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交通线路和经济文化交流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交通线路和经济文化交流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此以灵州为枢纽,经河西走廊的北宋通往西域的灵州道趋于衰落,进而宋夏边境地区的交通线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洛河在子午岭的东侧,是宋夏长期争夺的重要交通线。4.青唐道青唐道是经宋夏边境地区的河湟谷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路线。总之,这些分布在边境地区的交通线路,成为宋夏间交流的大动脉,不仅加速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边境地区民族间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交通线路和经济文化交流

宋夏边境地区地貌类型多样、民族分布复杂,不仅是宋夏双方主要的战场,也是蕃汉民族经济交流、文化交融的典型地带,在此期间,交通线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自五代以来,位于宋夏边境地区的丰州(今陕西府谷以北,内蒙古准格尔旗南部)、府州(今陕西府谷)、麟州(今陕西神木北部)等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归附中原王朝。随着夏州李氏政权的势力逐渐扩大,灵州(今宁夏吴忠市西北的古城湾村西侧[21])、河西地区落入西夏之手。自此以灵州为枢纽,经河西走廊的北宋通往西域的灵州道趋于衰落,进而宋夏边境地区的交通线也随之发生变化。

1.延夏道

北宋初年,由于夏州李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较好,延夏道不仅是宋夏两国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北宋通往西域东段交通线上的重要环节。《宋史·宋琪传》载:“从延州入平夏有三路:一、东北自丰林县苇子驿至延川县接绥州,入夏州界;一、正北从金明县入蕃界,至卢关四五百里,方入平夏州南界;一、西北历万安镇经永安城,出洪门至宥州四五百里,是夏州西境。”[22]据此可知,北宋时期从延州(今陕西延安)出发有三条道路可达西夏夏州(今陕西靖边县):第一条,自延州出发,经延安东北的丰林县(今陕西延安东北宝塔区)、延川县(今陕西延川)、至绥州(今陕西绥德),顺着无定河河谷直至夏州。第二条,自延州出发沿延河河谷经金明寨(今陕西延安西北延河与杏子河交汇处东侧[23])、塞门寨(今陕西安塞县北部)至夏州。第三条,自延州出发向西经万安寨(今陕西安塞县西南),至保安军,沿洛河支流周河河谷至夏州。这三条路线均是宋夏之间的交流孔道,虽然其中第二条道路较为难行,但因其距离最近而成为北宋时期主要的交通孔道。[24]

2.环庆道

环庆道是宋夏边境地区的一条由泾河支流马莲河、延庆河,以及洛河等河川谷地组成的交通线。泾河与洛河分别位于子午岭的两侧。其中洛河在子午岭的东侧,是宋夏长期争夺的重要交通线。[25]而位于子午岭西侧的泾河支流马莲河,也是宋夏之间交流的通道。庆州的地位很重要,是延庆水和马岭水的交汇处,是环庆路重要的军事要地。延庆水是马莲河的支流,是宋夏之间交往的通道。史载,熙宁八年(1075),西夏沿着延庆水,攻柔远寨等地,直至庆州城。环庆道自庆州出发,沿着马岭水(今马莲河)至洪德寨,在此形成白马川和归德川两条线路:一条由白马川经过青岗峡,进入旱海至灵州;另一条沿归德川,经盐州,至灵州。前一条虽途经“土多沙脉”[26]、人烟稀少、水草缺乏的旱海,但宋夏“向来使人、商旅经由”[27]此路。据《宋史·郑文宝传》载:“文宝前后自环庆部粮越旱海入灵武者十二次。”[28]可见,北宋时期这条路线虽难于行走,但不失为宋夏之间的重要交通线。

3.泾原道(www.xing528.com)

泾原道是宋夏边境地区的一条沿着泾河河谷而行的交通线。北宋建国初期,夏州李氏政权占领灵州、夏州地区,随之镇戎军的地位提高,并逐渐成为泾原道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后因西夏占据会州、天都山等地区,这条道又日渐衰落。泾原道以镇戎军为中心,向北可去西夏,向南可达关中,向西可通西域。从镇戎军(即古原州城)向北沿今清水河通往西夏灵州的重要通道,道路平坦而易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9载:“自熙宁寨至磨脐口皆大川,通车无碍,兼闻自磨脐至兜岭下,道路与此无异。”[29]熙宁寨在镇戎军以北,磨脐口在萧关以北,而兜岭也在萧关以北。据此可知,镇戎军至萧关段道路平坦利于行走,萧关至兜岭也一样平坦,而兜岭以北 “即山险少水,车量(辆)难行”[30]。有鉴于此,元丰四年(1081),泾原路官员张大宁建议,在岭南建城寨“以相应接,如此则可省民力之半”[31]。经这段艰险之路,向北沿着平坦的葫芦河(今清水河)河川,直至西夏灵州。从镇戎军城向南进入泾河河谷,可抵达关中,这条路线更加平坦易行。据《宋史·王尧臣传》载:“自镇戎军至渭州,沿泾河大川直抵泾、邠,略无险阻。”[32]这条宋夏之间的泾原道途经葫芦川、泾河大川,道路平坦,水草丰美,既是宋夏行军、运粮的通道,也是商旅来往的交通孔道。从镇戎军向西,经兰州,走青唐道,或经西安州、会州、凉州,均可达西域[33]。至大中祥符七年(1041)因凉州被西夏占领,此路被青唐道取代。

4.青唐道

青唐道是经宋夏边境地区的河湟谷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路线。青唐城在此道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从青唐城向西可抵西域,向东走陇西[34],可抵长安。研究者认为宋夏边境地区青唐道,从青唐城向东至长安有两条路线:一是从青唐城经今青海乐都,沿湟水支流南川河,过兰州,至长安。二是从青唐城经今甘肃陇西县,过天水市,至长安[35]。当泾原道衰落时,这条路线是北宋通往西域的重要线路,但在宋夏交往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

北宋时期,宋夏边境地区分布着延夏、环庆、泾原、青唐四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其中延夏、环庆、泾原三条道路既是宋夏交往的重要孔道,又是北宋通往西域交通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青唐路则是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线。

除此之外,分布在宋夏边境地区的河流川道也是当时宋夏两国交往的重要通道。其中无定河的支流大理河河谷、清涧河河谷等,也一直充当着西夏或北宋进攻的通道和宋夏来往的重要通道。总之,这些分布在边境地区的交通线路,成为宋夏间交流的大动脉,不仅加速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边境地区民族间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