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匈奴造型艺术:游牧生活的生动再现

匈奴造型艺术:游牧生活的生动再现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匈奴的造型艺术和绘画都很有特色,强烈体现出了匈奴人游牧狩猎的生活场景。人们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多处匈奴墓葬中也发现了不少造型各异、特色鲜明的匈奴器物和手工艺品。装饰品中有马形、鸟形饰牌及铁制鹤嘴镐。这些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生动地再现了牧民放牧打猎及飞禽野兽追逐争斗的场景,体现了匈奴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和细腻了解,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手工技艺。

匈奴造型艺术:游牧生活的生动再现

匈奴的造型艺术和绘画都很有特色,强烈体现出了匈奴人游牧狩猎的生活场景。在这些艺术品中,动物形、动物纹和动物画最为普遍。诺颜山及其他漠北地区的匈奴墓葬曾出土一些牛、马、鹿头形或体形的铜饰牌,还有野兽互相搏斗模样的铜饰牌,还出土了一些金叶、银片和绣有各种复杂图案的毡毯等。出土的一些骨器上也绘有精致的兽类图案。[10]这些出土物品做工精细,其形状及上面的图案样式纷杂多变,形态逼真。

人们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多处匈奴墓葬中也发现了不少造型各异、特色鲜明的匈奴器物和手工艺品。

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准格尔旗速机沟匈奴墓中发现了属于汉代的一批铜器。其中也有多种动物形(鹿、鹤、羊、狻猊、马、狼六种鸟兽动物形)饰件。鸟兽都是成对的,雌雄相遇,如鹿有枝角者为雄性,无角者为雌性;鹤亦有雄有雌。铸造方法均系模铸,如鹿之背部尚见合缝线,角是单铸再插上去的。铸出的动物或直立或屈足,或低头或昂首,或闭嘴或张口,或作惊惧状,或为常态。每一种动物的神态都特别逼真、各具特点,如鹿的形态有立、有卧、有肥、有瘦。动物体筋骨肉的比例也处理得很恰当。由此可以看出,制作者很深刻地掌握了各种动物在各种情况下的不同姿态和动作,在艺术处理上能得其真而传其神。[11]

1974年,人们在准格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葬中发现了各种动物形的铜制饰件、装饰品及铁器和骨器等。铜饰件中,有立式兽,头微昂,目前视,颈后有脊,前腿直立,后腿稍屈,似鹿不是鹿;立式马,头微低,双目下视,两耳前伸,马鬃修饰工整,四腿稍内收,圆腹中空,尾下垂,处于温静状态,驯服逼真;盘角羊饰,双角向前盘曲,两目前视,神态逼真;立式羚羊,昂头前伸,双目前视,角后斜,四足内收,腿稍屈,臀微下蹲,作欲跑状。装饰品中有马形、鸟形饰牌及铁制鹤嘴镐。铁制鹤嘴镐一端扁刃,另一端呈鹤嘴状尖,中部有圆形銎,刃口使用痕迹清楚,至今仍很锋利。骨器只有骨镳一种,呈兽形,一端兽头,从眼、耳观察,类似虎头,但下颏又类似鱼鳃;背凹肚圆,尾上翘,成连珠形,刻工细致,造型精美。[12](www.xing528.com)

另外,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瓦尔吐沟和察右后旗的二兰虎沟匈奴墓葬中,也发现了很多动物形状或绘有动物图案的器物。

这些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生动地再现了牧民放牧打猎及飞禽野兽追逐争斗的场景,体现了匈奴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和细腻了解,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手工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