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维系与评估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维系与评估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与18名教师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中,所有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生活压力大、教学和科研压力大、由于教学任务重导致的教学科研不能协调发展,以及在从事教学和科研时的迷茫、孤独和职业倦怠等“亚”健康的生活、职业状态。可见,我国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落实在教师教学行为上。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定量研究中有关当今天津地区高校英语课堂主要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高校教师职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维系与评估

在与18名教师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中,所有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生活压力大、教学和科研压力大、由于教学任务重导致的教学科研不能协调发展,以及在从事教学和科研时的迷茫、孤独和职业倦怠等“亚”健康的生活、职业状态。这进一步印证并阐释了问卷调查的相关结论,也呼应了其他研究者对天津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研究结论(吴彦璐等,2012)。

1.生活压力

首先,部分受访教师在受访过程中谈到他们承受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包括住房压力、经济压力以及照顾子女的压力等,这些压力均不同程度地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前所述(见第一章),教师的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发展,应基于满足教师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可想而知,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英语教师,由于房价高、物价高,而教师工资相对较低,其生活成本远比生活在其他地区的教师高。所以,有着较大生存压力的教师,为养家糊口,他们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去生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挤占了从事科研的时间。以下访谈记录代表了这一群体的生活压力:

我们生存压力还是蛮大的,我觉着。不得不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make our living(讨生活)。这可能不是所有老师面临的问题,但我是存在这个问题的,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子的问题,压力是特别大的。我们不得不匀出有限的时间,上课之外的时间再去做这个(挣钱),那么给科研剩的时间就更少了(教师P)。

虽然不是所有受访教师都有“买房”压力,但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为女性,所以她们教学之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子女,致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受到很大冲击:

教师E:我比较了解我自己,我觉着现在女教师有了孩子,还是挺有压力的。

访谈者:你指的是生活方面的压力吗?

教师E:对!比如说没有孩子之前,一周收一次作业,马上能够改完。你看现在(给笔者看她收的作业)收的作业,现在还没有改完呢。(生活)能够干扰教学和科研的,尤其是作业的事。

2.教学任务重

除了谈及生活压力外,几乎所有受访教师都谈到了教学负担重。在谈到教学时,所有受访教师都反映他们周学时量均在12学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5学时;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授课门类多,每天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备课、讲课和批改学生作业上。既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搞科研。一名刚刚工作的男性博士研究生所说的一段话,比较有代表性地描述了这一群体教师的教学现状:

其实对我来说,博士刚毕业就教好几门课,有难度,有压力,不知道怎么教。每天晚上我备课备到凌晨二、三点钟(笔者也注意到他红肿的右眼),连看电视的时间也没有,很累,很累……但问题是我没有时间坐下来搞科研呀!来了这么长时间了,对所学的专业没有进行进一步研究,一想起这个,就有愧于我的老师(博士生导师),但真的是没有时间,到现在一篇文章也没有写过。惭愧!(教师J)

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受访教师还谈到一种无形的教学压力来自网上生评教:“教学是有压力的,因为它还有一个评教呀,如果评教不好的话会影响晋升啊。”(教师M)尽管访谈中,受访教师反映:“10个人中8个有意见,因为(生评教)无法完全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好像就觉着人家评教低,讲课就不行,所以影响职称的评定。”(教师K)但是,由于生评教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直接挂钩,受访教师不得不想办法应对这种无形的压力。几乎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在生评教中能够受到学生广泛认可,也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积极配合,主动参加自己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等。

3.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但是,访谈中,所有教师均谈到面对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和个性鲜明的学生时,不是教师知识水平不够,感觉很难的地方是“怎么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K)、“怎么能够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怎么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D)、“怎么能够抓住学生的需要,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A)等一系列了解学生需求、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策略和方法。受访教师也均谈及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提高师生间交流的各种途径,但是教师反映效果不好:

比方说跟他们谈一谈呀,或者让他们写一些东西呀,可是都达不到。他不写,你跟他说他也不说。咱们的学生不都是这样吗,我觉得可以理解他们,也不说也不写,不记名的也不写。你问他有什么建议,是吧?他也没什么建议。(教师A)

像教师A反映的一样,其他受访教师,例如教师R,尽管他尝试各种方法与学生在课堂内外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精心备课,加上自己有多年国外学习经历,熟悉国外教学方式,但自己的教学,如同其他大部分同事的英语课堂一样,依然是:

课堂上就是老师在教,学生是在学,互动比较少,跟在国外教学氛围是不一样的。国外一般是交流式、讨论式、小组式的。中国就是我在说,你们就听着把它记下来,基本就是这样的。(教师R)

