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燃机舱保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使用与维护

内燃机舱保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使用与维护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7内燃机盖锁定释放杆的位置向上拉起辅助卡钩把手并提起内燃机盖,如图4-18所示。凡在内燃机舱内作业时务必谨慎,防止被刮伤、烫伤和引发伤亡及火灾事故。打开内燃机舱盖前务必关闭内燃机,打开驻车制动器。

内燃机舱保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使用与维护

内燃机舱中进行任何作业前都务必先按规定顺序进行以下操作:

在一处平坦而坚实的地面上停车,关闭内燃机;打开驻车制动器,将变速杆挂入“P”挡,待内燃机冷却;让儿童远离汽车,打开内燃机舱盖,请确保汽车不会意外自行移动。

忽视以上对自身安全至关重要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受伤。务必遵循以上的操作,并遵守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1.打开内燃机盖

拉起内燃机盖锁定释放杆,内燃机盖将轻微向上弹起。内燃机盖锁定释放杆的位置如图4-17所示。

图4-17 内燃机盖锁定释放杆的位置

向上拉起辅助卡钩把手并提起内燃机盖,如图4-18所示。

图4-18 提起内燃机盖

支撑杆插入槽内,使内燃机盖保持打开状态,如图4-19所示。

图4-19 使用支撑杆

在驾驶前,检查并确认内燃机盖已完全关闭并锁止。如果内燃机盖未正确锁止,则可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打开,从而挡住向前的视野,导致事故。

将支撑杆安装到槽内后,确保支撑杆牢固支撑内燃机盖,以防其掉落伤到头部或身体。

关闭内燃机盖前,请务必将支撑杆放回其卡子内。在支撑杆未卡紧的情况下关闭内燃机盖,可能导致内燃机盖弯曲。关闭内燃机盖后应检查一下内燃机盖是否正确关好,关好后的内燃机盖应与邻接车身齐平。关闭内燃机盖时须确保内燃机盖范围内无人。若行驶时发现内燃机盖未关严,则必须立即停车,关好内燃机盖,谨防引发事故。

为了避免损坏内燃机盖和风窗玻璃刮水器摆臂,只能在风窗玻璃刮水器已折叠的情况下打开内燃机盖。开始行驶前,务必将风窗玻璃刮水器摆臂重新翻回风窗玻璃上。

若可见蒸汽或冷却液逸出内燃机舱,则切不可打开内燃机舱盖,谨防烫伤。待内燃机冷却,看不到蒸汽或冷却液时方可打开舱盖。

2.内燃机舱布局

图4-20为丰田雷凌内燃机舱内布局图。不同车型的内燃机舱布局会有所不同,此处仅供参考。

图4-20 丰田雷凌内燃机舱内布局

1—内燃机冷却液储液罐;2—内燃机机油尺;3—内燃机机油加注口盖;4—动力控制单元冷却液储液罐;5—保险丝盒;6—动力控制单元冷却液散热器;7—内燃机冷却液散热器;8—冷凝器;9—电动冷却风扇;10—喷洗液储液罐。

3.内燃机舱的清洁

汽车出厂时内燃机舱已作防腐处理。冬季行驶条件下,经常在撒盐路面上行驶时,良好的防腐涂层非常重要。为防止防滑盐腐蚀汽车,撒盐期前后应彻底清洗整个内燃机舱。若用油脂清除剂清洗内燃机舱或由他人清洗内燃机,则防腐涂层通常会被洗掉,故清洗后必须对内燃机舱的所有表面、缝隙、结合处和部件进行防腐处理。

凡在内燃机舱内作业时务必谨慎,防止被刮伤、烫伤和引发伤亡及火灾事故。在内燃机舱内作业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安全警告说明。打开内燃机舱盖前务必关闭内燃机,打开驻车制动器。务必待内燃机冷却后再清洗内燃机舱,否则可能导致伤害。清洗时注意勿被内燃机舱内和汽车上的金属锐边刮伤。

清洗内燃机时用水冲洗残留燃油、油脂和机油后产生的污水必须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

4.补充机油

内燃机运转时,很多具有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的,如活塞、活塞环气缸壁面、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曲柄销与连杆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轴承、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必然会产生摩擦,导致内燃机的有效功率下降、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增加,而且摩擦产生热可能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内燃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必须对相对运动零件表面进行润滑。

