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及标准

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及标准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又分别对大学学段的情感目标做了一定程度的细分,这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情感发展的渐进性与差异性的特点来设置的。关于情感教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中列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具体目标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及标准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情感因素在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情感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二者结合起来。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学遵循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却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大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自己讲自己的,教学的目标只是将知识灌入学生的头脑中,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知识目标,没有情感目标。那么,究竟情感的目标是什么呢?

情感教学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英语课应“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又分别对大学学段的情感目标做了一定程度的细分,这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情感发展的渐进性与差异性的特点来设置的。

大学英语情感教学要求学生在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

关于情感教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中列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具体目标要求。

二级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五级

(1)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

(2)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3)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6)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www.xing528.com)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取得帮助。

(8)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9)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

(10)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

八级

(1)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

(2)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沟通与表达。

(3)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

(4)能够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

(5)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

(6)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7)能在交流中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

(8)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