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学人物与学术系统梳理,振兴蜀学,彰显地域文化

蜀学人物与学术系统梳理,振兴蜀学,彰显地域文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具体体例上,《蜀学编》主要是仿效《北学编》。《蜀学编》有一、二两卷,依朝代顺序将所选学者分正传、附传列出。通观蜀学研究的发展史,《蜀学编》是对蜀学这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域文化,第一次集中地全面地进行梳理和展示。尊经书院的这次编纂活动及其成果《蜀学编》,在蜀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创新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蜀学人物与学术系统梳理,振兴蜀学,彰显地域文化

伍肇龄在“尊经本·序”中写道:“明长安冯侍御从吾始著《关学编》,继此《洛学》、《北学》皆纂自巨儒手。吾蜀文翁倡教,学比齐鲁,自汉迄国朝,代不乏贤。宁河高熙亭学使课士尊经书院,以‘蜀学编’命题。因即方生守道所辑本复厘正,语龄(伍肇龄)参订焉。……兹编之成,体仿《北学》,读之当有蹶然兴者。”他还在“锦江本·记”写道:“此版流传……将与《洛学》、《关学》、《北学》诸编共相辉映云。”《关学编》为明冯从吾辑、清王心敬等增补,6卷[18],所收人物为关中地区自远古至明代的著名学者,主要是宋明理学诸儒。《洛学编》,4卷[19],清人汤斌辑,列中州自汉至明的著名学者,以汉唐诸儒为前编,宋以下诸儒为正编。《北学编》,4卷[20]明末清初人魏一鳌辑,清尹会一等续订,列燕赵历代名士。此三书皆为彰显地域文化而著,且均以地域之学名编,因而“学比齐鲁”、“代不乏贤”的蜀学,也应加以彰显,既与“诸编共相辉映”,更“绍先哲,起蜀学”,复兴曾经“比于齐鲁”的蜀学。在具体体例上,《蜀学编》主要是仿效《北学编》。《北学编》既非《关学编》主要是“为关中理学而辑”[21],也非《洛学编》卑视汉唐、有前编正编之分,而是将燕赵地区由汉迄清的历代名士辑录成编,其中特别强调“节行”,其“凡例”写道:“敦行为正学督脉,故兹编所载,重在事实。间取著述之多者,亦必生平节行无甚可议。若言虽多,名虽盛,而出处大节未免有亏,则不甘随声滥入,致遗诟病。”《蜀学编》正是依此而为,锦江本《蜀学编·旧例》云:“《关学编》断自横渠,专为理学延其绪也,虽孔门秦燕坯石,只立小传于前,其例极严。至《洛学编》,以汉唐为前编;《北学编》则不别前编,兼及晋、魏,于文章、经济并有采录,仍以节行无可疵议为断。兹多从《北学》之例。”

《蜀学编》有一、二两卷,依朝代顺序将所选学者分正传、附传列出。现据“锦江本”所载列表于下:

《蜀学编》传记人物简表(据锦江书局重刊本)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注】1.备考栏中标有□者为前一位标有*的传记之附传,多为该前人之门人弟子、子侄、兄弟、朋友等。
2.备考栏中有◎者为“锦江本”新增,有#者为“锦江本”将“尊经本”列为正传者变为附传。

上表所列共114人,计汉代17人(内附传3人),占14.9%;唐代1人,占0.9%;宋代62人(内附传30人),占54.4%;元代3人,占2.6%;明代22人(内附传7人),占19.3%;清代9人,占7.9%。在所列114人中,112人为巴蜀人氏,只有宋代李修己(江西丰城人,附张栻传)、蒋公顺(广西全州人,附魏了翁传)二人里籍不在四川。

所列各传均按高赓恩所要求的“搜辑先哲言行、考订学术”,采用学案体裁,分别撰写小传(故有人把此书又称为《蜀贤事略》),可以说尊经书院是系统编纂蜀学学案的开创者。

通观蜀学研究的发展史,《蜀学编》是对蜀学这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域文化,第一次集中地全面地进行梳理和展示。尊经书院的这次编纂活动及其成果《蜀学编》,在蜀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创新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