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方文化交流:曾经热议的易卜生和萧伯纳与宋庆龄的历史性会面

中西方文化交流:曾经热议的易卜生和萧伯纳与宋庆龄的历史性会面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经是话题中心的易卜生现在不提起了,曾经是热议焦点的萧伯纳现在也被淡忘了。宋庆龄在杨杏佛等人的陪同下,于早晨6时45分登上英国皇后轮后,萧伯纳即邀请宋庆龄共进早餐。此年萧伯纳已经77岁,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与宋庆龄谈笑甚欢。这次历史性的会面,成为著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事件。

中西方文化交流:曾经热议的易卜生和萧伯纳与宋庆龄的历史性会面

中国话剧从发轫至今,已有100年了。检点中国话剧发展史,有受莎士比亚莫里哀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布莱希特等影响的,却很少有萧伯纳的投影。这是令人疑惑不解的。

萧伯纳在20世纪20年代就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有“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他的中国之行,也曾引起轰动,鲁迅文化名流为之揄扬,他的私淑弟子黄佐临早已成了中国剧坛祭酒。然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萧氏总是以幽默讽刺滑稽家的形象站立着,关于他的轶事也特别多,大剧作家的名声反而不彰。这是他的悲剧。他的剧作很少被翻译、被搬上舞台。我推想,这只能说是他机缘不凑巧,或者说有点“不合时宜”。

当年萧伯纳是以“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事实上,他却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有力的推动者,是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的继武者。他公开声言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敢于触及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揭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这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不被当局“欣赏”的(参见鲁迅关于萧的论述);从另一方面说,风起云涌的中国的民族救亡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恐怕也使得中国文化界无暇或无心他顾,他们好像愿意更直接地切入现实社会中。新政权建立后,文化政策渐趋保守,像萧伯纳这样的作家被边缘化是必然的,因为他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一个社会主义者”。自然,那时还有更多的西方作家是在批判之列。

可是,作为文学大师,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曾经是话题中心的易卜生现在不提起了,曾经是热议焦点的萧伯纳现在也被淡忘了。是不是“娜拉”的问题解决了呢?是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矛盾消失了呢?谁敢说“是”!因此,我们还不能忘了萧伯纳。

关键词:萧伯纳在上海(www.xing528.com)

相关背景:1933年2月17日晨6时,萧伯纳夫妇一行由香港驶抵吴淞口。

宋庆龄在杨杏佛等人的陪同下,于早晨6时45分登上英国皇后轮后,萧伯纳即邀请宋庆龄共进早餐。此年萧伯纳已经77岁,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与宋庆龄谈笑甚欢。但因为夫人身体欠佳,萧伯纳本来不想再登岸了,所以推辞道:“除了你们,我在上海什么人也不想见,什么东西也不想看。现在已经见到你们了,我为什么还要上岸呢?”宋庆龄笑答道:“上海是有不值得见的人、不值得看的东西,您尽可不见不看。但您既是环游世界,到上海而不下船不上岸,这能算您到过上海吗?现在我请您到我的家里做客,一是尽我地主之谊,二也是成就您真正环游世界的宏愿。”萧伯纳既感叹于宋庆龄的热情,也惊讶于宋庆龄的口才,不忍拒绝,于是转乘宋庆龄女士等迎迓之海关小轮,在杨树浦蓝路码头登陆。

其间,萧伯纳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林语堂、杨杏佛、梅兰芳、伊罗生、史沫特莱、邵洵美等上海名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这次历史性的会面,成为著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事件。

上海各界掀起了一股“萧伯纳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