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成矿研究成果

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成矿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区内新元古代中晚期的控矿层位,随着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迁,南华纪早期,还是江南古陆北侧边缘的休宁组碎屑岩控矿;震旦纪早期,江南地层分区的蓝田组含碳质页岩、含锰白云岩、白云岩与灰岩是最主要的控矿层。其中,震旦纪的碳酸盐岩层是本区层控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层位。其次,江南地层分区的蓝田组碳酸盐岩中后生层控矿产,以钨(白钨矿)、钼、锡与铅锌矿床(点)为主。

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成矿研究成果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盆地内的充填物性质、海平面变化、基底性质、物源、古构造特点、沉积相、古地理等方面均与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以上因素影响有用元素的分离、聚集,并通过一定“盆、相、位、岩、界”的配置,控制沉积、层控矿产的时空分布。区外新近发现的一些大型银矿床、金矿床在相当于休宁组砂岩、蓝田组层位及相应岩性中相继发现,而本区此层位的成矿元素丰度本身就较高,如江南古陆北部边缘的休宁组中上部碎屑岩中展布有成岩层状铁矿(黟县青山岭铁矿),碎屑岩内出现后生层控黄铁矿型金矿(黄山市箬岭金矿);震旦纪早期,蓝田组底部有含锰碳酸盐沉积,后经表生作用,富集形成可利用矿产,因而出现表生层控铁锰矿(宁国县高坑铁锰矿),蓝田组一段与四段碳质泥岩内,呈现成岩层状含金黄铁矿(歙县鸟雀坪黄铁矿),蓝田组的白云岩与灰岩,出现后生层控铅锌矿祁门三宝多金属矿)、白钨矿(绩溪县际下白钨矿、绩溪县巧川白钨矿、绩溪县竹岭钨钼矿、青阳百丈岩白钨矿)及锡矿(歙县小岔锡矿),蓝田组下部碳质页岩中,出现后生层控锑矿(休宁县小源辉锑矿)。

综上所述,区内新元古代中晚期的控矿层位,随着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迁,南华纪早期,还是江南古陆北侧边缘的休宁组碎屑岩控矿;震旦纪早期,江南地层分区的蓝田组含碳质页岩、含锰白云岩、白云岩与灰岩是最主要的控矿层。其中,震旦纪的碳酸盐岩层是本区层控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层位。(www.xing528.com)

综上,区内震旦纪的碳酸盐岩中层控矿床有两个特点。首先,在蓝田组的底部沉积含锰白云岩及含锰白云质灰岩。经表生作用可富集成矿(铁锰矿)。其次,江南地层分区的蓝田组碳酸盐岩中后生层控矿产,以钨(白钨矿)、钼、锡与铅锌矿床(点)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