从与教师访谈中可知,受访教师的教学其实质仍然是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注重课本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学生主要是记忆语言知识,缺乏培养学生间和学生与教师间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的实践机会。可见,我国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落实在教师教学行为上。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定量研究中有关当今天津地区高校英语课堂主要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访谈中,有两位受访教师谈到了造成教师教学行为没有发生改变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反驳作用。首先,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考试指挥棒下,教学目标仍然是针对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

从我们学校来说,我觉得还是这个(教学现状):考考考,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教师Q)

而学生在以考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体制下,只注重如何获得更多语言知识,顺利通过考试,忽略了如何培养自我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上,当有教师试图组织学生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时,学生不能积极配合。下面一段话,代表了一些教师在积极尝试采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倡导的讨论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时,学生的消极反应。

现在部分学生,他们多多少少倾向于实用主义。我举一个例子吧,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他就说:“老师,你不要讲课文了,这个跟我们四六级考试没有什么关系的,你能不能直接给我们讲一些考试的技巧或者考试的诀窍,你告诉我之后呢,我按照你的方法就能轻而易举地过四级或者六级。”他们的这些想法,我感觉就是,课上组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对他们没什么用处,利用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组织讨论,还不如自己背单词或者看篇阅读理解,还不如这个效果好。(教师N)

除了四、六级考试制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外,大部分受访教师谈到教师没能转变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师教学仍然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换言之,教师在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学重心主要放在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上,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不愿意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一名受访教师如是阐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关键是我们的授课内容并不能百分之百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学生要是觉得没有意思,就不愿意听。所以今后我们教学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放在如何去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这比简单地(教学生)多背几个单词、多记几个句型,收获要多。(教师N)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定量研究结论中,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受访教师直接或者间接谈到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他们欠缺或者没有时间学习教师所需要的完善的教师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本体知识、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以及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方法体系等。

在访谈中,有的受访教师谈到,由于他们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或翻译,缺乏高校英语教师应有的目的语国家文化或者文学等英语学科专业知识,在讲授课文时,不能对课文内容进行延展。

作为老师,比如说文学或者文化方面,我觉得尤其是文学吧,还是挺弱的。(教师H)

感觉文学上的功底欠缺,我觉着这方面是需要补充的。对自己来说,欠缺的东西很多,尤其在这一方面比较杂乱吧,不是太强,比较薄弱一点。(教师M)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受访教师谈到了他们欠缺心理学知识、因材施教知识,以及课堂管理策略等教育学本体知识。

高校老师可能还是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尤其是跟今天的大学生打交道,因为我们的年龄跟大一或者大四的孩子还是有差距的,会发现,老师认为应该特别认真的地方他不认真,你不知道你上课应该怎么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D)

所以还是要了解学生。我觉得现在对我来讲感觉比较难的一点,就是怎么能够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A)

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也都谈到他们欠缺足够的英语教学法知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等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受访教师反映,由于缺乏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在教学中只能凭借个人教学经验,或按照课本和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文知识,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

从本科毕业到现在,这么多年搞教学,也不知道外边到底是什么,外语教学、英语教学法、国际国内现在都什么情况,我们其实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拿一本教材,拿一本参考书,根据自己的认识教大学英语,这些方面明显显得不够。(教师I)

我觉得我最需要去观摩一些特别好的学校,也就是这些学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G)

访谈中,教师们除了谈及缺乏以上教师知识体系外,还谈到了他们欠缺严谨、科学从事科研的研究方法体系,即使教学中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想法、好的教学体会,也无法将其个体感性知识通过实证研究手段进行验证,从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知识,被同行或者学界所接纳。

实际上有的时候会有好的点子,但一旦动笔来写的话,就会发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般自己知道的都是一些经验之谈,但是你把这些经验之谈写在纸上的话,你会发现它没有、也不具备学术价值,那么就不太符合现在发表科研论文的规范,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一些数学分析,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学习空间的。(教师N)

受访教师反映,之所以这样,是由于科研方法体系对他们来讲不是很系统,或者对某些受访教师来讲很欠缺。

从以上访谈实录可以看出,尽管以考试为导向的外部环境对教师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影响,但是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教师未能完全改变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师欠缺完善的教师知识体系,特别是教师缺乏教育学本体知识和英语教学法体系。尽管有的教师教龄很长,学历很高,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定量研究中有关高校英语教师对以上相关理论知识重视不够的研究结论。(www.xing528.com)

也正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尽管非常努力,但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不佳。一方面教师感到非常累,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愿意学。在访谈中,受访教师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迷茫、困惑、无奈,甚至有很强的教学挫败感。

