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5.4青年人的行为特征和居住需求在《公寓建筑设计》

5.4青年人的行为特征和居住需求在《公寓建筑设计》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1居住行为与功能关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人群的居住行为特点以及居住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并且青年人思维本身就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特点,使他们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使用者和推动者。智能家居让青年人即使不在家中,也可以对居住空间进行调节控制,使得青年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别的居住活动。

5.4青年人的行为特征和居住需求在《公寓建筑设计》

居住行为是指居住者在居住空间中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是住宅内部居住空间组织的内在依据。居住者的行为模式指导行为空间的设计,居住空间的功能组织以及空间设计是按照居住者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需求来确定的。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不同居住行为的存在,产生了对不同居住行为空间的需求,因此长租公寓居住空间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青年群体的居住行为、居住需求的研究上。

通常可将青年群体的居住行为分为个人活动行为、家庭活动行为、家政行为、卫生行为四大类。个人活动行为一般包括就寝、工作和学习;家庭活动行为一般包括会客、起居、用餐等行为;家政行为主要包含烹饪和洗衣;卫生行为主要包括洗浴及便溺等。不同的居住行为需要不同的功能单元提供空间,居住行为及行为内容和行为单元的对应关系如表5-1所示。

表5-1 居住行为与功能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人群的居住行为特点以及居住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1.居住行为简单化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类服务和商品逐渐丰富,居住空间内的部分功能可以由社会化服务承担,如会客、餐饮、洗衣等居住行为可以转移到居室外进行,从而使青年群体的居住行为变得更简单。

2.工作、社交、生活空间一体化趋势明显(www.xing528.com)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工作、学习、社交等活动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行为产生的地点不再受限制,舒适的环境使得居家工作、社交受到了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青睐。这样一来,生活与工作场所就出现了融合性质的发展趋势。

3.追随智能化生活

近年来,“智能家居(smart home)”作为一种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理念,受到青年人群的欢迎。相较于普通家居,智能家居的信息交互功能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手机、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对居住空间进行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质。并且青年人思维本身就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特点,使他们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使用者和推动者。智能家居让青年人即使不在家中,也可以对居住空间进行调节控制,使得青年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别的居住活动。

4.崇尚到家式服务

自2014年开始,“到家式服务”因为服务高效、方便用户等优点受到青年人的青睐。他们通过网络就可以预订相关服务,足不出户也能够享受生活。例如,常见的派送取件式服务,如送餐、快递、送货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另外,近些年如教育、家政、美容美发、求医等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上门服务的形式实现。但是这种到家式服务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陌生人到访家中的频率,无形中对青年家庭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