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与蘧伯玉:卫国友情

孔子与蘧伯玉:卫国友情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居无定所,在郑国人被认为“累累若丧家之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蘧伯玉为孔子及其弟子提供住处。一年后,孔子从陈迁蔡,从蔡之楚国之叶,自叶返蔡。次年,孔子回到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陈两次共四年,在蔡三年,有七年在卫国。孔子在卫国,基本上住在蘧伯玉家中,与蘧伯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孔子与蘧伯玉:卫国友情

孔子与蘧伯玉深厚友情,是孔子在鲁国被排挤,出外周游列国十四年中结下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先祖弗父何是宋国人(今河南省夏邑县),弗父何之后,有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睾夷、防叔。至防叔时,避难奔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梁纥生仲尼。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只是一个陬邑(相当于一个镇或乡的地方机构)宰,属于低级官吏。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索隐》云:“若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为七十三,若襄二十二年生则孔子年七十二。经传生年不定,使夫子寿数不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孔子无论是鲁襄公二十一年生,或者鲁襄公二十二年生,鲁襄公十四年(前559)时,孔子尚未出生。是时,蘧伯玉已经辅助卫国国君,在卫国政坛上活动。蘧伯玉此时最少20多岁,或者30岁左右,当长孔子20至30岁,比孔子高出一辈。

孔子3岁时,其父去世,家道中落。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但是孔子勤学好问,“子入太庙每事问”,故能成为中国有名的政治家、学者和儒家文化的奠基人。

孔子一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主张以仁礼治国。是时,鲁国正是权臣“三桓”擅政时期。孔子为维护国君的绝对权威,欲削弱“三桓”的势力,毁掉“三桓”的都城,即“堕三都”,结果“三桓”势力太大,孔子“堕三都”失败。公元前497年,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携其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居无定所,在郑国人被认为“累累若丧家之狗”。但是每当在周游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就会回到卫国,卫国宛若孔子周游列国的“基地”。孔子之所以对卫国情有独钟,原因有三:首先孔子的弟子,如子夏、子贡、檀弓、琴牢、句井疆、惠叔兰皆是卫国人,而且“弟子多仕于卫”。另外,卫灵公对孔子很好,愿意为孔子及其弟子提供俸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蘧伯玉为孔子及其弟子提供住处。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仅在卫国居住就有七年左右。孔子每当遇到问题或遭到袭击,不能行走时,就回到卫国。孔子先后曾五次入卫国:(www.xing528.com)

1.孔子离鲁,首先到卫国,这是孔子第一次入卫。在卫国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谗言孔子,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但是途经匡地时,遇到匡人的袭击。

2.孔子“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是孔子第二次入卫。这里的“主”,当为“住”。孔子在卫国基本上是住蘧伯玉家。在卫国,卫灵公与南子乘车,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从市中穿行。孔子认为这是招摇过市,于是在卫国月余,就离开卫国,经曹、过宋、过郑、至陈,居陈三年。后吴国伐陈,陈国有战事。

3.孔子又回到卫国,此为第三次入卫。在卫国,孔子也不被任用。孔子又离开卫国,到晋国去。但是中听说赵简子杀窦犨鸣犊,认为这是竭泽涸渔、覆巢毁卵,于是孔子打消去晋国的念头。

4.孔子又返回卫国,第四次入卫。“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这年夏天,卫灵公死,其孙輙立,是为卫出公。一年后,孔子从陈迁蔡,从蔡之楚国之叶,自叶返蔡。孔子在蔡国三年,曾困于陈蔡之间。曾派子贡至楚,见楚昭王。楚昭王愿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阻止。楚昭王卒。

5.因楚昭王卒,孔子失去被楚国任用的机会,于是“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是为第五次入卫。次年,孔子回到鲁国。“孔子归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陈两次共四年,在蔡三年,有七年在卫国。孔子在卫国,基本上住在蘧伯玉家中,与蘧伯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