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建筑场地布局实例

生态建筑场地布局实例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案三是将建筑组合成“口”字形,部分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教学用房朝向较好;但场地入口处空间局促、没有疏散缓冲用地,邻街的房间会受到较大干扰,辅助用房的货物进出对教学区形成干扰。图4-3是陕西汉中文化馆场地图,地形基本方整,南北走向,要在其中布置多种用房。图4-3陕西汉中文化馆场地图[43]设计时,根据周围的交通条件,将主入口放在南侧邻交通道路。

生态建筑场地布局实例

图4-2所示为某小学场地状况图,东北面与城市交通道路和街道相邻,地势北高南低,西北有一小山丘,地形平面呈阶梯变化。要求在其中布置教学楼(含办公等)、多功能厅(附设厨房,兼作教工餐厅)、传达室、室外厕所、生物园地等。按上述分析首先将功能分为教学、辅助、运动场及生物园地四大功能,然后结合场地进行设计。

图4-2 某小学场地布局的四种方案[43]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
1.教学楼;2.多功能厅;3.传达室;4.厕所;5.运动场;6.生物园地

方案一是将多功能厅、教学楼沿街一字排开,人行、货物流线短捷,并有利于街道景观;但建筑物朝向不佳、长度偏大,并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而带来较大土方工程,教学活动也会受到街道噪声的干扰。方案二是将建筑集中在地势平坦的南部,平行等高线布置,避免了前一方案中的诸多问题;但东西向长轴布置的运动场造成早晚的眩光,并因远离教学楼而使二者联系松散。方案三是将建筑组合成“口”字形,部分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教学用房朝向较好;但场地入口处空间局促、没有疏散缓冲用地,邻街的房间会受到较大干扰,辅助用房的货物进出对教学区形成干扰。

比较上述三个方案,其用地布局各有长短,我们会发现:三个方案的出入口都是邻街布置,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这是交通便捷要求的必然结果,因此,出入口必须布置在邻街一侧,这是确定无疑的;在方案一中,运动场布置在南侧较平坦处,既使土方平整少,又避免早晚眩光,是可取的;在方案二中,生物园地利用西北的小山丘,结合地形起伏,又相对独立,也是可取的;第三个方案吸取上述两方案优点,并力图降低街道对教学的干扰,这一思想是可取的,缺点在于入口显得局促,建筑与等高线斜交。(www.xing528.com)

在深入分析场地条件和各功能区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吸收各方案优点形成更为合理的第四种方案。其中,建筑物平行等高线布置,采用不同标高,造型灵活、自然;教学楼和多功能厅均有良好朝向,相互干扰少,教学环境安静;校园入口处空间开敞,相关功能区之间联系方便;南北向布置的运动场,使用合理。这一方案中场地的平面形状、疏密间距以及各功能的联系都是较合理的。

从以上方案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结合场地条件进行用地布局时往往存在许多矛盾,多方案比较和分析的过程,就是矛盾不断解决和转化的过程,只有反复比较分析,努力化不利为有利,才能最终形成合理的布局方案。

图4-3是陕西汉中文化馆场地图,地形基本方整,南北走向,要在其中布置多种用房。通过分析,可以将功能分为两大区:一是住宅区,要求环境安静和较好的日照;二是与观演相关的比较吵闹的用房。

图4-3 陕西汉中文化馆场地图[43]

设计时,根据周围的交通条件,将主入口放在南侧邻交通道路。由于住宅必须远离观演建筑,所以将它们对角布置,这样相隔距离最大,有利于声音衰减。考虑到观众买票后惯于左转,以及到达观演建筑便捷,所以,观演建筑位于左下角,而住宅建筑位于右上角。其他建筑与观演建筑联系紧密,靠近观演建筑布置,并在住宅与观演建筑间形成声音过渡空间,具有隔声屏障作用。当然,在布置其他建筑时,也考虑了各自的要求,排练厅最靠近观演建筑布置,阅读用房和展览用房布置在住宅对面,满足相对安静的要求,并与其他服务建筑共同围成围合空间,既与观演建筑有紧密联系,又构成有点独立性的整体。庭院空间有利于创造亲和环境、改善气候,对于冬季日照采光、避免寒冷的北风侵袭都是有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