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唐末宋初,夏州李氏政权的势力就已深入横山地区,虽以中原王朝的节度使身份出现,但实为独立的地方藩镇。其后,李继迁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将矛头指向位于夏州西边的灵州。鉴于灵州重要的战略优势,公元1002年,李继迁占据灵州[34]。至此,西夏势力集中在横山北麓地区。李德明统治时期,西夏向西扩大领土,其势力至玉门关,依然占据横山北麓银、夏、宥等州,横山山界大部分地区仍在宋朝手里。

北宋与西夏边境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

早在唐末宋初,夏州李氏政权的势力就已深入横山地区,虽以中原王朝的节度使身份出现,但实为独立的地方藩镇。公元881年,宋封党项首领为夏州节度使,并统领横山北麓的银(今陕西横山党岔乡境内)、夏(今统万城遗址)、宥(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内的城川古城)、静(史书记载不一,地望无法得知)及横山山界的绥(今陕西绥德县城)五州,直至北宋建立依然如故。宋太宗时期,李继捧献“五州之地”于中原王朝,激起族弟李继迁的不满。公元982年,李继迁叛宋,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李继迁终于收复了故土,重新获得对横山北麓的控制。其后,李继迁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将矛头指向位于夏州西边的灵州。

灵州,作为县级行政单位——灵州县,初置于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城址在黄河流出青铜峡后的两支岔道形成的河洲之上。北魏孝昌二年(526),灵州以州级行政单位出现,城治于河北胡城(今青铜峡市)。西魏大统六年(540),灵州城迁至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附近。唐宋时期,城址未曾迁徙。至明朝,灵州经历三次迁徙,迁至今灵武市[32]。因此,李继迁攻陷的灵州应该在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附近。灵州“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33],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鉴于灵州重要的战略优势,公元1002年,李继迁占据灵州[34]。至此,西夏势力集中在横山北麓地区。李德明统治时期,西夏向西扩大领土,其势力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依然占据横山北麓银、夏、宥等州,横山山界大部分地区仍在宋朝手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