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鄞东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鄞东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时情况所知也极少,北宋起才有较完整的行政规划资料。宋时行政区划北宋初,鄞县分为18个乡,咸祥属翔凤乡辐下。元时行政区划元时县下辖乡,乡下设都、隅,都、隅分管若干图。明时行政区划明时政区沿袭末、元时期,所辐都、隅也大致相同。清时行政区划清初,政区与明时相同。清宣统三年,为实行城乡自治,区划有较大调整。民国对行政区划民国初期,鄞县政区沿袭清末“城乡自治”区域,保留一城区18乡的区划。

鄞东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鄞县是中国的三大占县之一(另外两个为浙江绍兴、江苏吴县),由于史料阙如,自秦至隋的长时期中,县内政区划分不得而知。唐时情况所知也极少,北宋起才有较完整的行政规划资料。咸祥作为鄞县辖下的一个古镇,其历史记载也北宋起始。

宋时行政区划

北宋初,鄞县分为18个乡,咸祥属翔凤乡辐下。

元时行政区划

元时县下辖乡,乡下设都、隅,都、隅分管若干图。延祐七年(1320),全县共分11乡55都7隅,都以数字编序。咸祥属翔凤乡。翔凤乡下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图。

明时行政区划

时政区沿袭末、元时期,所辐都、隅也大致相同。咸祥属翔凤乡沧门里。翔凤乡沧门里管十二都(4图)、十三都(6图)、十四都(4图)、十五都(4图)、十六都(6图)。

清时行政区划

清初,政区与明时相同。咸祥属翔凤乡沧门里十二都1图。2图是鹳山、芦浦、犊山,3图是邹溪、大碧浦,4图是大盐场、横山,5图是蔡家墩。

清宣统三年(1911),为实行城乡自治,区划有较大调整。全县划为18个乡,城内为区,农村为乡。咸祥属大咸乡,大咸乡面积293.8平方公里,辖原阳堂乡十都3图绿野岙,4图下水河头,大慈岙,十一都全境4图(1图周湖塘,2图瞻岐、张家山,3图大嵩所,4图大嵩街村),原翔凤乡十二都全境5图,十三都全境4图(1图上周岙、童夹岙、童夏家、沙家,2图塘头街、施家桥,3图西岙、黄土岭、张齐岙,4图管江、上陈),十四都1图上水街、范岙、横街、河头,4图北岙、蒋家潭、华家岙。

民国对行政区划

民国初期,鄞县政区沿袭清末“城乡自治”区域,保留一城区18乡的区划。民国8年(1919)改乡为区,而名称仍保留不变,所辖之地如故。大咸乡改名为大咸区。

民国16年(1927)宁波建市,城区为宁波市辖,鄞县辖乡区。民国19年(1930),鄞县调整区划,设5个区,以序数为区名。第4区下辖原鸣凤区、大咸区、渔源区。

民国20年(1931)宁波撤市,地域仍归鄞县管辖。翌年,全县城乡统一划为10区,其中笫1至第5区为城区,第6至10区在乡村,区下设乡镇,全县共351个乡镇。咸祥属第9区管辖。第9区下辖56个乡镇,包括现在的咸祥镇区域,当时还有芦浦乡、蔡墩乡、临海乡(横山,鲍家、外营)、球南乡、滨海乡。

民国24年(1935),由于乡镇太多,难以管理,把原351个乡镇调整为88个,不设区,直辖于县。咸祥镇所辖居民点(村落)如下:咸祥、老胡家、张家、新屋河头、龚家、清道地、樟树下、郑家、葛家、施家、蔡家、杨家侨头、黄家路头、西官沙家、竹山头、邵家、下三叉、陈家楼房、前史家、七家屋、杜家、忻家、南叉搀、后施家、五袋底、水江搀、叶家、龚家沙搀、四份头、大礁面、南头、王口江、金家墩、七姓桥、陈三塘、江搀头、虾爬袋、朱家诗塘、横山、山岩岭、蔡家墩、徐袁家。

民国35年(1946)全县分为71个乡镇,其中22个镇、49个乡,分隶6个区。咸祥镇隶属东钱区(东钱区下辖哈岐镇、大嵩镇、咸祥镇、韩岭镇、鸣凤乡、管江乡、五溪乡、俞塘乡、五山乡、下水乡、大堰乡、陶合乡、渔源乡等13个乡镇)。

民国36年(1947)全县缩编为56个乡镇,城区为镇,共8个,农村为乡,共48个,咸祥镇改为咸祥乡。

民国时期的闾邻和保甲

1929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乡镇居民闾邻制,县政府遂于8月制定《县组织法》,规定乡村居民以五户为一邻,每五邻(25户)为一闾。全县共有12336邻,2467闾。1933年,全县共分33261邻,6713闾。邻闾居民定期开会,讨论乡村内政务。

