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女生教育:应对压力,避免心理危机

大学女生教育:应对压力,避免心理危机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压力和心理危机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尽管压力事件的确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性影响,但也有很多人能很好地应对压力事件。这就是恢复力,即对压力事件有轻微的、短暂的反应,随后就会恢复正常的、健康的功能。如果在面临压力后能采用一种比较豁达的人生态度,或许就能尽快度过危机,恢复健康。有几项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更能应对压力,而且普遍比悲观的人身体更为健康。

大学女生教育:应对压力,避免心理危机

案 例

图5-14 (来源:百度百科生活压力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小D经历了大量的负性生活事件,数量多得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最开始是大一入学体检时被查出自己是HIV阳性,与父母产生严重冲突,正处于热恋中的男友突然不辞而别,考试周来临,为了取得好成绩挑灯夜战的她与室友产生了矛盾,不得不调换寝室,改变居住地点,在自己最得意的一门课上挂科了,最亲爱的奶奶因病也离她而去……

谁能承受住如此之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这么多的磨难,毫无疑问会将大多数人推向一个崩溃点,同时会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遭受重创。人们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危机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一)恢复力

人类拥有强大的恢复力。每个人都必须与生活带给我们的打击相斗争,小至日常生活琐事,大至重大生活变故。尽管压力事件的确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性影响,但也有很多人能很好地应对压力事件。这就是恢复力,即对压力事件有轻微的、短暂的反应,随后就会恢复正常的、健康的功能。

在这里,我们要提一下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动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等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A,B,C来自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的信念、观念系统,C指个体的信念或观念所引起的情绪、行为反应或结果。人们通常以为是事件A引起了结果C。艾利斯认为只有人们对事件A的看法与解释背后的信念与观念才是导致C产生的直接原因。

图5-15 (来源:漫画 手机和讯网)

那么压力、恢复力、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压力指的是当人们感到无法应对环境的要求时产生的负性体验和负性信念,它的产生取决于人们应对外部事件所必须作的转变以及适应的程度,是主观压力而不是客观压力产生问题。转变越大,压力就越大。其实不仅仅是痛苦的事件会导致压力,快乐的事件同样会导致压力,如大学毕业本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可能要面临找工作、继续深造去适应新环境的压力。因此,对待同样一类事情,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能持续多久,关键在于个体经历了这些转变或巨变后,会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件或这些事情,也就是你对这件或这些事情的信念或看法是怎样的。换句话说,一件事情只有在被诠释为压力源时才能使人产生压力。如果在面临压力后能采用一种比较豁达的人生态度,或许就能尽快度过危机,恢复健康。

(二)习得性无助与乐观

1.习得性无助

在艾利斯ABC理论中,我们讲到人们如何对自己解释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至关重要。如A和B两位同学在第一次微积分考试中都取得了不太理想的成绩。A对自己说:“教授肯定是故意出难题来考我们,只要我努力,下次肯定能考好。”而B对自己说:“我一直担心自己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天赋,现在到了大学我才知道这果然是真的。”那么,在下一次考试中,A和B,谁会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呢?很明显,当然是A,因为他对失败原因作了一些让他欣慰的解释,这样会使他更能控制自己。而B则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性因素所带来的悲观状态。

稳定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不会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因素(如智力),而非可能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因素(如你在一项任务上所付出的努力);内在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你自己(如你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全面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广泛适应于许多情境的因素(如你的智力会影响你在很多方面的表现),而非某些只适用于少数特定情境的特殊因素(如你的运动才能虽然会影响你在体育课的表现,但是不会影响你在其他科目的表现)。

图5-16 (来源:百度百科 归因偏差)

人们对负性事件采取比较乐观的解释,就不太会造成情绪低落,并且在其他更多的任务上也会有较好的表现。如A相信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不稳定的(教授下次出题难度会有变化,而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外部的(教授是有意出难题的,不能怪自己)、特定的因素(微积分分数不会影响我在其他科目的表现),则不会对他继续努力学习微积分产生太大影响。

2.乐观

有些人天生乐观,总能从正性层面解释负性事件,在面对压力时表现更好,整体也会更健康。如果我们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这将会提高我们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但是真正的乐观与现实之间也要保持健康的平衡,不要出现过度的乐观。如果过度的乐观使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作出错误决策的话,那么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存在问题了。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我们不要试图否认或是缩小每个压力事件的严重性,而是尽其所能地从每个压力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能把阳光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找回主观幸福感。想知道你的乐观程度吗?可以做下面的这个“测一测”练习。(www.xing528.com)

测一测:你的乐观程度[2]

在下面10个句子中,请使用以下所列等级来表示你对每个句子的同意程度。其中:0分代表极不同意,1分代表不同意,2分代表中立(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3分代表同意,4分代表极为同意。

注意:作答时请尽量精确与诚实,不要因为某一题的答案影响你对其他题目的回答。回答无所谓对错。

①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通常会朝最好的方面想。

②我很容易放松。

③对我来说,一件事情如果要是可能出状况,就一定会出状况。

④我一向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

⑤我很喜欢和朋友在一起

⑥保持忙碌对我来说很重要。

⑦我从不指望事情能如我所愿。

⑧我不容易难过。

⑨我很少指望好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⑩总之,我期望发生在我身上的好事多过坏事。

计分方式:首先将第3,7,9题的答案反向计分。将这几道题的0变成4,1变成3,3变成1,4变成0,接着再将这些分数与第1,4,10题的得分相加(第2,5,6,8题不计分)。

测验解释:本测验是用来测量个性的乐观程度。根据研究者的说法,得分越高,人生就越乐观。其中,在研究中大学生的平均得分是14.3分,男女之间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有几项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更能应对压力,而且普遍比悲观的人身体更为健康。

(三)对生命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1.控制感

归因理论假设,一个人的行为与态度决定于她如何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你对个人不幸事件是如何解释的呢?是解释为自己所犯过的错误还是坏运气呢?这便涉及内外控制点的问题。内外控制点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事情的发生是因为我们控制了它们,还是倾向于相信结果无论好坏都在我们的控制之外。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对自己命运缺少控制感的趋势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利。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安慰剂效应,又称为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即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安慰剂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这是一种高知觉控制感,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周围环境,至于结果是好是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这种信念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患有重病的人而言,即使他的健康状况恶化,如果能够维持他的控制感也大有益处。面对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没有办法控制病情,但是如果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疾病的后果,如情绪反应以及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生理症状,同样也可以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不至于轻易放弃生命。

2.自我效能感

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是一回事,但相信自己确实能通过采取一些特定的措施来达到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班杜拉就此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即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特定的行为来达成目标的信念。

自我效能会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一是影响我们做事的毅力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高者往往能设立较高的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也能持之以恒,从而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二是影响我们在追求目标时的心理反应。自我效能高者在遇到困难时焦虑感比较低,免疫系统运作也比较好。与自我效能比较相近的一个概念是自我验证预言,即你对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