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振捣技巧-建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振捣技巧-建筑施工技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振动器也称插入式振动器,它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振动棒3部分组成,工作时依靠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产生振动力而捣实混凝土。图4.39为电动软轴行星式内部振动器。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比上部大,为使混凝土振捣均匀,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每插点抽动3~4次。其作用深度较小,多用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适用于楼板、地面、道路、桥面等薄型水平构件。

混凝土振捣技巧-建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入模时呈疏松状,里面含有大量的空洞与气泡,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其初凝前振捣密实,以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4.3.5.1 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

1.混凝土振动密实原理

混凝土振动密实的原理,在于产生振动的机械将一定频率、振幅和激振力的振动能量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混凝土拌和物时,受振混凝土拌和物中所有的骨料颗粒都受到强迫振动,它们之间原来赖以保持平衡并使混凝土拌和物保持一定塑性状态的黏聚力和内摩擦力随之大大降低,使受振混凝土拌和物呈现出流动状态,混凝土拌和物中的骨料、水泥浆在其自重作用下向新的稳定位置沉落,排除存在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气体,充填模板的每个空间位置,填实空隙,以达到设计需要的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密实度等要求。

2.振动机械的选择

振动机械按其工作方式分为: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和振动台,如图4.38所示。

图4.38 振动机械示意图

(a)内部振动器;(b)外部振动器;(c)表面振动器;(d)振动台

(1)内部振动器。

内部振动器也称插入式振动器,它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振动棒3部分组成,工作时依靠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产生振动力而捣实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是建筑工程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常用以振实梁、柱、墙等平面尺寸较小而深度较大的构件和体积较大的混凝土。

根据振动棒激振的原理,内部振动器有偏心轴式和行星滚锥式(简称行星式)两种。行星滚锥式内部振动器是利用振动棒中一端空悬的转轴,它旋转时,其下垂端圆锥部分沿棒壳内圆锥面滚动,形成滚动体的行星运动而驱动棒体产生圆振动。图4.39为电动软轴行星式内部振动器。

图4.39 电动软轴行星式内部振动器

1—振动棒;2—软轴;3—防逆装置;4—电动机;5—电器开关;6—底座(www.xing528.com)

使用前,应首先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是否绝缘,电源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待一切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层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埋振动棒的空隙,防止产生孔洞。

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中,不可用力猛插,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至尚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100mm,以利于上下混凝土层相互结合。

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 或“交错式” 的次序移动,两个插点的间距不宜大于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如图4.40所示。

图4.40 振动棒插点的分布图

(a)行列式;(b)交错式

振动棒在混凝土内的振捣时间,一般每个插点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的水泥浆均匀为止。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比上部大,为使混凝土振捣均匀,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每插点抽动3~4次。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得大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0.5倍,并要避免触及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等,更不能采取通过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实。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且不得多于两个弯。软管不得有断裂、死弯现象。

(2)表面振动器。

表面振动器又称平板振动器,它由带偏心块的电动机和平板(木板或钢板)等组成。其作用深度较小,多用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适用于楼板、地面、道路、桥面等薄型水平构件。

(3)外部振动器。

外部振动器又称附着式振动器,它通过螺栓或夹钳等固定在模板外部,通过模板将振动传给混凝土拌和物,因而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它适用于振捣断面小且钢筋密的构件,如薄腹梁、箱形桥面梁等以及地下密封的结构,无法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的场合。其有效作用范围可通过实测确定。

(4)振动台。

混凝土振动台又称台式振动器,是一个支撑在弹性支座上的工作平台,是混凝土预制厂的主要成型设备,一般由电动机、齿轮同步器、工作台面、振动子、支撑弹簧等部分组成。台面上安装成型的钢模板,模板内装满混凝土,当振动机构运转时,在振动子的作用下,带动工作台面强迫振动,使混凝土振实成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