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学大家学术精粹评析-旭水斋存稿

蜀学大家学术精粹评析-旭水斋存稿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称唐君毅先生“德慧双修,教泽广远,成就辉煌而流誉海内外学林,成为现代中国卓立不苟、自成一家之言的一代哲人”。萧先生以他对巴蜀文化和蜀学的深入了解,以中国哲学史大家的慧眼卓识,对这些学术大家的精粹学术成果,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评介,使学界能深细认识这些大家及其学术,也给予后学者以重要指导。

蜀学大家学术精粹评析-旭水斋存稿

或直探其学问之精要,如对蒙文通先生《理学札记》写道:“一九七九年冬有成都之行,于蒙默同志处得见文通先生己丑、庚寅间《读宋明诸大儒》札记手稿……乃知文通先生究心于经学、史学、古地理学、古民族学、晚周诸子及佛典、道书,抉原甄微、卓然成家之外,尚有此专门之哲学论著。……殊非一般读书札记,乃深究宋、明理学诸家,含英咀华而别具慧解之作。”蒙文通先生尝自谓,他的学问最深处在于对宋明理学的探究[6]。对于蒙文通先生特有深入研究的道家,萧先生在《蒙文通与道家》中说:“蒙文通先生……二十世纪中国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国史专家。淹贯经传,博综子史,出入佛典,挹注西学,超越今、古、汉、宋之藩篱,融会考据、义理为一轨,在蜀学渊渊传统中成为自觉承启者的一员。通观以明变,富有而日新,在众多学术领域皆有创获,抉原甄微,发覆有功;而对南北道家的思想分疏和对重玄道论历史发掘,更是独具慧眼,别开生面,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或挈诠其代表性著作,如对被学者称为“使五四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7]的唐君毅先生的扛鼎巨著《中国哲学原论》,专门撰写了《论唐君毅之哲学史观及其对船山哲学之阐释——读〈中国哲学原论〉》。他写道:“君毅‘即哲学史以论哲学’的思想,主要体现于皇皇巨著《中国哲学原论》之中。此书体大而精思,胜义迭出。其中,首卷《导论篇》,就中国传统哲学中诸问题及重要范畴,展开了举纲张目的论析;次《原性篇》,就中国传统哲学中‘即生以言性’与‘即心以言性’的诸说(自先秦到清代)的衍变,评论其异同;次《原道篇》,则就中国传统哲学中综摄最广的‘道’概念的内涵(自先秦诸子到隋唐佛学),作了详尽的历史疏解;最后续出的《原教篇》,乃专论‘宋明儒学之发展’,而归结到王船山以其‘磅礴之思’对宋明哲学作了历史的总结,在方法论上尤具特色。”并称唐君毅先生“德慧双修,教泽广远,成就辉煌而流誉海内外学林,成为现代中国卓立不苟、自成一家之言的一代哲人”。

或总揽其著作汇编,如对刘鉴泉先生之著述总集《推十书》的序言写道:“《推十书》,乃英年夭逝的天才学者刘鉴泉先生之重要遗著,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都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先生以‘推十’名其书斋及著作,盖有取于许君解《说文》‘士’字为‘推十合一’之意,亦藉以显示其一生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之微旨。”“先生未刊手稿经伯谷世兄数年之整理校勘,《推十书》已刊稿亦经诸贤之点校,汇为《推十书》(增补全本),且作为《巴蜀文献集成》之一种出版发行。……鉴泉先生承续了巴蜀人文风教的传统,故增补本的发行亦当为蜀学之研究推进奠定基础。”[8]还在《刘鉴泉先生的学思成就及其时代意义》一文中说:“刘鉴泉先生玄思独运,驰骋古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最为突兀,堪称近世蜀学中的一朵奇葩。”(www.xing528.com)

萧先生以他对巴蜀文化和蜀学的深入了解,以中国哲学史大家的慧眼卓识,对这些学术大家的精粹学术成果,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评介,使学界能深细认识这些大家及其学术,也给予后学者以重要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