沿海造船。

5年前,詹年贵就是跟着这些老乡,在外学会了打船的手艺。

打船在和合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打的全是木质渔船。随着时代的进步,木船暴露出容易腐烂、修补成本高、行进速度慢的弱点。进入新世纪后,铁质渔船占了上风。

赋闲的时候,七房村80岁的詹元桂就会在詹年贵打船的工地转悠。他是老打船师傅。在这里,他想看看今天造铁船与他年轻时打木船有什么不同。

“打木船最难的是关船头,也是最后一道工序。关船头,就是做好船头上的一根横梁木。这时候,船主人很重视,如做屋上梁一样热闹,要为船梁披红挂彩,我们打船师傅还要掌彩。”詹元桂常常向今天的年轻一代讲述他的打船细节。

每说起关船头时,他总流露出兴奋的神情,曾经的掌彩也会随之而来。

船梁船梁,听我言张。

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东边造个龙戏水,

西边造个凤朝阳。

乘风破浪走四方

鱼儿虾呀装满舱。

(选自《我的都昌》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