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士CH17凯泽户克缆车站:多元文化建筑

瑞士CH17凯泽户克缆车站:多元文化建筑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达1900米的落差让凯泽户克山顶有如阿尔卑斯之巅。CH17图1 缆车站与山体关系CH17图2 扩展的平台形成巨大悬挑旧缆车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耐久的混凝土和镀锌钢结构建造。CH17图3 到达入口的双层高空间但是在室内装修部分,人们能感受到一种瑞士特有的细腻与情调。CH17注4:该建筑尽量将材料分包给当地生产商,同时尽量用缆车运输建材,只在逼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直升机吊装。

瑞士CH17凯泽户克缆车站:多元文化建筑

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缆车始发站:Frühweid 1062-1361,9657 AltSt.Johann

缆车站坐标:47.155141,9.312759

年代:2013—2015

凯泽户克位于莱茵河左岸,瑞士一侧的阿尔卑斯山中。连续的七座山峰隔开了北侧的森蒂斯山(Santis)以及南侧的瓦伦湖(Walensee)。高达1900米的落差让凯泽户克山顶有如阿尔卑斯之巅。该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是滑雪目的地,但近年来不断衰落。作为该地区旅游业振兴的重要措施,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缆车站是一系列投资开发中最先行的部分。

CH17图1 缆车站与山体关系

CH17图2 扩展的平台形成巨大悬挑

旧缆车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耐久的混凝土和镀锌钢结构建造。建筑师保留了必要的缆车结构,在南侧加建了水平体量饭店,并用一个巨大的屋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该建筑在具体做法上极力展示建筑的力度感(注1)。水平平台悬挑出基座十米有余,以漂浮的姿态坐落于山坡之上。长达十余米的斜撑直接支撑屋顶,维持了屋顶完整体的几何形态。这座建筑中罕有构图(Composition)手法,一切设计意图都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

CH17图3 到达入口的双层高空间(www.xing528.com)

但是在室内装修部分,人们能感受到一种瑞士特有的细腻与情调。无论是从屋顶悬吊而下的火炉、房间北面的凹室、房间南面的暖气、东西两侧的窗帘隔断,还是室外阳台尽端的小窗。一切都经过细心设计和精致加工,毫无粗粝之气。

在整个项目中,建筑师对于乡土现代性的平衡令人称道。首先,建筑师对木技术的使用充分尊重工业生产规律,并未刻意展示传统形式(注2)。其次,纵使瑞士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木材找形和成形技术,建筑师也并未在形态上做过多精细化的修饰,更未主打非线性的形式语言(注3)。最后,虽然该建筑在建造和材料分包上充分考虑了社会性和可持续性(注4),但是这一切仍然隐藏在设计背后,并未作为卖点炒作。从这一系列具体做法中,人们或许能够体会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有多少思考,真实的项目最需要的是落地。

CH17图4 兼具力量感和温馨气氛的室内

CH17注1:这种力度感不仅仅是设计审美,更因为实际的使用要求。在这样的山顶,屋顶设计荷载高达8kN/m2,是正常荷载的3~5倍。但对悬挑的处理则更多处于建筑师的设计思考。

CH17注2:无论是丹下建三、安藤忠雄还是王澍,东方建筑师都曾经通过复兴传统结构来体现民族性。但是西方当代建筑师往往没有这种历史负担和责任感。

CH17注3:作为对“高技和低技”“乡土和现代”等抽象概念排列组合的结果,确实曾有人在山区进行非线性乡土结构的创作,而且就在中国。

CH17注4:该建筑尽量将材料分包给当地生产商,同时尽量用缆车运输建材,只在逼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直升机吊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