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宾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蓬勃发展

兴宾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蓬勃发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区以来,兴宾区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3.9∶44.5∶21.6优化为2018年的20.6∶35.3∶44.1。兴宾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兴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将总分馆制建设项目纳入2017年政府性投资计划,落实了建设经费,选取蒙村镇、石牙镇、凤凰镇、河西街道等开展总分馆制试点建设。

兴宾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蓬勃发展

兴宾区主要居住壮、汉、瑶、苗、水、侗、仫佬等民族。2018年,兴宾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6个乡,分别是城北街道、城东街道、河西街道、来华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大湾镇、蒙村镇、寺山镇、良江镇、桥巩镇、迁江镇、小平阳镇、平阳镇、石陵镇;三五镇、石牙镇、陶邓镇、良塘乡、七洞乡、正龙乡、高安乡、南泗乡、五山乡。其中革命老区乡镇16个,占兴宾区乡镇总数80%。

2018年末,兴宾人口114.14万,其中革命老区人口77万余人。

兴宾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处于珠三角经济圈,毗邻桂林、柳州南宁三大机场,交通便利。地处西南、华中各省与华南沿海联结部的兴宾区,有湘桂铁路、柳南城际铁路、桂海高速公路、209国道、322国道和红水河及横贯6县、市的二级公路纵横交通干线网,是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出海通道的有机整体,还是水陆联运,通江达海,连接西南、华南、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40多年,兴宾区立足于把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适时制订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对策和措施,推进经济发展实现速度、效益和质量同步并举的目标,顺利完成了第一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任务,正在加紧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全区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2年,兴宾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0.05亿元,经过不断推动发展,2006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10年突破200亿元大关,2018年突破300亿元,经济总量达到2002年建区时的5.4倍,年均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261元,提高到2018年的33146元,约提高了5.3倍,年均增长8.8%。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建区以来,兴宾区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3.9∶44.5∶21.6优化为2018年的20.6∶35.3∶44.1。产业结构总基调由原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调整为第三产业引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7.96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87.17亿元,约提高了10.95倍,年均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6945元,提高到2018年的33576元,约提高了4.8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1966元,提高到2018年的12370元,约提高了6.3倍,年均增长12.2%。兴宾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2011年,兴宾区被列入自治区25个广西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市、区)之一,也是来宾市唯一的培育发展经济强县。

兴宾城区维林大道(兴宾区新闻中心供图)(www.xing528.com)

兴宾区坚持以“政府主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创新机制”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实现了90%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覆盖,并向自然村屯拓展延伸,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2年以来,兴宾区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投入文化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政府投入资金达4000多万元,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4000多万元。2016年,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兴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将总分馆制建设项目纳入2017年政府性投资计划,落实了建设经费,选取蒙村镇、石牙镇、凤凰镇、河西街道等开展总分馆制试点建设。2018年起,全面铺开总分馆建设,建成以兴宾区文化馆、兴宾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服务点,形成“人员互通、设施成网、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总分馆服务体系。

来宾模式的“三求”文化工程(兴宾区老促会供图)

兴宾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创建5个自治区级、12个市级“宜居乡村”示范村。电子产业园正式开园,建成乡村电商网点200多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