汽车行驶期间将消耗一定量的内燃机机油。在下列情况下,机油消耗可能会增加,且机油保养间隔期间可能需要重新添加内燃机机油:使用新内燃机时,如购买新车或更换内燃机后立即使用;使用劣质或黏度不当的机油时;在高内燃机转速或重载下行驶时;频繁加速或减速行驶时;内燃机长时间怠速运转,或频繁驶过交通拥堵地段时。同时,由于高原行车时车辆的运行条件比较恶劣,内燃机工作温度升高,机油黏度变小,容易造成机油消耗增加。因此,长期在高原环境下行驶的车辆,建议每5000km检查内燃机机油。

仅在具有专业知识情况下,才可自行更换内燃机机油。每次在内燃机舱中进行作业之前,请阅读并遵守警告说明。更换内燃机机油前先让内燃机充分冷却,热机油有烫伤的危险。要佩戴防护眼镜,否则洒出的机油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应使用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容纳废弃机油。当用手旋出放油螺栓时,手臂要保持水平,以使流出的机油不会顺着手臂往下流。机油有毒,废机油在按规定回收之前要妥善保存,以确保儿童和未经许可的人员无法触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将废弃机油直接排入下水道或留存在地面上。

检查机油油位:须在内燃机处于工作温度且已关闭的情况下,用机油尺检查机油油位,检查时可将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燃机暖机并关闭后需等待5min以上,以使机油回流到内燃机底部。在机油尺端部下方放一块抹布,拉出机油尺。将机油尺擦净后再重新完全插入,然后拉出机油尺并检查油位。根据车辆或内燃机类型,机油尺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判断机油液位示意如图4-21所示。

图4-21 判断机油液位示意

1—低油位;2—正常油位;3—过高油位。(www.xing528.com)

添加内燃机机油:如果机油油位低于或接近低油位标记,则应添加与内燃机内现有机油类型相同的机油。添加机油前,检查机油类型并准备好所需物品。不同型号的内燃机使用的机油型号和机油用量会有所不同,必要时请查阅汽车使用说明书来正确添加机油,使用错误的机油型号和机油用量有可能会损坏内燃机。加注机油前,逆时针转动机油加注口盖以将其拆下。缓慢添加内燃机机油并检查机油尺。加注完成后,顺时针转动机油加注口盖以将其安装,并确保正确拧紧。小心不要让内燃机机油溅到车辆部件上。避免过量加注,否则会损坏内燃机。每次给车辆加注机油时,都应用机油尺检查油位。机油液位不得超过“MAX”上限,否则会有损坏废气净化装置的危险。

废机油:废机油中含有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物质,可能会引起皮炎和皮肤癌等皮肤疾病,因此应避免长时间或频繁接触这类机油。要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粘在皮肤上的废机油。必须以安全且符合环境法规的方式处理废机油和滤清器。请勿将废机油和滤清器弃置于生活垃圾、下水道中或地面上。请将废机油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5.补充冷却液

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燃烧室燃烧的温度可高达1973~2773K(1700~2500℃),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机件(如气缸壁、缸盖、气门、活塞等)如不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则过高的温度将使金属材料的强度显著下降,运动件将可能因热膨胀而破坏正常的配合间隙,润滑油也将因高温导致变质或黏度下降,使内燃机零件之间不能保持正常的油膜而导致零件卡死或加剧磨损。因此,对内燃机必须加以适度冷却。若冷却过度,不仅浪费了热量,而且还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缸壁温度过低会使可燃混合气不能很好地形成和燃烧,燃油消耗量增加;润滑油在低温时黏度增高,零件运动的阻力增加,输出功率下降;润滑油在低温时不能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使摩擦损失加大;增加气缸的腐蚀磨损。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控制单元,温度过高将会使电气元件失效或绝缘层熔化,从而导致漏电影响人身安全。

车辆出厂时,冷却系统已加注冷却液,防冻能力为-35℃,除极端严寒气候,该冷却液全年均可使用,不仅可以在低温环境中提供防冻保护,而且可以保护冷却系统中的所有轻合金零部件防止腐蚀,还可以防止沉积物并显著提高冷却液沸点。因此,冷却液的浓度即使在温暖季节或地区也不可以因为补水而降低。若在严寒季节需提高冷却液的防冻能力,可适当提高冷却液添加剂的比例,但冷却液浓度切不可超过65%,否则会降低冷却液的防冻能力,削弱冷却效果。

冷却液储液罐如图4-22所示,一般是半透明的。如果混合动力系统冷机时储液罐中的冷却液液位在满(“FULL”或“F”)和低(“LOW”或“L”)标志线之间,则冷却液液位正常。如果液位未超过“LOW”(低)标志线,则添加冷却液至满(FULL)标志线。如冷却液损耗较多,则必须待冷却系统冷却后方可加入冷态冷却液,否则,可能损坏相应的冷却部件。

