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建筑:场地形式分析

生态建筑:场地形式分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许多场地平面呈三角形、梯形、星形、扇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布局,往往是由于受到特殊的地形条件影响所造成的。当然,在利用地形的同时也不排除适当地予以加工、整理或改造,但这只限于更有利于发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烘托、陪衬作用。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特别是破坏了环境所蕴含的自然美,那么这种“改造”只能起消极和破坏的作用。这种现象和毫无根据地为追求形式而盲目标新立异有本质不同。

生态建筑:场地形式分析

场地的选择并不总是理想的,特别是在城市中进行项目建设,往往只能在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的现实条件下来考虑问题,这样就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

虽然功能对于空间组合和平面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除了功能因素外,建筑地段的大小、形状、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建筑情况、朝向、日照、常年风向等各种因素,也都会对建筑物的布局和形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功能是从内部机制来约束建筑形式的话,那么地形环境因素则从外部来影响建筑形式。一块场地之所以设计成为某种形式,追源溯流往往是内、外两方面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遵循“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的原则,设计就可扎根于基底特征,使方案具有生命力和个性,仿佛就是从基地“长”出来的有机体,不能随便“移植”。尤其是在特殊的地形条件下,这种来自外部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有许多场地平面呈三角形、梯形、星形、扇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布局,往往是由于受到特殊的地形条件影响所造成的。在地形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设计建筑,固然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但是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制约条件,通常也可以赋予方案以鲜明特点。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进行布局,形式诚然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有多种布局的可能性。但即使是这样,也必须严肃认真地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佳方案。

在山区或坡地上盖房子,还应顺应地势的起伏变化来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形式。如果安排得巧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土方工程,还可以取得高低错落的变化。建筑师应注意并善于利用地形的起伏来构思方案。有些建筑的剖面设计与地形配合得很巧妙,标高也极富变化,这种效果的取得往往和地形的变化有直接或密切的联系。当然,在利用地形的同时也不排除适当地予以加工、整理或改造,但这只限于更有利于发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烘托、陪衬作用。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特别是破坏了环境所蕴含的自然美,那么这种“改造”只能起消极和破坏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不同的地形条件常常可以赋予建筑以不同的形式,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而导致建筑形式的多样化,甚至诱发出一些独特的建筑布局和体形组合,这完全是合情合理和有根有据的。这种现象和毫无根据地为追求形式而盲目标新立异有本质不同。有许多建筑,如果脱离开特定的地形条件而孤立地看,确实会使人感到困惑不解,然而一旦把地形的因素考虑进去,人们便立即意识到建筑形式和地形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和制约性,从而认识到这种形式并不是依靠偶然性而凭空出现的。例如,巴黎联合国科学教育文化组织总部和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就属于这样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