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及矛盾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及矛盾变动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出现较大变化,相应地,阶级关系也出现了分化组合,呈现复杂的矛盾关系。代表近代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阶级就是中国的产业工人,它们由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转化而来。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即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近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及矛盾变动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其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且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阶级关系不同于阶层关系,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出现较大变化,相应地,阶级关系也出现了分化组合,呈现复杂的矛盾关系。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新的阶级也分化和产生出来。

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地主阶级,他们掌握社会的主要资源,即占有大量土地,也掌握国家政权,人民处于被统治地位。但是,由于晚清社会剧烈变动,一系列社会事件导致这个阶级出现新的分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出现一大批因军功升迁的官僚地主;民国时期的军阀们遍布全国,他们也用武力兼并土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及乡村社会剧烈动荡,有些地主迁居城市;一些地主将地租用于投资工商业。这些变化中,具有新生意义的就是投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他们转化为新兴资产阶级。这些变化没有导致地主和农民关系的缓和,而且更加激化。

封建社会中居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的是农民阶级,由于土地兼并加剧,有些人失去土地后走向破产。一部分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由于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状况极度恶化,也未从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得到些许好处,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农民的小生产者阶级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可能单凭自身的力量求得解放,更不可能获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www.xing528.com)

代表近代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阶级就是中国的产业工人,它们由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转化而来。他们是这个社会中的新兴阶级,甚至早于资产阶级出现。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所以产业工人的人数有限,但其阶级本质属性决定它的前途和作用。身受三重压迫,即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因而革命性最强,组织性、纪律性也最强,与广大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他们是近代中国社会最革命的阶级。

中国的资产阶级也是新生阶级,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事实上它与中国原有的封建阶级、外来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来源主要是买办、商人、地主、官僚。大致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受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中的一部分,被称为官僚买办资本家,他们是大官僚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及与外资的紧密联系,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而得到较大发展。真正的中国民族资本却由于先天限制,加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本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不在中国社会中占优势地位。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在农村还占有大量土地,兼有地主身份。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即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近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它们没有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