图4-22 冷却液储液罐

混合动力系统很热时请勿拆下内燃机或动力控制单元冷却液储液罐盖,因为冷却系统内部可能存在压力,如果拆下储液罐盖,则可能喷出滚烫的冷却液。请勿触摸散热器或冷凝器,以免烫伤。冷却液既不是纯水,也不是未稀释的防冻剂。必须按正确的比例混合水和防冻剂,以确保润滑、防腐和冷却性能正常。只可加注新的冷却液,排放过的冷却液不可重复使用,请务必阅读防冻剂或冷却液的标签说明。如果冷却液溅出请务必用水清洗以防损坏零件或车漆。冷却液中不得加入任何其他类型的添加剂,否则将大大降低其防腐能力,导致冷却液系统腐蚀、冷却液流失、严重损坏内燃机。

冷却液必须装在原装容器内,切勿让儿童接触,放出的废冷却液也应如此处理。切勿将冷却液装在盛放食物的容器或其他非原装容器内,以免混淆,误食中毒。严寒气候条件下为确保冷却液防冻能力,应根据环境温度加入规定浓度的冷却液,否则冷却液可能冻结,导致汽车抛锚。同时,采暖系统不工作,致使驾乘人员暴露在严寒之中,有受伤的风险。

如果补充冷却液后不久液位就下降,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散热器、软管、内燃机或动力控制单元冷却液储液罐盖、放水开关以及水泵。如果未发现泄漏,请联系专业人士对盖进行检测并检查冷却系统有无泄漏。如冷却液大量损耗,表明冷却系统存在泄漏故障,此时应尽快联系专业人士检查冷却系统,以免损坏相应的冷却部件。

6.补充制动液

液压制动系统利用制动液,将制动踏板力转换为液压力,通过管路传到车轮制动器,制动液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动力,它随着时间流逝会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水分,若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制动装置损坏。水会显著降低制动液的沸点,如果含水量过高,则在制动器负荷高和全制动时会在制动装置中形成气泡。气泡会降低制动效果、显著延长制动距离,甚至可能导致制动装置完全失灵。故必须按汽车制造商规定的周期检查制动液液位或更换制动液,如制动液在系统内存留时间过长,制动时系统管路内会产生气阻,降低制动效果,影响行驶安全性,甚至可能导致制动系统完全失效,引发事故。

车辆出厂时已加注优质制动液,除极端严寒气候,该制动液可在全年使用。购买制动液时,请核对制动液外包装上的规格是否适用本车。

当车辆处于冷态时,检查制动液液位是否处在储液罐侧面的标记范围内,“MAX”为制动液上限标记,“MIN”为制动液下限标记,制动液液位应位于上限标记与下限标记之间且接近上限标记。如液位低于“MIN”标记,则必须添加制动液。并非所有车型都可以准确读取制动液液位,这是因为内燃机部件会妨碍观察制动液容器内的液位。如果无法准确读取制动液液位,请让专业人员处理。因为制动摩擦片磨损和制动器自动调整,制动液液位在行驶模式下会略微下降。

制动液对车身漆面有腐蚀作用,应及时擦净溅到漆面上的制动液。必须按环境保护法规收集和处理废制动液。使用废制动液或不适用于本车的制动液将大大降低制动效果,甚至导致制动系统失效;制动液包装容器上标有制动液规格,任何情况均须使用规格正确的制动液;制动液属有毒物质,切勿将制动液装在盛放食物的容器内或其他非原装容器内,以免混淆,误食中毒;制动液必须装在原装密封容器内,并将容器置于安全场所,谨防儿童接触,引发中毒事故。

7.补充喷洗液

风窗清洗器由前机舱内的喷洗液储液罐供应喷洗液。每次使用喷洗液前,若发现喷洗液液位过低,应及时向储液罐中添加喷洗液。纯水难以彻底洗净风窗,故必须在纯水中添加汽车制造商认可的洗涤液添加剂,请按添加剂外包装上规定的比例配制喷洗液。喷洗液储液罐如图4-23所示。

图4-23 喷洗液储液罐

由于喷洗液含有酒精,如果溅到内燃机等上可能会导致起火,因此混合动力系统温度很高或工作时,请勿添加喷洗液。请勿使用肥皂水或内燃机防冻剂代替喷洗液,否则可能导致车辆漆面出现斑纹。必要时,可用水稀释喷洗液。请参考喷洗液储液瓶标签上标明的冻结温度。

