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学养正:圣功显现!

蒙学养正:圣功显现!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止”既是停止的“止”,也是“依止”的“止”。故《蒙·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第三句,“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所以《蒙·彖》总结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二是明确开示“蒙以养正”是成贤成圣的基本功。须知“蒙以养正”是为有志于让孩子走圣贤大道服务的,而不是为追求名利的小人之道服务的。

蒙学养正:圣功显现!

蒙卦是《周易》64 卦中的第4 卦,紧接乾、坤、屯三卦之后。《序卦传》解释其天然条理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蒙卦的卦象由两个三画卦合成,外卦为艮,表山,表止;内卦为坎,表水,表险。《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不说“山下有泉”而说“山下出泉”,“出”有两种意涵:一是彰显泉的动态与活力,不像“有”字只能静态地表示泉的存在。二是揭示泉的本源出处在山,尽管泉在山体内的底细吾人不得而知。易祓《周易总义》说:“泉出于山,犹德之禀于天。”此说甚妙!下文“果行”的“果”字,即承此义而来。先儒多用“果敢”“果决”为解,我却不尽以为然。许慎《说文》说:“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这是“果”字的本义,《蒙·象》的“果行”完全可以按这个本义读解。“山下出泉”与“木上结果”条理十分相似,如果把山比喻为木,泉就像是山结出的果实。前木之果实,又是后木之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蒙·象》的“山下出泉”相当于《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蒙·象》的“果行育德”相当于《中庸》所说的“率性之谓道”。人性好比是天结出的“果”,同时又是人生的“种子”。《蒙·象》“君子以果行育德”一句,就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启蒙教育乃至全部教育的正义,就在于顺人的本性去培养人,而不是搬弄各种外在的教诫或教条来教训人。钱穆《国史新论》说:“天地功能则曰‘化育’。化则由外向内,育则由内向外。育即是一种内在生命之各自成长。只在外面加以一启发,加以一方便。”

《蒙·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止”既是停止的“止”,也是“依止”的“止”。蒙卦是人在幼稚阶段的启蒙教育,必须依止大人。如何依止大人开启童蒙教育呢?则整个蒙卦都是解答这个问题的。

蒙卦的卦辞说:“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二十三个字,是我国古圣人开示启蒙教育的核心。能不能准确理解决定着我们启蒙教育的成败。为了理解准确,我们有必要逐字逐句地下一番深入体贴的功夫。

第一句,单字“蒙”“亨”,两字独立成句,开宗明义,揭示启蒙教育的宗旨就是人性的舒展。亨,就是舒展、通达,怎样才能舒展、通达呢?遵循天理、随顺本性才能舒展、通达。故《蒙·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行时中”,就是按天时、地利、人和当下的实际而行,不需要添加任何主观造作的意思。

第二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进一步明示:不是我主动去灌输知识和技能给童蒙,而是静待童蒙主动来寻求我的帮助。这是把启蒙教育的主导权交给童蒙,而我充当被动的角色,以我的被动焕发童蒙的主动。熊过《周易象旨决录》说:“我,谓二;童蒙,谓五;初,谓初六;再,谓四,阳一阴二,两其二而为再;三,指六三。”他认为诸儒自王弼而下以上九为《蒙》卦的启蒙之主是错误的。我赞同熊氏说。六五童蒙,位尊而德卑:圣人敬畏生命,对童蒙亦心存敬畏而不敢轻慢;德卑,是因为六为阴爻,意味着童蒙尚处蒙昧幼稚阶段,需要请教九二之师。九二不仅德“刚”,而且位居《坎》“中”,德才时位皆堪做《蒙》卦的启蒙之主。《蒙·彖》所谓“‘初筮告’,以刚中也”,正指九二而言。所以,六五要主动来应九二,这是天理之本然、人性之当然,故《蒙·彖》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www.xing528.com)

第三句,“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筮就是童蒙来问,告就是我回答。字面意思是,第一次诚恳来问,我就认真回答。答之而不认真听取并自己琢磨消化,而是指望我全部代劳,即此念头便是辜负师教、亵渎己灵,故曰“渎”。一旦发现这种苗头,就要马上制止,故曰“渎则不告”。如果反反复复有问必答,会养成童蒙对我的依赖、不敬、不珍惜等不良心态。我虽然敬畏生命,尊重童蒙,但我不是童蒙的臣属,更不是仆从,德刚位中,自有尊严,决不能任其冒犯亵渎以助长其轻慢心。如今的“以孩子快乐为原则”的所谓童蒙教育,就完全违背了“尊师重道”的原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污染,谓之“渎蒙”可也。

最后一句,是“利贞”,两字成句。熊过《周易象旨决录》说:“蒙承屯以次乾、坤之后,何也?屯言乎其君道,主震之一阳;蒙言乎其师道,主坎之一阳。天祐下民,作之君、师也。君、师之道皆利于贞。”领导与教育之道,都以严正为有利。古语所谓“严师出高徒”,古人所行“易子而教”,皆本此“利贞”二字而来。所以《蒙·彖》总结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圣功”二字如何理解?我的理解如下:

一是明确“蒙以养正”是圣人之教,与寻常俗师之教不同。《楞严经》云:“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曾经还怀疑这个说法是否危言耸听了,现在看来完全是事实。网络时代,几乎所有的网民都好为人师,都在以各种方式传播他们自以为好的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想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不惜运用各种邪招,所谓“标题党”也应运而生,推波助澜。所以,真心关心童蒙教育者必须独具慧眼,超越童蒙教育方面的层峦叠嶂,直溯源头,找到圣人的童蒙教育观作为自己从事童蒙教育的指南。

二是明确开示“蒙以养正”是成贤成圣的基本功。北宋大儒张载的《正蒙》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须知“蒙以养正”是为有志于让孩子走圣贤大道服务的,而不是为追求名利的小人之道服务的。圣人之教,不是教人不要功利,而是教人“取之有道”;不是教人不要名利,而是教人求之以“正”、用之以“正”;不是不要“民主与科学”,而是要“民主与科学”各得其“正”;圣人之教不是不要世俗的价值,而是要所有世俗的价值都各得其“正”。圣人之教教人的是“求而必得”的康庄大道,世俗之教教人的是“求而未必得”的侥幸之道。这完全是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