1934年8月,《浙江省保甲章程》公布。《章程》称:“为严密民众组织,举办保甲,户设户长;十户(两邻)为甲,甲设甲长;十甲(四闾)为保,保设保长。或增设副甲、保长一人。揶县遂改闾邻制为保甲制。从此,保甲制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保甲制其实质系治安方面的,主要出发点是维护村落的社会治安,防止盗匪窃贼,同时也为了反共,防止“赤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非严格执行“十户为甲,十甲为保”的规定,一般百十来户村庄大致按宗族(姓氏)分为一至两个保。保长为村中头面人物,执行村长权力,故民国后期保长大致可视为村长,管理村内行政事务。保成为治安组织兼有行政的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析出设市,鄞县城厢置宁波市,乡村地区仍属鄞县。6月,根据浙江省第二专区公署电令,成立蹴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为5区49乡。咸祥乡隶属第五区韩水区。韩水区下辖太白、韩水、大嵩、瞻岐、咸祥、亭溪、丰南、赤堇等8个乡。

1950年5月至10月间,为适应剿匪、反霸、土改的需要,把区、乡划小,全县设9个区104个乡镇。其中咸祥、五乡、横溪、姜山为镇。大嵩区辖11个乡镇:咸祥、横山、球山、外塘、瞻岐、鳌山、大嵩、鹳山、管江、赤堇、塘溪。

【咸祥镇全貌】

1954年10月恢复钱湖区,至此,全县共有10个区,14个镇,93个乡。

1956年6月,全县除保留大嵩、钱湖、章水3个区公所外,其余7个区公所撤销。原有的14个镇、93个乡合并为4个镇、40个乡。4个镇为古林、莫枝、横溪、鄞江。咸祥镇改称咸祥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县建立11个人民公社,取代原乡镇,政社合一,公社规模相当于原来的区,既是行政管理机构,又是生产管理机构,下设管理区(1959年1月前称大队),管理区下为耕作队(1959年1月后称大队)。全区共89个管理区,676个耕作队。原大嵩区成立旭光人民公社,后称大嵩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在咸祥。下辖合岙、瞻岐、大嵩、鹏山、管江、赤堇、塘溪、横山、咸祥、球山、渔业等11个管理区(大队)87个耕作队。

【旭光公社合格证书】

1959年1月,鄞县建制被撤销,地域划归宁波市辖。1959年8月至1960年12月间,合岙与瞻岐、外塘与球山等52个管理区合并为26个管理区,撤销大嵩、鹳山管理区。至1961年5月,原鄞县境内有11个人民公社,59个管理区。

1961年6月至9月各地,调整人民公社体制,撤销大公社,以原来乡建社,以原来村为生产大队。建立大嵩、邱隘、横溪、天童、姜山、古林、鄞江、望春8个区,48个公社。大嵩区下辐6个公社:瞻岐、大嵩、管江、塘溪、咸祥、球山。1963年增赤堇公社,隶属大嵩区。

1968年9月至1969年9月,各区相继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各公社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区、公社行使政权组织职能。大嵩区于1969年7月建立革命领导小组,1970年12月撤销,行政工作改由区委管。咸祥公社于1968年11月建立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恢复大嵩、邱隘、横溪、姜山、望春、邮江、章水8个区。1981年7月至1982年3月间,县内各公社(镇)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和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公社“革委会”就此终止。

1983年3月至6月间,政社分设,全县恢复乡镇机制,人民公社作为行政区划概念消失,原生产大队成为行政村,全县共有7个区5个镇48个乡。

1985年8月至1987年4月,咸祥等9个乡先后改为镇,至1990年底,全县共8个区14个镇38个乡。咸祥镇辖咸一、咸二、咸三、咸四、咸五、咸六、王家、龚家、西宅、犊山、横山、鲍家、外营、外蔡、里蔡、竹头、乐家、芦浦等18个行政村。球山乡辐中塘、五一、球北、渡头、海南、南头、球东7个行政村。

1992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文件,按照省委、省府和市委、市府的部署,撤销大嵩、邱隘、钱湖、横溪、姜山、鄞江、章水8个区,原52个乡镇,经过扩镇并乡调整为18个镇和5个乡,实行县、镇乡和村(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咸祥镇和球山乡合并为咸祥镇,下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

2002年2月,国务院[2002]8号批文,同意撤销鄞县,建立宁波市鄞州区。4月,鄞州区正式挂牌。

2004年,鄞州区进行井村,并村后全区有基层自治组织507个,其中村委会459个,居委会48个(内有社区居委会21个)。咸祥镇辖咸一、咸二、咸三、咸四、咸五、咸六、西宅、王家、里蔡、外蔡、球东、海南、南头、龚犊(龚家、犊山)、芦浦(芦浦、竹头、乐家)、横山(横山、鲍家、外营)、球山(五一、中塘、渡头、球北)等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梅溪子)

