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大数据国际现状-海洋大数据

海洋大数据国际现状-海洋大数据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洋已成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兴旺极其重要的体系。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公布了海洋责任报告,把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和基本国策,制定了以保卫北大西洋东侧海上交通线为基本内容的海军强国军事战略。3)日韩为代表的亚洲[41]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超过30000km,对海洋的依附性极大。

海洋大数据国际现状-海洋大数据

1)以NOAA为代表的美国[41,50,51]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海洋大国,拥有22680km以上的海岸线,海洋生物资源为美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工业原料、医疗保健新药。海洋已成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兴旺极其重要的体系。美国历来把海洋开发战略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美国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源于马汉的“海权论”,为争夺海洋控制权,各届政府都明确将海洋战略纳入国家整体战略之中,并使其在国家战略决策中处于优先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发表了一系列“海洋宣言”,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海洋战略”,如:《我们的国家和海洋——国家行动计划》(1969年)、《全国海洋科学规划》(1986年)、《海洋行星意识计划》(1995年)、《美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8年)、《制定扩大海洋勘探的国家战略》(2000年)、《21世纪海洋蓝图》(2004年)。2001年7月,美国成立了全国统一的海洋政策研究机构——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2004年公布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美国《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并对美国政府未来几年的海洋发展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2007年,美国发布《2006年美国海洋政策报告》,制定了新的国家海洋研究战略。同年公布的《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被视为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相对完整的海上力量发展战略。该战略着重强调了海上力量应如何赢得未来战争,是美国海军根据冷战后形势对马汉“制海权”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实现在21世纪“确保美国在海洋和沿海活动领域世界领导者的地位”的战略目标,美国确定了近期的主要目标:①巩固美国海上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②继续“保持并增强美国在海洋科学及海洋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特别是要确保美国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等高新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③加强海军海洋学和海洋气象领域方面的建设;④以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发海洋战略资源。200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正式公布了2008—2014年的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ntegrated Ocean Observing System,IOOS)战略规划,通过该系统可以改进对生态系统和气候的理解、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改善公共安全健康、减少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对人们的不良影响、强化对海上商业和运输活动的支持,从而使NOAA及其合作伙伴更好地服务整个国家。通过与联邦和非联邦的合作者展开协作,领导整合海洋、海岸带和大湖区的观测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数据和信息产品,为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国家和世界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持续发展。

明确了以下七大目标:①促进高品质、完整综合的原始数据的获得;②加强数据产品及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③支持NOAA和区域海洋观测能力;④针对NOAA IOOS的各方面工作建立起一个功能性的管理架构;⑤发展和实施具有凝聚力的NOAA IOOS计划的规划;⑥通过研究、教育和培训实现IOOS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最大化;⑦协调通信和行动,充当“信息经理人”,以促进NOAA IOOS分布式执行通畅等。

2)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41]

英国位于大不列颠群岛上,面积244100km2,海岸线长11450km。近几十年来,英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发布了《90年代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提出以后10年国家海洋六大战略目标和海洋发展规划。1995年,英国政府成立海洋技术预测委员会。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公布了海洋责任报告,把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和基本国策,制定了以保卫北大西洋东侧海上交通线为基本内容的海军强国军事战略。英国政府于2005年组织专家对“英国海洋状况报告”进行审议,出台了《海洋法令》。近年来,英国海洋发展战略与措施主要集中在立法管理、区划管理、海洋科技与环保战略创新。政府成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和海洋管理局,修改了《大渔业政策》,设立了“环境保护特别地区”,并出台了许多海洋环保措施。同时,制定了以保卫北大西洋东侧海上交通线畅通为基本内容的海军战略。

1960年,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将军发出了“法兰西向海洋进军”的口号,1967年成立了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其任务是在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和各部之间起桥梁作用,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海洋资源开发。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强化“海洋化”,制定了加大海洋调查、充分利用巨大海洋资源的海洋大国战略目标。进入80年代,法国的海洋管理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增设了“海洋部”,负责制定并实施法国海洋政策;负责法国本土管辖海域和海外领地管辖海域;保护海洋环境等,使法国的海洋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1984年成立了“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90年代,法国制定了1995—2000年“海洋战略计划”。2005年,法国决定成立海洋高层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今后10年的海洋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落实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的开展海洋综合管理的建议,欧盟及其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海洋工作的措施,并取得可喜成绩。2006年6月,欧盟颁布了《欧盟海洋政策绿皮书》。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在各成员国磋商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欧盟海洋综合政策蓝皮书》,以确保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