我感觉到自己驾驭不了(课堂),作为一个老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你说一直在学英语,包括我在大学英语教学这么多年,希望学生接纳我、喜欢我、欣赏我,那现在学生如果平淡如水一样,我就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我上课学生不听,人家没人听呀。(教师I)

综上,受访教师的教学现状是:由于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主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再加上教师忽略学习或者欠缺合理的教师知识体系,所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仍然是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这种教学模式又不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所以教师在从事繁重的教学任务时身心疲惫。不仅教学任务重导致教师身体疲倦,而且由于网上生评教和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感到困惑、无奈,产生焦虑情绪,有浓重的教学挫败感。

4.科研时间不足且压力大

访谈中,除了谈到生活压力大、教学负担重以外,几乎所有受访教师,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教师(如教师A、教师B、教师G、教师H、教师J、教师K、教师M、教师N、教师P等),均谈到由于生活压力大,特别是教学任务重,平时授课压力大,每周课时多,且排课比较零散等原因,几乎没有时间搞科研,访谈中教师B的一段话具有普遍代表性:

要搞科研,就觉得时间不够,因为像我本人,一个学期我上6门课(每周25节)。(教师B)

由于分配给科研的时间很少,所以造成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失衡。访谈中教师反映,由于没有时间继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而感到着急(如教师L、教师O)、无奈(如教师B、教师G、教师P)和内疚(如教师J、教师C)。个别教师为了享受生活(如教师N),但大部分教师为了保住自己赖以生存的教师岗位,在三年聘期考核制度下,作出了违背内心意愿的选择。例如,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教师选择了科研和教学比为0∶10。即使他们不选择0∶10,而选择1∶9[2],愿意从事一部分科研的话,实际上,他们的课时丝毫未减,仍然没有时间从事科研,所以大部分教师干脆放弃科研。

大英(非英语专业教学)那边我选0∶10。我干嘛逼着自己去写,还得花钱找地儿去发,我就选0∶10。我就多上三十多节课,干嘛写文章呢,搞得那么痛苦。(教师H)

如果我选择1∶9的话,我面临双重(压力),上课时间已经投入得这么多,然后我还得有科研呢。在这种权衡之下,我就选择了0∶10……因为给我们的课时量这么大,反正选了什么我都上这么多课。那我只能暂时抛弃了科研。(教师M)

尽管如此,由于各高校在重科研的整体环境下,再加上重奖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请高层次课题教师的激励机制(王寰安,2008),尤其是在教师晋升职称时,主要考量的是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所以,这些选择了0∶10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反映他们有较大的科研压力。换言之,他们选择0∶10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因为这是一个总体的环境,我觉得评职称是一个因素,还有激励机制、晋升等,你说我不在乎,那肯定是假的。所以大家评职称,而一个硬性的条件是不搞科研?也是不行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有的虽然说没搞,其实下来也在搞,压力挺大的。(教师H)

相对受访的非英语专业教师而言,受访的英语专业教师科研压力更大。因为他们反映,不像非英语专业教师那样,在三年聘期的考核制度下有选择放弃从事科研的自由。而他们必须要在教学之余从事一定数量的科研工作,否则聘期考核不合格会面临被解聘的职业危险。所以他们的科研压力很大。

在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以及重视科研的高校大环境中,所有受访教师都反映,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他们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不得不从事一些科研,如发表论文和申报课题立项。几乎所有受访教师在从事科研过程中,除了缺乏时间,还缺乏学术资源(教师C、教师J),缺乏校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教师C、教师E、教师F、教师N、教师O、教师R),缺乏学术带头人的引领,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知识等。

我一直很迷茫,因为我不知道从哪个科研切入点出发能够比较适合自己,而且能够把我研究生阶段研究的这个方向深入下去,而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我觉得能够最好地促进职业发展,就是多尝试一下。(教师O)

我也希望我的科研工作能早一点儿入门,如果有老师能够指点,就是更有经验的老师指点一下的话,我也愿意尝试,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尝试过,到底我能不能做,其实我是不知道的。(教师R)

综合以上因素,受访教师普遍反映,他们的整体科研能力差,教学和科研挫败感很强,下面的一段话表达了这一群体教师的心声:

我觉得这八年是我人生之中最停滞不前的八年,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会(教学科研)相长,回顾我大学这四年,我拿到了本科学历,而且考上研究生了,很有成就感。我读了三年研究生,毕业论文是优秀论文,拿到了硕士学位,想想,我就有成就感。但是这八年呢?(教师O)