党组织

1955年2月建立咸祥镇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胡茴赋 任期:1955年2月~1956年1月

童杏齐 任期:1956年1月~1956年6月

1953年6月建立球山乡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何瑞吉 任期:1953年3月~1956年6月

1955年2月建立横山乡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袁溪海 任期:1955年2月~1956年6月

1956年6月,咸祥、球山、外塘3个乡合并,建立咸祥乡党总支委员会。1958年7月,建立咸祥乡党委。

乡党总支书记:童杏齐 任期:1956年6月~1956年9月

何瑞吉 任期:1956年9月~1957年3月(1957年月~1958年10月为副书记)

童小玉 任期:1957年3月~1958年10月(1958年7月~1958年10月为党委书记

1958年10月大曲区成立旭光(大嵩)人民公社,各乡党总支改为管理区党总支。

咸祥管理区总支书记:童杏齐 任期:兼,1958年IO月~1960年5月

童中陆 任期:1960年5月~1961年6月

横山管理区总支书记:杜祥林 任期:1958年10月~1960年10月

钱自相 任期:1960年10月~1961年6月

(横山管理区自1958年10月由咸祥分出建立,1961年6月并入咸祥管理区,党总支自然终止。)

球山管理区总支书记:何瑞吉 任期:1958年10月~1961年6月

外塘管理区总支书记:朱德荣 任期:1958年10月~1959年9月

朱锦渭 任期:1958年10月~1960年12月

(外塘管理区1958年10月由咸祥分出建立,1960年12月并入球山管理区,党总支自然终止。)

1961年6月,咸祥、横山两个管理区合并,建立咸祥公社党委。

党委书记:李小养 任期:1961年6月~1961年10月

童中陆 任期:1961年10月~1968年11月

文革”开始以后,各区、公社(镇)党组织全面受到冲击,被迫停止活动。1968年下半年全县开展整党建党工作后,各区、公社(镇)党组织逐步恢复活动。

1969年7月建立咸祥公社党的核心小组,1970年7月恢复党委。

组长:董鹤童 任期:1969年7月~1970年7月

书记:董鹤童 任期:1970年7月~1974年1月

朱祖祥 任期:1974年1月~I976年10月

1970年9月建立球山公社党的核心小组,1970年12月恢复党委。

组长:卢晋定 任期:1970年9月~1970年12月

书记:卢晋定 任期:1970年12月~1972年3月

蒋锦芳 任期:1972年3月~1972年12月(1970年12月~1972年3月为副书记)

朱德荣 任期:1972年12月~1976年10月(1972年1月~1972年12月为副书记)

1983年10月咸祥公社改为乡党委,1985年8月改为镇党委。

书记:朱祖祥 任期:1976年10月~1978年1月

童中陆 任期:兼,1978年I月~1981年3月

童志浩 任期:兼,1981年3月~1984年4月

张祥仙 任期:1984年4月~1989年3月(其中4年为镇党委书记)

王贞耀 任期:1989年3月~1990年2月

朱绥祥 任期:1990年2月~1991年2月

万荣 任期:1991年2月~1992年5月

1983年5月改为乡党委

书记:朱德荣 任期:1976年10月~1978年10月

钱汉昌 任期:1978年10月~1982年11月

朱国富 任期:1982年11月~1984年4月

张德川 任期:1984年4月~1987年12月

俞杏国 任期:1987年12月~1992年5月

1992年5月撤区并镇,球山乡、咸祥镇合并为咸祥镇。

书记:朱国富 任期:1992年5月~1992年11月

周万荣 任期:1992年11月~1995年2月

忻国龙 任期:1995年2月~1997年3月

周春良 任期:1997年3月~1999年8月

黄新山 任期:1999年8月~2001年10月

李国宏 任期:2001年10月~2002年10月

徐挺 任期:2002年10月~2007年7月

沃勇特 任期:2007年7月~现在

政权组织(www.xing528.com)

