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论玉与许慎《说文解字》:君子喜欢玉的温润仁

孔子论玉与许慎《说文解字》:君子喜欢玉的温润仁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曲阜孔子墓地孔子论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许慎论玉”出自《说文解字》。

孔子论玉与许慎《说文解字》:君子喜欢玉的温润仁

山东曲阜孔子墓地

孔子论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许慎论玉:“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论玉”出自《礼记·聘义》。

许慎(约58—约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曾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其所著《说文解字》,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许慎论玉”出自《说文解字》。(www.xing528.com)

【译文】

孔子论玉:从前君子把德行和玉相配比。玉的温润而光泽,就是仁;玉的致密坚实,就是智;玉的棱角方正而不伤人,就是义;玉的沉重欲坠,就是礼;玉的敲击,声音清越悠长,终了戛然而止,就是乐;玉的斑点掩盖不了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不掩盖玉的斑点,就是忠;玉的色彩四溢,就是信;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玉的精神体现在山川,就是地;玉制的圭璋用于礼仪,就是德;天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就是道。《诗经》中说:“想念那位君子,就是德,他的温柔如玉。”所以君子把玉看得很贵重。

许慎论玉:玉石的美丽含有五种品德:玉的颜色、质地光泽温润柔和,有如君子仁德的表现;表里如一,毫不虚假,有如君子义德的表现;敲击时声音舒扬悦耳,传播到远方,有如君子智德的表现;宁碎断而不弯曲,有如君子勇德的表现;切磨的棱角方正而不伤人,有如君子洁德的表现。

1.诵读积累。

2.归纳一下,古人赋予玉石哪些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