3)日韩为代表的亚洲[41]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超过30000km,对海洋的依附性极大。作为国际海洋法新秩序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日本早在1872年就确立了海军节,利用国家权力加速海军建设和发展。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迅速跻身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重工业、化工业逐步向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转移,积极推行“海洋立国”战略,尤其重视海洋技术的积累。1968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计划》出台,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0年以后,日本更加注重海洋管理,先后制定了《海岸事业计划》和《日本海洋开发推进计划》。21世纪以来,日本试图保持其在海洋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开始注重海洋的整体协调发展。2000年的《日本海洋开发推进计划》和《2010年日本海洋研究开发长期规划》详细阐述了日本在海洋发展战略方面的基本政策。2001年,海洋开发和宇宙开发被确立为维系国家生存基础的优先开拓领域。2004年,日本发布了第一部海洋白皮书。2007年,日本通过了《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建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2008年,《海洋基本计划草案》出台。近年来,日本以大型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技术进步、海洋产业高度化为先导,以拓宽经济腹地范围为基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区域。目前,日本已形成关东广域地区集群等九个地区集群,不仅构筑起各地区连锁的技术创新体制,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海洋经济区域,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发展。(www.xing528.com)

韩国三面环海,海岸线超过1.1万km,海洋产业占GDP的7%,居世界第10。韩国把海洋作为其民族的“生活海、生产海、生命海”,1996年成立了海洋水产部,对全国的海洋事务进行统一管理。近20年来,韩国一直进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勘探活动,1989年制定了宏大的“西海岸开发计划”,1996-2005年的《海洋开发计划》致力于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海岸带管理、海洋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开发的一体化。韩国的海洋发展战略是在完善港口和航运业等基础建设以及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方案的基础上,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其海洋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太平洋深海海域海洋资源;培育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工业;利用海洋能源和其他资源;扩展可持续的渔业资源储备项目。进入21世纪,《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出台,旨在解决食物、资源、环境、空间等紧迫问题及21世纪面临的挑战。

印度三面环海,拥有超过7000km的海岸线,是通向海湾、非洲和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的必经之路,海上利益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印度政府深受海权论的影响,一直大力发展海上力量,注重对印度洋制海权的争夺,并不断调整海洋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印度海洋战略的发展大概分为四个阶段。1947年到60年代末,政府确立了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在防务上重陆轻海。60年代末到70年代,印度夺取和巩固了南亚次大陆的战略支配地位,以印巴战争为契机开始谋求在印度洋北岸的海上优势。80年代开始,印度提出了所谓的“东方海洋战略”,把海军列为建设的重点,并开始全面推行“印度洋控制战略”。90年代后至今开始了第四阶段,印度开始在印度洋推行扩张战略,力求使其海上力量进一步向其他海域辐射。

几十年来,印度不断加强海洋工作,1982年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年颁布了印度海洋政策纲要,1985年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于印度政府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政策、法规、机制、科研、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印度的海洋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海洋在全球经济、社会、军事乃至政治上的作用日益增强,印度将会给海洋事业以更大的投入,其实现“迈入世界海洋开发事业前沿地位”的理想可能不再遥远。

4)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其他国家[4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的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由大陆和岛屿组成,面积约768万km2,海岸线长约2万km,气候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澳大利亚很重视海洋开发,是世界上海洋产业产值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最高的国家,达8%。在海洋产业的许多方面,澳大利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发展潜力很大。澳大利亚海洋产业优势领域有:高速铝壳船和渡轮的设计和建造、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研究、旅游、环境管理、农牧渔业等。澳大利亚政府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定要在有效可持续性以及最佳化发展上使海洋产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还要使海洋生态达到可持续性。

加拿大由三大洋环绕,大陆架面积大于其陆地面积的一半,专属经济区面积达326万km2,在世界各国中拥有最长的海岸线(长224000km)。1997年,加拿大政府颁布并实施了《海洋法》,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综合性海洋管理立法的国家。2002年,《加拿大海洋战略》出台,该战略提出在海洋综合管理中坚持生态方法;重视现代科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知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了解和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加拿大在海洋事务中的国际地位。2005年,国家颁布了《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

为了实现国家的海洋战略目标,加拿大政府和有关各方制定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深对海洋的研究;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加强海运和海事安全;加强对海洋的综合规划;振兴海洋产业;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海洋保护意识观念;加强海洋科学和技术专家队伍建设等。

其他国家也很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如,2001年俄罗斯颁布《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同年9月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政府海洋委员会。荷兰和巴西成立了部门间海洋委员会;越南1997年对发展海洋经济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划与部署,后成立了国家海洋事务协调委员会。2006年8月越南提出“要将越南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菲律宾成立了内阁级海洋事务协调委员会;印度尼西亚成立了海洋与渔业部。这些国家在健全机构的同时,逐步开始从整体上考虑海洋政策问题,制定新的海洋发展战略,向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