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利用定量(第四章)和定性(第五章)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手段,分别对天津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反思以上探索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回顾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现状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前几章,在基于设计的研究探索阶段,笔者首先回顾了天津高校,面对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所作的努力(第三章)。随后,利用定量(第四章)和定性(第五章)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手段,分别对天津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现状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探索结果表明,天津高校英语教师生活、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在从事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又有着浓重的孤独、孤立和教学科研挫败感。虽然各高校给教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校内或学院内的教研组或学术团体,以期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但教师反映,这些在职教师发展模式并未有效改善教师孤独、孤立的外部环境,并未促进教师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并未从实质上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一方面,由于高校英语教师不同的研究兴趣或其他原因,教师忽略或欠缺教师本应有的教育学本体知识、英语教学知识体系以及科研方法体系等(周燕,2009),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没能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大学主体性文化;另一方面,天津高校英语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偏低。此外,虽然外在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牵引”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但同时却给教师带来了更多无形的压力。教师希望在自主、自愿学习自己感兴趣以及所欠缺的教师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参加有经验的教师引领的教师团队,通过与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合作,分享、互动交流,促进个人和集体职业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获得教师专业成长。

反思以上探索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回顾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现状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牵引笔者进行理论回顾的研究问题为:“在已有相关教师和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中,哪一种教师职业发展模式能更好地基于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生存现状,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www.xing528.com)

为回答以上研究问题,笔者首先讨论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促使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变化的难度;随后,回顾有关有效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变化所产生作用的国内外文献;最后,笔者针对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拟设计合适的在职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