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初吉林满族史专著-史料学研究

清初吉林满族史专著-史料学研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初把政治犯和文人流放到吉林,他们及其家属多采用笔记体记载其经历和对环境的体验,同时反映满族社会和自身的生活,现依其写作年代绍述于次:方拱乾撰《绝域纪略》,顺治十八年成书。吴桭臣作《宁古塔纪略》,康熙六十一年成书。上述三书成于清初,记叙被流放者的生活及满族社会状态。被流放人的生活,反映了满汉关系,亦为满族史研究的一项内容。所以这三部书可以视为清初吉林满族史的专门文献。

清初吉林满族史专著-史料学研究

清初把政治犯和文人流放到吉林,他们及其家属多采用笔记体记载其经历和对环境的体验,同时反映满族社会和自身的生活,现依其写作年代绍述于次:

方拱乾(1593—1664)撰《绝域纪略》(《宁古塔志》),顺治十八年(1661)成书。方氏为安徽桐城人,受江南科场案牵连,于顺治十六年(1659)发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1661年离开。全书不足5000言,含“流传”“天时”“土地”“宫室”“树畜”“风俗”“饮食”诸目,有《说铃》《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198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梓行《黑龙江述略》,将其附刻。

杨宾(1650—1720)著《柳边纪略》,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成书。杨氏为浙江绍兴人,其父杨越因浙江通海案流放宁古塔,他两次至宁古塔,回内地后追忆耳闻目睹之事,参考一些图籍,成书五卷,记叙吉林职官建置、民族、物产、风俗,第五卷专收歌咏边外之诗赋。该书有康熙间刊本、《昭代丛书》本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将它与《龙沙纪略》《宁古塔纪略》合刻为《龙江三纪》,有周诚望的标注,1985年问世。(www.xing528.com)

吴桭臣(1664—1721年以后)作《宁古塔纪略》,康熙六十一年(1722)成书。桭臣之父兆骞亦为江南科场案的案中人,桭臣生于宁古塔,康熙二十年(1681)与其父一同被赦免回籍。该书不分卷,近万言,除叙述作者家庭播迁外,记宁古塔事甚多,如张尚瑷在序言中说:“所叙己身居三之一,大半乃多述土风。”吴氏对“草木、鸟兽、被服、饮食、制作、生殖”的载笔,与《绝域纪略》不谋而合。该书始初附刻于吴兆骞的《秋笳集》,其后刻本甚多,便于寻觅的本子是《丛书集成初编》本及《龙江三纪》本。

上述三书成于清初,记叙被流放者的生活及满族社会状态。被流放人的生活,反映了满汉关系,亦为满族史研究的一项内容。所以这三部书可以视为清初吉林满族史的专门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