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学会与《蜀学报》及《旭水斋存稿》:蜀学振兴成果!

蜀学会与《蜀学报》及《旭水斋存稿》:蜀学振兴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育仁在成都,以尊经书院为基地,联络具有维新思想的官绅学人潘祖荫、邓榕、吴之英等发起组织了“蜀学会”,还以蜀学会的名义出版了《蜀学报》。《蜀学报》是成都首批出现的近代报刊,是《渝报》的继续。随后,存在数月的“蜀学会”被禁,《蜀学报》被焚,宋育仁等蜀中维新人士,也遭到政变者的迫害。然而,“蜀学会”和《蜀学报》对四川近代社会和近代蜀学已产生的影响是不小的。

蜀学会与《蜀学报》及《旭水斋存稿》:蜀学振兴成果!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维新变法运动在四川兴起。时被清廷任命为川省矿务商务监督的宋育仁(曾就读尊经书院),在重庆设立商务局,开办各种实业公司,推动四川民族工商业发展。还联络在渝爱国维新志士,创办了四川第一家近代报刊《渝报》(1897年11月),宣传变法维新,形成了较大声势和影响。1898年初,宋育仁应聘为尊经书院山长,由重庆赴成都,四川维新变法运动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成都。宋育仁在成都,以尊经书院为基地,联络具有维新思想的官绅学人潘祖荫、邓榕、吴之英等发起组织了“蜀学会”,还以蜀学会的名义出版了《蜀学报》。《蜀学报》馆设在尊经书院内,由尊经书局印行,宋育仁任总理,吴之英任主笔,廖平任总纂。[30]关于尊经书院、蜀学会、《蜀学报》三者的关系,《蜀学报章程》明确规定:“报局与学会相表里,学会与书院相经纬,分为三事,联为一气。……会内学友论撰,由主会评阅,佳者由报局酬奖登报。书院课卷佳者,由书院送学会参论,交报局发刻,书院已有课奖,报局不另酬奖。学会开讲,报局随即出报。”[31]

“蜀学会”会址设在尊经书院,首次活动于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一(1898年3月22日)在成都三公祠举行[32]。该会章程明载缘起及宗旨:“现在时事棘艰,迭奉上谕,各省振兴学校,以期储材备用。学使慨济时艰,尤以振兴蜀学为念。本年正月又奉明诏,举行经济特科。因此约集同人,联为此会,期以通经致用为主,以扶圣教而济时艰。”其活动“以集讲为主”,借此“变通”之举以“推广学堂”。其内容是“发扬圣道,讲求实学”,“皆以孔子经训为本”,分为伦理、政事、格致三大类:伦理,“以明伦为主”;政事,“首重群经,参合历代制度、各省政俗利弊、外国史学、公法律例、水陆军学、政教农桑各务”;格致,则包括古今中外语言文字、自然科学及各种实用学科,宣称“如有新得之学、新得之理,登报表扬”。入会者皆可“分门讲习”。农历每月朔日(初一)“牌标讲目,学友各将蓄疑新义摘录送会所传阅,列入讲册”;望日(十五日)认题并有论撰者举行集讲;晦日(月末日)“收卷”,集讲者交讲义或论文,并选择登报印行。学会既寓推广学堂之意,乃有教学之功能,要求入会者“每人各具日记一册,每日必有课程。每月册上至少亦须二十日。除会讲外,所有私居著述均归其中。”还发给膏火奖励,会友系书院生由书院发给,非书院生由报馆发给。宋育仁、吴之英、廖平等都先后撰文主讲。[33]“蜀学会”是一个尊崇儒学、振兴蜀学、通经致用的学术研究中心,是宣传维新变法的社会团体,也是尊经书院设在书院外的进行教学活动与联系社会的场所。

《蜀学报》是成都首批出现的近代报刊,是《渝报》的继续。其宗旨是:“此报为蜀中开风气而设。……今于中法成书中专取切于蜀事及近今能行者为主……俟风气渐开,再行添入泰西机器新法。”“蜀中更立此报者,意在昌明蜀学,开通邻省。……本局意主推行,力求实用。”[34]《蜀学报》于1898年5月5日创刊发行后,自7月起每月出三期(共印行13期),发行量达二千多份,在省内外销售发行。其栏目有谕旨、奏折、论文、蜀中近事、中国近事、海外近事等,以论文所占篇幅最多,论文内容不少是宣传维新变法、介绍中外科技[35],即所谓“为蜀中开风气”、“昌明蜀学”,为传统儒学乃至社会注入新的内容,对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和传统蜀学的转型起到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1898年9月21日,发生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运动失败。随后,存在数月的“蜀学会”被禁,《蜀学报》被焚,宋育仁等蜀中维新人士,也遭到政变者的迫害。然而,“蜀学会”和《蜀学报》对四川近代社会和近代蜀学已产生的影响是不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