5.缺乏平等、分享、交流的外部环境

早在很多年以前,美国学者利伯曼和米勒(Lieberman & Miller,1991)就曾说过,尽管众多教师在狭小的空间和紧凑的时间里从事着高度相似的教学,但实际上各自的教学是孤立的,形成了长久以来教师文化中的孤立与封闭,这乃是教学的最大悲剧。这样的悲剧依然发生在今天的受访教师身上。尽管他们在共同的学校、共同的校园、相邻的教室,讲授着相同的课本内容,面临着相同年龄层次和英语水平的学生,但大家是各自关起教室门来,孤独地面对各自教学班级的学生,从事着孤独的教学;当回到家里,他们又关起书房门,孤立地从事着自己的科研,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下面受访教师描述了教学和科研孤军奋斗的状态:

我觉着大家各忙各的。平时有一些交流,比如几个老师聚在一起探讨,但是大家对教学和学术沟通还是很少。(教师E)

目前各高校,包括受访教师学校都有些教研室或学术团体性质的组织,但教师反映这些组织基本上处理一些“事务性的东西多些,而有关学术交流方面的极少”(教师C)。即使有些交流,由于缺乏平等、民主分享的外部交流环境,大家也很少把自己真正的思想说出来,对教师的实质性帮助不大。正如一名受访教师描述的学院或者教研室举办的类似的教研活动:

我觉得(对教师)实质性的(帮助)不是特别大,但是我觉得学院也不太好完成这一点。因为组织大家来讨论,大家讨论的时候愿不愿意说出来?而确实把自己上课时的特点、精华的地方说出来的老师,好像我还没有听到过。当然有的偶尔说,但不是特别多,这样子的。(教师M)

究其原因,受访教师反映,除了教师的性格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孤独的教师文化,以及教研室或者学术团体缺乏民主、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当受访教师谈到彼此间交流时,渴望有更加宽松的学术氛围:

教师C:还有就是要有宽松的学术氛围。

访谈者:你指的宽松的学术氛围是什么?

教师C:(沉默、犹豫)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方向,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

访谈者:您觉得现在学术氛围……?

教师C:我觉得相对宽松。

访谈者:你想要更宽松的吗?

教师C:对!就是有些时候有些民主集中的那种感觉(苦笑)。

所以,几乎所有受访教师渴望在自己孤独地从事教学或科研时,有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的支撑,有一个真正合作交流的教学、科研团队,有真正的归属感。其中,一名受访教师形象地将自己比喻成一名在战场上孤军奋战的战士,但是至今也没有找到敌人,以此来说明她从事科研过程中的孤独、无助,至今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切入点。

如果有科研的氛围,就可以摆脱一个人战斗的这个局面。其实战斗也没有打响,只是我现在一个人呆在战场上而已,连敌人都没找到,这就是我目前的基本状况。(教师R)

类似以上的访谈实录,强烈地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受访教师希望有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去分享各自的思想和教学科研经验,正如一名受访教师提出的建议一样:

老师每上完一门课,我觉得自己可以写一份这学期教学心得,比方我哪一方面做得不好,学生对这门课的反馈,等等。我觉得这些作为一个档案,如果能够留存下来的话,那么它又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其他老师未必看,但以后谁来上这门课,那么这个老师如果自己有兴趣,就可以翻看前面这位老师的档案,补充自己……这个档案应该共享,比方说建一个公邮,把它放在公邮里面,然后大家都能去看,这样既能节省资源,又有利于大家(思想、经验)交流与共享。(教师D)

综上,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包括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环境下,各高校为了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实施了网上评教以及三年聘期制度改革(王寰安,2008;刘朋等,2011)。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教师素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职业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受访高校英语教师普遍反映:他们一方面要应对来自生活的压力,要生存;另一方面,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需要挤时间从事科研,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应对每隔三年的教师聘期考核和晋升职称等,面临着巨大的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的压力。而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他们有着强烈的职业孤独感、焦虑和挫败感。简言之,这一群体教师有着“亚健康”的生活和职业状态。

除此之外,尽管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但是访谈数据表明,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实践。造成当前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教师忽视或欠缺完善的教师知识体系;在科研层面,访谈数据表明,由于教师缺乏充足的时间、科学的研究方法、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宽松的学术氛围,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这些研究结论也和其他学者描述的我国其他地区的教师情况相一致(如:周燕,2005;曾小珊,2013;汪晓莉、韩江洪,2010;刘润清、戴曼纯,2003;王雪松、杨阳,2009)。所以,这一群体教师在当今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环境中,从教师发展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视角看,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均需要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