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及实证数据分析

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及实证数据分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探究阶段,旨在对参与本研究的天津地区的高校英语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展开分析,以寻求、辨认该阶段研究问题,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理论回顾,设计教师发展项目。并从大量、丰富、无序的数据资料中,阐释、理解定量研究结论,为设计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证数据,从而进一步印证和解释了定量研究的结论。[1]本章主要内容已经由笔者执笔撰稿发表在《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上。

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及实证数据分析

在本研究中,笔者在板南(Bannan-Ritland,2003)的“一体化学习设计框架”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进行了以下四个阶段的研究,后续各章节分别记述了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过程。

了解探究阶段(第一阶段),旨在对参与本研究的天津地区的高校英语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展开分析,以寻求、辨认该阶段研究问题,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理论回顾,设计教师发展项目。该阶段共包括四章(即第三、四、五、六章)。

第三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天津地区面对20世纪初以来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所作的理性回应以及在教师发展项目方面所作的努力,总结了高等英语教育改革背景下,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教师素养和职业发展方向。

第四章,采用定量研究手段,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群体的职业生存和职业现状,考察这一教师群体的职业素养和外在职业发展环境,并从教师职业学习内容和职业发展需求角度,探究这一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需求,为设计适合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现状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模式,提供足够的、可依靠的实证研究数据。

第五章,采用定性研究,通过半开放式访谈,对自愿参加访谈的教师展开了深入调查。通过倾听教师真实的声音,进一步客观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更加深入地采集了他们职业发展需求的文字资料。并从大量、丰富、无序的数据资料中,阐释、理解定量研究结论,为设计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证数据,从而进一步印证和解释了定量研究的结论。

第六章,进一步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教师变革和外语教师教育等的文献,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探究,在已有相关教师和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中,发现哪一种教师职业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现状,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

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旨在描述研究者在教育干预过程中,采用何种系统的、相互关联的、灵活的社会建构方式以及如何在真实教育情景中不断完善与修订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www.xing528.com)

第七章描述了笔者如何为有强烈自主发展愿望的教师提供了在职教师发展项目,详细叙述了这一项目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动态实施和修正过程。

4.具体情景评价阶段(第三阶段),目的在于评价这一教育干预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地方教育场景使用者的需求,并评估这一干预措施是否促进了本地教育实践,从而作出客观和有意义的形成性评价。

4.第八章展示了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在本章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个人访谈、课堂观察和笔者的实地描述以及反思札记等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参与项目的教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课堂观察等,采集了相关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在多大程度上,教师发展项目能够满足地区教育场景的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教育实践。

4.扩展影响评价阶段(第四阶段):该阶段主要评价一个成功的教育干预如何在更多教育场景中进行设计、应用与评价,以共同印证并归纳出共性结论,形成相关理论。

4.第九章,分析了本研究推广的可能性,主要讨论了本研究中设计、实施、评价的这一教师发展项目在其他地区推广的潜能。

[1]本章主要内容已经由笔者执笔撰稿发表在《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