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学,巴蜀文化中的独特地域学术

蜀学,巴蜀文化中的独特地域学术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蕴含于巴蜀文化中的“蜀学”,即是我国重要的地域学术文化之一,是整个中华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蜀学的研究,是全面深入认识巴蜀文化和中华学术文化的需要,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准确了解地情、国情和社会特色,培育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操,促进当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蜀学是中华学术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地域学术文化。秦灭巴蜀后,儒学传入,与蜀中学术渐相磨合。

蜀学,巴蜀文化中的独特地域学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朝以来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特点各异,就文明形态而言,是一个在共同的主流民族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集合融汇的国家文明形态。多元文化中,包括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国家文明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考古而言,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存,在学术文化方面,则有特色鲜明的各种地域学术文化。蕴含于巴蜀文化中的“蜀学”,即是我国重要的地域学术文化之一,是整个中华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蜀学的研究,是全面深入认识巴蜀文化和中华学术文化的需要,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准确了解地情、国情和社会特色,培育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促进当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蜀学”,素有狭义、广义之谓,笔者持广义说,认为“蜀学”是指巴蜀地区(含今四川省和1997年3月直辖前的重庆市地区)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于巴蜀文化之中,但不是泛指巴蜀文化,重点在于文学、史学、哲学几个方面;它是一种较为专门的学问,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学术性和地方特色,其核心在于思想、理论。

在中华学术文化发展的漫长进程中,蜀学是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之一。先秦时期的古蜀文化和巴文化,是蜀学的本土源头。至两汉三国时期,蜀学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出现传统蜀学的第一次发展高潮。“蜀学”一词,早在《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就已出现,即“蜀学比于齐鲁”,此后其内涵多有发展变化。具有完整学术文化含义的蜀学,至迟在宋代已形成,即时人所说:“昔者国家右文之盛,蜀学如苏氏,洛学如程氏,临川如王氏,皆以所长经纬吾道。”唐宋时期,蜀学繁荣鼎盛,其中以宋代为最,出现传统蜀学的又一次发展高潮。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战乱等原因,蜀学发展转入低潮。清末民初时期,传统蜀学得到复兴,形成了再一次发展高潮,并向近代蜀学转化。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新文化的传播、蜀学与全国各地现代学术文化交融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当代蜀学有了新的变化和蓬勃发展,主要是蜀学的传承创新、发展变化和新资料、新研究成果、新的社会功能等。

蜀学的发展受到中华学术文化的滋养,也丰富和助推了中华学术文化的发展。纵观传统蜀学的发展,秀杰之士辈出,名著要籍甚多,兹举其具有全国影响的名人,诸如汉之司马相如、落下闳、王褒、扬雄、严遵、张陵,魏晋之谯周、陈寿、常璩,唐之王玄览、陈子昂、赵蕤、李白、圭峰宗密、马祖道一、杜光庭,宋之陈抟、范镇、“三苏”、范祖禹、圆悟克勤、谯定、李焘、张栻、李心传、秦九韶、魏了翁、度正,元之虞集,明之杨慎、来知德,清之费密、唐甄、彭端淑、李调元、张问陶、刘沅、钟云舫、廖平、宋育仁、杨锐、刘光第邹容等等,无不见重于当世后代,卓然屹立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之林。至于尊经书院的创办,更进入中国经学的新阶段和新进境,带来了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革新,促成了从传统蜀学向近现代学术的转变。在中华学术文化中,蜀学精彩纷呈,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蜀学是中华学术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地域学术文化。广袤的四川盆地,雄秀的巴山蜀水,富饶的成都平原,险峻的边陲要地,共居的众多民族,发达的巴蜀文化,是哺育蜀学的基本条件。成都平原古城、三星堆、金沙等遗址,长江流域文化遗存,标志着蜀学历史悠久的源头和固有本土文化的根基。秦灭巴蜀后,儒学传入,与蜀中学术渐相磨合。历史上巴蜀大地多次发生的大规模移民和人口内迁,与各种地域文化的相互吸收,更不断地给蜀学增添了新的内容。而近代西学东渐、当代新中国的建立,又使地处内陆的巴蜀学术文化产生了新的巨大变化。所有这些,都对蜀学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都给蜀学带来了新的特点。从传统蜀学所谓蜀中“文章冠天下”、“天下诗人皆入蜀”、“易学在蜀”、“西蜀史学”、“洛蜀会同”、“天数在蜀”、“蜀多方士”和“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不可不知蜀”等等说法和学术家族的迭起绵延,亦可窥见蜀学所具之一些特点。

对于蜀学的重视和研究,至迟在宋代就已出现,较为集中的是程颐朱熹对苏氏蜀学的评论。清代《宋元学案》录载了巴蜀学者110余人,更对“三苏”、范祖禹、张栻、“二江九先生”、魏了翁等进行全面探究,专立学案,并以《苏氏蜀学略》对当时蜀学的主流系统列述。晚清时期尊经书院编印的《蜀学编》,汇录了自西汉张宽至清代范泰衡等蜀中儒者114人,并对蜀学的四大流派作了评述,这是历史上首部对传统蜀学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梳理的著作。此后,谢无量、刘咸炘、蒙文通、李宗吾、夏君虞等著名学者也有专门论著,对蜀学进行了若干探讨,涉及“蜀学”的界定、蜀学的流派、蜀地儒道释的交融发展等,并有“蜀学大在文史”、“辞赋、黄老、律历、灾异是巴蜀固有的文化”等认识。1942年《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的推出,标志着“巴蜀文化”这一科学命题的诞生,巴蜀文化研究也渐趋高潮。在较长时期里,巴蜀文化研究更多集中于先秦时期,且偏重于考古和民族学研究,蜀学研究相对薄弱。新中国建立后,巴蜀文化研究逐渐延伸到文学、史学、哲学和科技宗教民俗等涵盖宽泛的整个文化领域,这种情况至20世纪80年代更为明显。此后经过大约20年的发展,研究术语的使用渐趋共识,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平台接连兴建,蜀学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www.xing528.com)

当前,四川省、重庆市在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时,甚为重视对巴蜀文化特别是蜀学的研究,一些单位先后建立了“蜀学研究室”、“蜀学研究中心”,学报辟有“蜀学研究”专栏,学术网站有“蜀学园地”,多次举办蜀学研讨会(含海峡两岸学者),整理编纂《蜀学学案》,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探究宋代蜀学的《宋代蜀学研究》及多种研究蜀学的专著,发表了不少反映蜀学研究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了《蜀学丛刊》、《蜀学》年刊多辑,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蜀学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社科基金立项,国家项目如《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术: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2005年)、《蜀学发展与演变研究》(2010年)。省部级项目,如《蜀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宋代四川理学研究》、《巴蜀易学研究》、《巴蜀春秋学研究》、《古代蜀学源流研究》等。正在开展研究和编纂工作的《巴蜀文化通史》(省重大项目)、《巴蜀全书》(国家和省重点项目),都对蜀学的内容作了重点规划和具体安排。

蜀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然而对蜀学全面系统展开研究的起步较迟,虽有收获,但还是初步的。目前,在蜀学研究上,无论微观的或宏观的,个案的或综合的,断代的或贯通的,单一的或比较的,都需要更加切实推进和走向深入,方能如实展现巴蜀文化之精粹,为中华学术文化增光添彩,为巴蜀地区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

(2011年6月2日在光明日报社、四川大学主办的“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论坛”上的学术报告,摘录稿载《光明日报》2011年7月15日第5版;《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