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改道成果:黄河上游决口商胡终于能够合龙了

黄河改道成果:黄河上游决口商胡终于能够合龙了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塔河得名于六塔镇,因为它与黄河相通,便成了一个泄洪通道。六塔河是一条40步左右宽窄的州县级别的河流,河道窄、容量小,拿它来给黄河减水,显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六塔河的容积不够,势必会造成黄河洪水倒灌古道,那上游的压力就会更大,如此一来,上游肯定又要崩溃。终于,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六塔河的工程也一天天地接近尾声,这项浩大的工程终于竣工了,这也意味着黄河上游决口商胡终于能够合龙了。

黄河改道成果:黄河上游决口商胡终于能够合龙了

有人认为,只有当面临灾难和战争时,才能考验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整个行政系统的效率。那么黄河之患,就是对宋朝官僚系统的一次检阅,从中可以看出宋朝大臣们的逻辑思维和执行能力。

1051年7月,灾难在大名府的郭固口又降临了,这距离上次灾难发生才仅仅隔了八年。用了五个月,郭固口才合龙,但也仅仅是合龙。水道内淤泥堆积,越来越厚,眼看着河面一天天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心急如焚,要知道,宋朝的京城开封就在黄河岸边。

大臣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治河专家们也夜以继日紧张筹划,终于他们敲定了一个方案,且认为该方案一旦实施,就能以最小的工作量达到最完美的治水效果,这个方案就是六塔河方案。

六塔河得名于六塔镇,因为它与黄河相通,便成了一个泄洪通道。六塔河方案就是将六塔河的河面和河道用挖深加宽的方法来增加容量,这样上游商胡段的洪峰就会减缓,从而可以比较轻松容易地堵住商胡的溃坝点,一旦溃点堵住了,黄河也就能受到约束,从而平稳平和地流入大海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治水以疏的比较专业化的方案,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河渠司主管李仲昌。这个方案不但有道理,技术性强,实施性也不错。宰相们将这个方案呈送给赵祯过目。正是在这个时候,欧阳修站出来反对,他认为这个方案从出发点上就是错误的,因为把一项重任压在了一条太不够分量的河上。六塔河是一条40步左右宽窄的州县级别的河流,河道窄、容量小,拿它来给黄河减水,显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六塔河的容积不够,势必会造成黄河洪水倒灌古道,那上游的压力就会更大,如此一来,上游肯定又要崩溃

欧阳修的奏章交了上去,让等待结果的众人大失所望的是,六塔河方案顺利获得通过,得到了皇帝的首肯,欧阳修竟然没有产生一丝影响力。(www.xing528.com)

要探究这个原因就要先分析欧阳修从政经历的特点,欧阳修不但写文章出类拔萃,行事做人更是特立独行。虽然官场风云变化,他却岿然不动。那些曾经跟他一起推行庆历新政的“君子党”一个个都变了,变成了真正的官僚,而欧阳修却依旧如故。

面对治黄这样的大事,战胜这场巨大的灾难才是最重要和最首要的事情,但这样巨大的功劳,这样巨大的政治资本,落在谁身上,别人都会不舒服。所以朝中众人反复地讨论,反复争辩和妥协,救灾倒变成了次要的事情,利益的纠葛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一切逐渐回归正轨,六塔河的工程也一天天地接近尾声,这项浩大的工程终于竣工了,这也意味着黄河上游决口商胡终于能够合龙了。1056年4月1日,一切都按着计划完工了,商胡合龙,一直奔腾无忌的黄河水终于被制服了,变得温柔顺和起来,而六塔河的分洪泄洪效果发挥得也很好。到了最后的胜利时刻,马上就要大功告成,然而,仅仅几个小时,突然河水猛涨,商胡合龙处的民工和士兵甚至没来得及在欢庆之后撤走,黄河就再一次重新崩溃了。数不尽的思考和口舌,数不尽的钱财和物力,半年的施工,瞬间化为泡影。

事情还没有最后结束,又过了四年,黄河再一次向东分出了支流,于是黄河就这样变了样,在中下游成了一条两股河,分别入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