风窗喷洗液内不得加入冷却液或其他任何添加剂。否则,清洗风窗时会在风窗上留下油渍,严重影响视野,极易引发事故。切勿将风窗洗涤液与其他清洗剂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洗涤液成分分解,堵塞风窗清洗器喷嘴

8.12V蓄电池保养

自然放电和某些电气设备的耗损效应,如果车辆长时间闲置,则12V蓄电池电量可能耗尽且混合动力系统可能无法起动。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时会自动对12V蓄电池充电,也可使用外部电源对12V蓄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车辆及内燃机型号的不同,12V蓄电池的位置也会不同,可查阅车辆使用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来获知车辆12V蓄电池的位置。

找到12V蓄电池后,需确保12V蓄电池端子无腐蚀、连接部位未松动、无裂纹且固定夹未松动。充电时,12V蓄电池所产生的氢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如果对仍安装在车辆上的12V蓄电池充电,请务必断开接地电缆。连接和断开12V蓄电池的充电器电缆时,确保充电器上的电源开关已关闭。请勿断开车身侧的负极(-)端子,以免与正极(+)端子接触,从而造成短路并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拆下12V蓄电池或12V蓄电池电量耗尽时,ECU中存储的信息将清除,且混合动力系统可能无法起动。如果挡位在“P”挡,12V蓄电池电量耗尽时,则无法换出“P”挡。此时,由于驻车锁锁止前轮,因此无法在未举升两个前轮的情况下拖拽车辆。重新连接12V蓄电池时,起动混合动力系统,踩下制动踏板,并确认可换至各挡位。

对于带智能进入和起动系统的车辆,重新连接12V蓄电池后,可能无法立即使用智能进入和起动系统解锁车门。如果发生此情况,请使用无线遥控或机械钥匙锁止/解锁车门。

对于丰田雷凌双擎版这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在其电源开关处于ACCESSORY模式时起动混合动力系统。电源开关关闭时,混合动力系统可能无法起动。但是再次尝试时,混合动力系统将正常工作。其他混合动力车辆在重新连接12V蓄电池后的操作可能会有所不同。

车辆将记录电源开关模式。如果重新连接12V蓄电池,则车辆将使电源开关模式恢复至断开12V蓄电池前的状态。断开12V蓄电池前,确保关闭混合动力系统。如果电量耗尽前电源开关模式未知,则连接12V蓄电池时要特别小心。

12V蓄电池中含有具有毒性和腐蚀性的硫酸并可能产生易燃易爆的氢气。为降低发生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风险,处理12V蓄电池或在其附近作业时,要遵守下列注意事项:请勿用工具接触12V蓄电池端子,以免产生火花;请勿在12V蓄电池附近吸烟或点燃火柴;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服;切勿吸入或吞下电解液;在12V蓄电池附近作业时,应佩戴安全护目镜;请勿让儿童靠近12V蓄电池;应在开阔场所对12V蓄电池充电;请勿在通风不良的车库或封闭的室内对12V蓄电池充电;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时,切勿对12V蓄电池充电;充电时,务必关闭所有附件。如果12V蓄电池老化,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12V蓄电池发出恶臭气体,这可能危害乘员身体健康。

以下是有关电解液的应急措施:如果电解液溅入眼中,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并立即就医。如果可能,在前往最近的医疗场所途中继续用蘸水的海绵或布清洗眼睛。如果电解液溅到皮肤上,要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如有灼烧疼痛感,应立即就医。如果电解液溅到衣服上可能会渗透衣服并沾到皮肤上,应立即脱下衣服并在必要时采取上述措施。如果不慎吞下电解液,应饮用大量水或牛奶,然后立即就医。

如果需要更换12V蓄电池,请使用符合标准的12V蓄电池。使用与之前安装的蓄电池盒尺寸相同且具有同等或更大容量(20h放电率)的12V蓄电池。如果使用具有不同蓄电池盒尺寸的12V蓄电池,则可能无法正确固定。如果使用较小容量(20h放电率)的12V蓄电池,则即使车辆闲置时间很短,12V蓄电池电量也可能耗尽且混合动力系统可能无法起动。

更换12V蓄电池后,若使用之前安装的12V蓄电池的通风软管,请检查并确认其牢固插入车内孔中。可使用新12V蓄电池的通风孔塞,也可使用之前安装的12V蓄电池的通风孔塞(根据使用的12V蓄电池确定,通风孔可能已塞紧)。通风孔塞和指示器闭合而压紧支架时,蓄电池电解液(硫酸)可能泄漏。如果通风管和通风孔塞安装不当,则气体(氢气)可能泄漏到车内,从而存在可能导致气体点燃和爆炸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