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大数据的安全必要性

海洋大数据的安全必要性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海洋信息安全技术相对落后,开展海洋大数据安全的研究,是改变我国海洋信息安全落后局面的迫切需要。海洋大数据若没有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做保障,海洋的重要数据便得不到有效保护,“数字海洋”的作用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因此,我国现阶段“数字海洋”建设对信息安全技术有急切的需求。图4-13海洋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综上所述,网络和信息安全已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国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

海洋大数据的安全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海洋数据通过全方位的采集和监控,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海洋大数据。海洋大数据中包含非常重要的战略与资源价值,因此海洋信息安全建设是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的核心;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层出的形势下,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2014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提出“海洋信息安全”的概念,认为我国大力发展海洋信息的同时,应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发布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保证海洋大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使海洋信息变得安全可控。要实现这一构想,海洋大数据相关的信息安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不可或缺。

1)海洋信息强国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对资源的迫切需求,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因此,保持我国海洋实力的平稳有序发展至关重要。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而海洋大数据是发展海洋实力的核心价值,因此,海洋大数据安全的建设是建设我国海洋信息强国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

2)改变我国海洋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局面的迫切需要

进入21世纪,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海洋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思路与步骤,首先于2003年9月批准开展近海海域综合调查与评价,以海洋信息化基础设施框架建设以及“数字海洋”建设为标志,开展了国家海洋信息化的实质化实施与运转,尤其是在2006年开始的国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专项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海洋立体监测网、数据传输网、海洋综合信息系统、海洋预警预报系统、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海洋信息化工作已经超过十年,但是没有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考虑到海洋数据的敏感性,国家海洋局明确各专网按照国家计算机网络等级保护三级的标准建设,专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但是国家没有专门开展海洋信息安全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专网之间的物理隔离同样大大限制了海洋数据共享,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不符。我国海洋信息安全技术相对落后,开展海洋大数据安全的研究,是改变我国海洋信息安全落后局面的迫切需要。(www.xing528.com)

3)我国现阶段“数字海洋”建设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急切需求

我国“数字海洋”建设从近海海域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开始制定“数字海洋”基础信息框架,同时开展“数字海洋”示范区建设,配合两网三系统的建设,到“数字海洋”在沿海每一个省市全面展开,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当前“数字海洋”系统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落后现状,导致没有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充分融合与共享,而是形成一系列海洋信息的“孤岛”。海洋大数据若没有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做保障,海洋的重要数据便得不到有效保护,“数字海洋”的作用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在海洋信息采集、传输、汇聚和发布等一系列环节中,均存在安全隐患。海洋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如图4-13所示,海洋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各类传感器,数据的传输主要依靠卫星网络,但是由于其带宽低、速度慢、代价高等缺点,极大地制约了数据的传输与汇聚,更重要的是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很大重视。因此,我国现阶段“数字海洋”建设对信息安全技术有急切的需求。

图4-13 海洋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

综上所述,网络和信息安全已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国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尤其是在国家正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实施海洋战略的背景下研究海洋大数据安全,对于提高我国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我国在海洋信息安全领域国际影响与技术水平,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