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黑子与光斑的关系

太阳黑子与光斑的关系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27太阳黑子和光斑8.6.1.1太阳黑子我国古代用肉眼就看到了太阳表面的大黑子,有世界最早的黑子记载。继之,后随黑子和前导黑子先后逐渐消失。少数黑子的磁场达4000 Gs。1849年始有黑子数连续的月均值和年均值。图8-31太阳黑子数的月均值变化从物理意义上说,黑子面积数是更好的指数。太阳黑子活动是否有更长的周期。1843年,斯玻勒首先发现1645—1715年几乎没有黑子记录,

太阳黑子与光斑的关系

望远镜太阳放大像在投影屏上,常看到太阳像上有暗黑斑点,称为黑子;有时还看到亮的斑块,称为光斑(见图8-27)。

图8-27 太阳黑子和光斑

8.6.1.1 太阳黑子

我国古代用肉眼就看到了太阳表面的大黑子,有世界最早的黑子记载。例如,《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即黑子),大如钱,居日中央”。18世纪中叶以来,开展了黑子的常规观测,现代太阳仪器可以观测黑子的精细结构、亮度分布、光谱以及温度、速度、磁场等特性。

黑子的温度为3000~4500 K,低于其周围物质温度(约5780 K),因而呈现为日面暗斑。黑子的大小不一,从几千千米到16万千米。大黑子有复杂结构,由中央很黑的本影和外面较暗的半影构成(见图8-28)。半影含有很多亮条纹,其间夹有暗纤维,有些呈径向纤维结构,有的呈旋涡结构。半影的平均亮度为光球的75%,而亮纹和暗纹各为95%和60%。本影还有本影(亮)点、亮桥、本影闪耀等活动现象。

图8-28 黑子的形态结构

黑子从出现到消失,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演变。黑子初现时是小黑点,逐步发展为两个大黑子,西边的为前导黑子,东边的为后随黑子,两者的磁场极性相反,其间又有一些小黑子,它们组成一个黑子群(见图8-29)。继之,后随黑子和前导黑子先后逐渐消失。

图8-29 黑子群的演变

有的小黑子只存在3 h,多数黑子的寿命小于11 d,而大黑子的寿命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统计得出,黑子群的寿命大致与它的极大面积成正比。

每个黑子都有很强的单极磁场,面积大的黑子有更强磁场。少数黑子的磁场达4000 Gs。黑子出现之初和消失之前,磁场变化较大,而中间期磁场变化不大。一个黑子内的磁场强度在中心最大,随远离中心向外减小。

太阳与日球观测台(SOHO)的多普勒摄像仪可测定黑子周围及其下面的声速,因而得到气体的温度和运动,作出黑子内及其下面的物质环流三维图(见图8-30)。黑子是强磁场区约束太阳的离子气体,阻断下面的对流向上加热表面,因此,黑子内的气体有机会冷却而变成暗黑。黑子好比排水渠,以4000 km/h的速率抽取周围物质,导入太阳表面之下。当气体冷却时,就变密而下沉。物质内流力使磁力线保持在一起而扩展开。同时,下面继续对流,但深处热气体不能上升而破坏上面冷的(黑子)磁区,只能从下面挤压黑子,向外侧扩展。

图8-30 太阳黑子物质环流三维图(彩图见附图B)

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施瓦贝(Heinrich Schwabe)发现黑子的消长约有10年的重复性。为统计研究黑子活动规律,1848年瑞士天文学家兼数学家鲁道夫·沃尔夫(Rudolf Wolf)首先提出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或沃尔夫数):

式中,g为日面黑子群的数目,f为个别黑子的总数,K为换算因子。现在综合世界各天文台资料而得出每天的国际黑子相对数Ri。1849年始有黑子数连续的月均值和年均值。

沃尔夫利用历史上望远镜观测积累的资料,发现黑子相对数的年均值约有平均11.1年的周期变化。图8-31给出黑子相对数月均值的变化,可以看出,黑子数有一系列极大年(峰年)和极小年(谷年),近似有平均11年的周期变化,但连续两个极大(或极小)的时间间隔却有短于9年的,也有长于13年的,而且各个极大值也不同。(www.xing528.com)

