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毕加索的创作突破,多拉·马尔,改变了他的诗画轨迹

毕加索的创作突破,多拉·马尔,改变了他的诗画轨迹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了一年诗后,毕加索又开始绘画了,这种改变也许起源于他又有了新的灵感之源——多拉·马尔。马尔是南斯拉夫人,有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长发,十分漂亮。毕加索给了玛丽-泰莱丝和奥尔伽一笔抚养费后,让她们各自过日子去了,自己则和马尔开始了同居生活。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法国很快就卷入了战争,巴黎的局势紧张起来。这时候的巴黎已经被践踏在德军的铁蹄之下了。

毕加索的创作突破,多拉·马尔,改变了他的诗画轨迹

作了一年诗后,毕加索又开始绘画了,这种改变也许起源于他又有了新的灵感之源——多拉·马尔。

马尔是南斯拉夫人,有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长发,十分漂亮。更重要的是,与毕加索以前的女人相比,她有着远过于她们的智慧,她会说多种语言,还是出色的画家和摄影家,还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他们认识不久就有了性爱,这对毕加索根本不算什么,他成名之后几乎从来没有哪个时间只有一个性伴侣,除公开的妻子奥尔伽和情人玛丽-泰莱丝外,还有欧吉妮娅、古多利太太等,后者是法国一个国会议员的夫人,成为毕加索的情人后,从他那里弄到了不少杰作。

毕加索给了玛丽-泰莱丝和奥尔伽一笔抚养费后,让她们各自过日子去了,自己则和马尔开始了同居生活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法国很快就卷入了战争巴黎的局势紧张起来。由于毕加索来自中立国西班牙,用不着参加战争,他很早就躲到了安迪伯,这是法国南部一个安静的小港口

在安迪伯,有一天夜里,看到渔民们打鱼的情景,毕加索画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安迪伯渔夜》,是现代派作品,画面神秘而动人。(www.xing528.com)

1940年,毕加索回到了巴黎的家。这时候的巴黎已经被践踏在德军的铁蹄之下了。

此后的1941年、1942年直到战争结束,毕加索消失在巴黎的人海中了。他讨厌法西斯,但又不能公开反抗,于是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用这种沉默的不合作方式默默反抗法西斯,甚至连美展都不搞了。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真的什么也不干,他依旧在创作,既绘画也搞雕塑。他曾经用自行车坐垫和车把结合在一起,雕塑出了一件很美妙的作品“公牛头”。还画了《梳头发的姑娘》《牛的头盖骨》《死人头》等等令人有些毛骨悚然的作品,它们具有双重的寓意:既表达了法西斯的残酷虐杀,又表达了人民的坚强不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