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燃烧过程及异常现象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燃烧过程及异常现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动机的存在与发展、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发动机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都与发动机燃料的种类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按其压力变化特点,将正常燃烧过程分成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后燃期三个阶段。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是指设计、控制不当或运转因素,使汽油机偏离正常点火的时刻及地点,由此引起燃烧速率急剧上升等异常现象。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燃烧过程及异常现象

1.发动机燃料是指在内燃机燃气轮机内燃烧做功发出能量的化学物质的通称。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气缸内的工作物质是成分和比例不断变化的混合气体:空气、燃料蒸气及燃料燃烧后的混合物(气体、固体、燃料液滴等)。发动机的燃料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动机动力的来源。发动机的存在与发展、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发动机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都与发动机燃料的种类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2.燃烧是一种放热的氧化反应,一个完整的燃烧过程包括着火和燃烧两部分。所谓着火,是指可燃混合气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浓度的条件下,氧化反应自动地加速并产生温升,以致引起火焰出现的现象。所谓燃烧,是指可燃混合气中的燃料与空气中的氧化剂进行剧烈放热的氧化反应过程。

3.车用汽油机的工况(负荷和转速)是复杂的,例如,汽车超车、制动、高速行驶、在红灯信号下起步或怠速运转、满载爬坡等,工况变化范围很大,负荷可以在0~100%,转速可以由最低到最高。不同工况对混合气的数量和浓度都有不同要求。

4.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正常燃烧和不正常燃烧。按其压力变化特点,将正常燃烧过程分成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后燃期三个阶段。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是指设计、控制不当或运转因素,使汽油机偏离正常点火的时刻及地点,由此引起燃烧速率急剧上升等异常现象。不正常燃烧可分为爆震和表面点火两类。

5.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按其形成原理可分为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燃烧过程是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核心部分,通常利用展开示功图,根据气缸中工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着火延迟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www.xing528.com)

6.影响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的因素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混合气浓度、负荷、转速、冷却液温度、压缩比等。

7.汽油机燃烧室的类型:楔形燃烧室、浴盆形燃烧室、半球形燃烧室;柴油机燃烧室的类型:直喷式和分隔式。

8.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主要包括排气后处理和发动机前处理两种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