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印发、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等3个文件,明确2003年至2007年广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相关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上述文件的贯彻实施,有效加快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

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印发、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等3个文件,明确2003年至2007年广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相关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上述文件的贯彻实施,有效加快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针对广西边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群众住地高度分散、小学生上学路途远且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制定2004年至2006年加快发展寄宿制民族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发展目标,决定补充调整12个民族自治县的寄宿制民族班,增设西林、凌云、资源、东兴、宁明、凭祥、大新、靖西、那坡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作为享受民族自治县寄宿制民族班待遇县;增设边境县(市)、国定贫困县寄宿制民族初中班、高中班,增设崇左南宁柳州防城港地级市高中和广西民族高中、广西民族学院附中的民族高中班;增设26个民族乡寄宿制民族初中班。通过调整寄宿制民族班的布局,确定规划投资额度及资金来源,基本实现寄宿制民族班对全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边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2004年,百色高中少数民族班的壮、瑶、苗、彝、仫佬族学生合影(www.xing528.com)

2007年,举办广西第二届苗文培训班。图为开班典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