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车轮发展历程

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车轮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9年,苏格兰人R.W.汤姆逊收到了有关橡胶织物和皮革的弹性充气轮胎的英国专利号。固特异在1839年成功地进行了橡胶的硫化试验,这是一个重大发明。充气轮胎的发展绝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地达到目前的水平。它是不断反复、不断在硫化、强度、承载体、轮胎结构、断面比等各种影响因素之间调整的结果。图7.3-1 从1909~2006年轮胎高/宽断面比的演变轮胎走到今天这一路程的决定性一步是采用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不断成为乘用车的标准轮胎。

汽车工程手册:德国版-车轮发展历程

1849年,苏格兰人R.W.汤姆逊(Robert Willian Thomson)收到了有关橡胶织物和皮革弹性充气轮胎英国专利号。他远远地超过同时代人的才华。专利包括像作为防滑的花纹槽的延伸内容,还包括被忘却的轨道车辆。

1888年,J.B.邓禄普(John Boyd Dunlop)第二次发明了空气轮胎,因为他只收到苏格兰专利登记(预公告)。在此期间,自行车经历了迅猛发展。受振动筛上装铁箍的启发,Draisine在使用全橡胶轮胎和中空轮胎基础上引入了空气轮胎。这是降低自行车滚动阻力、提高舒适性的关键一步,根据自行车轮胎“充气”的经验,轮胎生产厂家不断开发出有更高要求的汽车轮胎,汽车生产厂家通过自己的试验向汽车前辈的怀疑者表明充气轮胎的很多优点。

不能不提及的,无论是邓禄普还是汤姆逊,在他们的发明中受到了美国化学家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的启发。固特异在1839年成功地进行了橡胶的硫化试验,这是一个重大发明。

充气轮胎的发展绝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地达到目前的水平。它是不断反复、不断在硫化、强度、承载体、轮胎结构、断面比(高/宽比,图7.3-1)等各种影响因素之间调整的结果。(www.xing528.com)

978-7-111-36752-9-Chapter07-91.jpg

图7.3-1 从1909~2006年轮胎高/宽断面比的演变

轮胎走到今天这一路程的决定性一步是采用子午线轮胎。其优点是寿命长、滚动阻力小和行驶性能好。子午线轮胎不断成为乘用车的标准轮胎。商用车轮胎也会很快赶上来。在工业化国家几乎不再用斜交轮胎,所以这里不再讨论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