1949年6月建立咸祥乡人民政府。

乡长:沈贵增 任期:1949年6月~1949年8月

苏木章 任期:1949年8月~1950年3月

1950年5月撤销韩水,区后称咸祥镇人民政府。

镇长:魏振海 任期:1950年5月~1951年1月

许志鹏 任期:1951年1月~1951年7月

张林水 任期:1951年7月~1951年12月

王鸿珍 任期:1951年12月~1952年12月

曾干 任期:1952年12月~1953年3月

孙利德 任期:1953年7月~1954年5月

胡茴赋 任期:1954年5月~1956年6月

1950年5月横山乡从咸祥乡分出,设立横山乡人民政府。

乡长:夏胜书 任期:1950年5月~1951年1月

朱秀棠 任期:1951年2月~1951年5月

尹苍年 任期:1951年1月~1951年8月

唐武丁 任期:1951年8月~1952年4月

金阿定 任期:1952年4月~1952年12月

胡根位 任期:1952年12月~1953年10月

蔡德荣 任期:1953年10月~1956年6月

1950年5月建立球山乡人民政府。

乡长:朱云安 任期:1950年5月~1950年12月

丁鼎才 任期:1950年12月~1951年6月

谢盛法 任期:1951年6月~1951年12月

蒋锦芳 任期:1951年12月~1952年12月

何瑞吉 任期:1952年12月~1953年6月

胡茴赋 任期:1953年6月~1953年9月

何瑞吉 任期:1953年9月-1956年6月

1950年7月建立外塘乡政府。

乡长:尹苍年 任期:1950年7月~1950年10月

唐忠清 任期:1950年10~1951年3月

胡根位 任期:1951年3月~1951年12月

谢盛法 任期:1951年12月~1952年10月

王才荣 任期:1952年10月~1954年3月

丁鼎才 任期:1954年3月~1956年6月

1956年6月横山、球山、外塘、咸祥4个乡合并为咸祥乡,同时成立乡人民委员会。

乡长:何瑞吉 任期:1956年6月~1956年10月

朱德荣 任期:1956年10月~1958年5月

张林水 任期:1958年5月~1958年10月

1958年成立旭光(大嵩)人民公社,各乡镇人民委员会改建为管理区(大队)。

咸祥管理区(大队)管委会

大队长:童跃才 任期:1958年10月~1959年9月

徐存尧 任期:1959年9月~1960年9月

朱世德 任期:1960年9月~1961年6月

横山管理区(大队)管委会

大队长:贺祥林 任期:1958年10月~1960年10月

施庆木 任期:1960年10月~1961年1月

蔡祖庆 任期:1961年1月~1961年6月

1958年10月球山管理区(大队)管委会从咸祥乡分出建立。1960年12月球山、外塘管理区合并仍称球山管理区。

大队长:王荣富任期1958年10月~1960年9月

朱德荣任期1960年9月~1961年4月

1958年10月外塘管理区(大队)管委会从咸祥乡分出建立。

1960年12月与球山管理区合并。

大队长:朱秀域 任期:1958年10月~1960年10月

1961年6月至9月,实施撤大公社和以乡建社。

1961年6月成立咸祥公社管理委员会。

主任:童中陆 任期:1961年6月~1961年10月

钱自相 任期:1961年10月~1968年11月

1961年6月成立球山公社管理委员会。

主任:徐存尧 任期:1961年6月~1963年5月

负责人:蒋锦芳 任期:1963年6月~1965年5月

主任:陈阿德 任期:1965年5月~1968年10月

1967年后,区、公社的政权组织因“文革”受到严重冲击,被迫停止了职能活动。

1968年4月至1969年9月,全县53个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8年11月成立咸祥公社革命委员会。

主任:董鹤童 任期:1970年2月~1974年1月

朱祖祥 任期:1974年I月~1978年1月

童中陆 任期:1978年1月~198I年3月

1981年3月改称咸祥公社管理委员会。

主任:钱自相 任期:1981年3月~1983年7月

林永法 任期:1983年7月~1983年10月

1983年10月改称咸祥乡人民政府。

乡长:林永法 任期:1983年10月~1984年11月

1985年9月咸祥乡改为咸祥镇人民政府。

镇长:徐家祥 任期:1984年12月~1987年1月

谢盛卿 任期:1987年1月~1992年5月

周万荣 任期:1992年5月~1992年11月

忻国龙 任期:1992年11月~1995年2月

赵德龙 任期:1995年2月~1998年4月

谢盛卿 任期:1998年4月~1999年11月

李国宏 任期:1999年1 1月~2001年10月

陈良光 任期:2001年10月~2006年6月

谢定裕 任期:2006年6月~现在

1968年10月成立球山公社革命委员会。

主任:芦晋定 任期:1970年12月~1972年3月

蒋锦芳 任期:1972年4月~1972年12月

朱德荣 任期:1972年12月~1978年10月

钱汉昌 任期:1978年10月~1981年10月

1981年10月改称球山公社管理委员会。

主任:王元科 任期:1981年10月~1983年5月

1983年5月改称球山乡人民政府。

乡长:王安扬 任期:1983年5月~1985年3月

王汉康 任期:1985年4月~1987年1月。

林永法 任期:1987年4月~1992年5月。(1987年1月~1987年4月负责工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浙江省鄞县组织史资料》

【咸祥镇现任领导合影】

宋代郸县县境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