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商品交易活动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商品交易活动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6]据《潞公文集》卷19载,熙宁二年文彦博上书说:“近访闻诸路沿边,因循习俗,不切禁止,常有蕃汉私相交易。”在宋夏战争中,边境地区的堡寨往往成为双方主要的攻击点,因此许多堡寨受到严重摧毁。战争虽对边境地区的堡寨产生影响,但未阻断宋夏的商品交易活动。通过边境地区的堡寨、榷场、和市、走私等贸易途径,农牧业产品、手工业制品、当地土特产传入边境地区,丰富了边境地区蕃汉人民的日常生活。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商品交易活动

古渭寨,今甘肃省陇西县,属古渭州。唐至德中陷入吐蕃,皇祐中北宋夺得其地,建古渭寨。[55]古渭寨是古渭州的边寨,曾一度是蕃汉商旅交易和常年居住之地。[56]据《潞公文集》卷19载,熙宁二年(1069)文彦博上书说:“近访闻诸路沿边,因循习俗,不切禁止,常有蕃汉私相交易。”[57]可见宋夏沿边存在不受政府管理的民间私市。为打击私市泛滥,北宋政府在古渭寨等地置市易司,对私市进行管理。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古渭寨蕃汉贸易的繁盛,也可看出古渭寨曾经是私市的交易场所。

永宁寨,建隆二年(961)置,至熙宁五年(1072)属通远军,后升为县。北宋时期,夏人蕃部常侵扰永宁寨。嘉祐七年(1062),吴奎等商议在永宁寨置榷场,得到宋廷允许。熙宁九年(1076),北宋在永宁寨设置专门的“买马场”[58]。元丰元年(1078)“提举成都府等路茶场司言:‘欲割永宁寨额茶一千五百驮,立为河州茶场额,仍分年额酬赏与河州监官。’”[59]可见,永宁寨不仅是马匹的交易场所,也是茶叶的交易地。

安平寨,位于六盘山以北的镇戎军境内,今宁夏固原附近。北宋时期,此寨是党项、吐蕃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庆历四年(1044),宋廷在安平寨置榷场。[60]

笼竿城,属渭州。此处“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61]

甘谷堡,属秦州。因“北抵南谷,环数百里为内地,诏赐名甘谷堡。故时羌人入城贸易,皆僦邸,仲甫设馆处之,阳示礼厚,实闲之也”[62]。(www.xing528.com)

上述诸堡寨虽不是宋夏边境地区承担商业功能的所有堡寨[63],但据此大致可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宋夏边境地区的堡寨大致设置在交通要道、民族分布复杂的沿边重地。其二,为满足边境地区蕃汉民族间的经济互补需要,宋廷在边境地区的堡寨内置榷场、和市(如永宁寨、安平寨等设置的榷场,白豹寨、金汤寨等设置的和市)。其三,边境地区堡寨内除榷场、和市外,还有一种不受政府控制的民间私市。这些私市盛行于众多堡寨之中。其四,在边境地区的堡寨中,不管是榷场、和市,还是民间私市,他们不仅为蕃汉民族经济交流提供场所,也促进了边境地区蕃汉民众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宋夏战争中,边境地区的堡寨往往成为双方主要的攻击点,因此许多堡寨受到严重摧毁。诸如《西夏书事》卷28载:“夏兵慓悍,倏忽往来,未尝久顿。凡围堡寨,使城中兵不得出,然后分掠人畜,挑挖窖聚。”[64]战争带来的破坏,导致正常贸易的中断,堡寨的商业功能随之丧失。史载,熙宁年间,秦州的古渭寨蕃人曾“截杀商贾及修城兵民共五六十人。道路隔绝,贼兵居其间,粮道断绝,城中无食”[65]。因此,作为边境地区的堡寨,战争对其商业发展的局面影响很大。

战争虽对边境地区的堡寨产生影响,但未阻断宋夏的商品交易活动。通过边境地区的堡寨、榷场、和市、走私等贸易途径,农牧业产品、手工业制品、当地土特产传入边境地区,丰富了边境地区蕃汉人民的日常生活。此外,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模式等也传入边境地区。蕃汉民众掌握了农业畜牧业的技术,边境地区也形成了农牧业兼营的经济模式。由于商业贸易的繁盛,原设立在边境地区的贸易场所,逐渐变为专门以商业活动为主业的城市。

总之,边境地区堡寨的经济活动是边境地区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边境地区的开发,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的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