图8-31 太阳黑子数的月均值变化

物理意义上说,黑子面积数是更好的指数。黑子面积数分为两种:圆面积(视面积)数A和半球面积数C。圆面积数A是日面黑子的总面积以日面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值。半球面积数C是日面黑子的总面积(加投影改正归算到日面中心)以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值。每天的黑子面积数与黑子相对数R没什么明显关系,但年均值大致有如下关系:

1874年才开始有黑子面积数的连续资料。美国的SGD(Solar-Geophysical Data)和我国国家天文台主办的期刊《太阳地球物理资料》经常公布黑子相对数和面积数等资料(见图8-32)。

图8-32 黑子面积月均值的变化(图中数字是活动周编号)

早在1858年,卡林顿就发现黑子的日面纬度分布变化很有规律。德国人古斯塔夫·斯玻勒(Gustav Spörer)于1860年进一步确定了黑子的日面纬度分布规律:黑子很少出现在赤道两旁纬度±8°的区域内和纬度±45°以上区域;在每个黑子周开始时,黑子一般出现在纬度±30°附近,数月后黑子逐渐增多,出现的平均纬度随时间而减小,末期黑子数减少且在纬度±8°消亡,新的黑子又在纬度±30°出现,如此周而复始的黑子分布规律称为斯玻勒定律(Spörer's law)。黑子群的纬度-时间分布形似一队蝴蝶,因而称为蝴蝶图(见图8-33)。许多专家对蝴蝶图的含义进行了研究,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图8-33 黑子的日面纬度分布“蝴蝶图”

为了便于记录黑子活动的变化过程,国际上规定给每个活动周(从极小年起算)编号,以1755年开始的为第一(活动)周,以后顺序编号,现在处于第24周。每个活动周都有相似特点:上升期较短、较陡;而下降期较长、较平缓。一些学者用数学方法来分析黑子数均值的时间序列,试图找出其规律的表达式,并进而推算预报未来的黑子数,但很难逐一准确应验。

黑子常成对出现,而且前导和后随黑子的磁场极性却相反,称为双极群。海耳首先发现,在同一黑子活动周内,例如第14周,太阳北半球的前导黑子总是S极、后随黑子总是N极;而南半球则相反,前导黑子总是N极、后随黑子总是S极;到下个活动周,黑子极性则相反。从磁场极性分布特征来说,黑子活动有22年(磁)周期。

太阳黑子活动是否有更长的周期。有些学者从日地关系来考证黑子活动的长周期性,如,G.F.威廉斯(G.F.Williams)从澳大利亚冰期变化得到11年、22年、145年、290年周期和弱的90年周期。最近的一种理论声称,在太阳的核心有磁不稳定性引起周期的41000年或100000年的波动。这些可以更好地解释米兰科维奇循环(Milankovitch cycles)的冰河时代。

1843年,斯玻勒首先发现1645—1715年几乎没有黑子记录,1894年英格兰天文学家E.W.蒙德(Edward Walter Maunder)把这一时期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1922年他又以极光记录少来佐证极小期(见图8-34)。1976年J.A.艾迪(J.A.Addy)综合极光和黑子记录及树木年轮中放射性14C含量和日冕观测记录,认为1645—1715年太阳活动很弱,称为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但包括我国一些学者对于是否存在蒙德极小期提出异议。

图8-34 黑子数的长期变化

8.6.1.2 光斑

用白光或连续光谱观测日面时,在边缘部分[主要在(0.6~1)R区域]见到亮些的不规则斑块——光斑。光斑常伴随黑子,它们彼此密切联系。光斑比黑子先出现几小时或几天,聚集成两部分,具有类似黑子群的偶极特性,寿命比黑子长(平均寿命为15天,长的可达2.7个月),也有约11年的活动周期。光斑的纬度分布也与黑子类似,但比黑子分布带宽些。此外还有分布在纬度70°以上的极区光斑,其出现与黑子没有明显关系。日面中心区很少见到光斑亮于光球背景,而在边缘区域的光斑则亮5%~10%;用谱线观测时,反衬增大,易观测到日面中心区的光斑。

光斑温度比光球高些(约高几百开)。光斑也有精细结构,由纤维和米粒组成。与黑子有关的光斑主要由亮纤维构成,纤维宽为7″~15″,长为70″,它们大约垂直于赤道;极区光斑由米粒组成,寿命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