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叶转运码头:福建九曲河茶叶集散中心

茶叶转运码头:福建九曲河茶叶集散中心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白林》福建境内“九曲河”的一条支流上有茶叶集散中心,一带江山、无限风光,运往广州等各大商埠的茶叶在这里装船,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之地。茶叶以嫩为贵,但采撷也须不违农时,过早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茶树枯萎甚至死亡。新摘的茶叶先露天曝晒数日,风干到一定程度后再运送至烘焙作坊,由茶农本人或作坊的工人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此道工序可能重复不止一次,直到茶叶的品相入得了验收人员的法眼为止。

茶叶转运码头:福建九曲河茶叶集散中心

流过的汗水会干涸蒸发,

但劳动的成果不会磨灭。

——《辛白林》

福建境内“九曲河”的一条支流上有茶叶集散中心,一带江山、无限风光,运往广州等各大商埠的茶叶在这里装船,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之地。这里是中国气候条件最好、最重要的产茶区,产量之大、品质之高,在整个大清帝国首屈一指。欧洲经销商对这一区域生产的茶叶也是青眼有加:亲临现场验货,务求货真价实,以企占领欧洲市场的制高点。

前篇文章我们曾就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做过简略的介绍,本节重点介绍茶树的栽培技术,并对茶叶的生产加工流程做一分剖。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种子繁殖、四季常绿。茶农掘坑播种,每个坑里一般都会多撒几粒种子:经验告诉他们,茶籽的发芽率并不可靠,只有广种才能保证收成。幼嫩的茶苗需要精心呵护,病虫害、大雨大风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防旱也是茶树早期养育必须做足的功课之一:远离河流的茶园都辟有灌渠,引来的河水在沟壑畦垄间穿行,滋润着每一株破土而出的秧苗。茶叶,顾名思义就是茶树的叶子;为了使茶树早日长出繁枝密叶,茶农可谓是心血耗尽、手段用尽。茶树在生长发育的头三年内或株高未达四英尺前,茶农不会揪哪怕一片叶子——保证植株良好的长势;超过这一约定俗成的涵养期,正式采摘方告开始。茶叶以嫩为贵,但采撷也须不违农时,过早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茶树枯萎甚至死亡。茶树初发的叶子蒙有一层细细的绒毛,适合制作香红茶白毫茶);假以时日,绒毛会自然脱落,长大的叶片成了加工普通红茶的原料。一树所产,早摘的茶叶叫“小种”,随之依时序和品质的高低依次加注为“焙茶”、“工夫茶”;等而下之,捡拾的散叶茶品相不好口感最差,悉被冠以“福建红茶”之名。(www.xing528.com)

中国人采用垄作技术栽培茶树,清除杂草的通道也有助于隔离病虫害。垄内茶树的株距约略五英尺,株高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方便茶农采摘叶片。茶树的树龄也有严格的限制,达到八年即树老叶涩、不堪大用,所以会连根刨走并补种新株。茶花白色,外观与月季花相似;蒴果呈圆球形,内含白色花籽一至三粒。茶叶的头茬采摘期在每年的3月,“摘头茶”对中国的茶农来说是一件大事:采摘者事先往往“斋戒沐浴”旬月之久,达到“吐气如兰”的地步;此外田间作业时还要戴经过特殊处理的皮手套,防止发肤的浊气污染新茶。采茶的过程也是极为慎重,仿佛举行神圣的仪式:必须是单片叶子分开来摘,大把揪捋是绝对禁止的。严格的操作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熟练工日均采茶量一般不超过十二磅。4月是采茶的第二季,此季的茶叶已不似头茬鲜嫩,采摘自然粗放了许多,制作工艺、销售价格也与头茬不能同日而语;不过如有大片品相与前作物差堪仿佛的好茶叶,茶农依然会慎重其事地对待,悉心料理后以假乱真,充当头茬精品茶出售。五六月乃至兹后数月间照样有茶可采,不过此期春尽时光老,茶叶的质量已是每况愈下。采茶的档期不同、茶叶的外观、口感大相径庭:头茬叶小色正、香气馥郁,叶片中几乎看不到脉络;二茬的色泽绿中发暗,后续采摘的颜色更深、质地也更加粗糙。除了时令之外,茶园经营的年代以及树龄的长短、水土气候条件、茶农的栽培技术等,均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茶农采茶的器具是竹筛,一种又大又浅、竹篾片编制容器。新摘的茶叶先露天曝晒数日,风干到一定程度后再运送至烘焙作坊,由茶农本人或作坊的工人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作坊靠墙的位置生有一排火炉,炉上安放烤板;当烤板加热到投放上去的茶叶“嗞嗞”发响的程度时,下一道工序即告准备就绪。此时茶农会将适量的鲜茶叶摊放到烤板上并用毛刷不断地翻炒,以叶片打卷为度,保证茶叶加热均匀,防止火候把握不当损害茶叶的品质,然后摊放到铺有纸张、布料等柔滑衬垫的桌子上。此时茶工将分为两拨:一拨人揉搓制品茶,另一拨人各擎大扇一把奋力扇风,其作用是致冷定型、加快流程。此道工序可能重复不止一次,直到茶叶的品相入得了验收人员的法眼为止。二茬、三茬的茶叶脉络粗粝、回味苦涩,一般采用先蒸后焙的方式改善口感。经验老到的茶艺工人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堆残枝败叶加工成色香味俱佳的上品。炮制好的茶叶还要在库房内存放数月时间,“定性”之后再经低温熏蒸,方可正式投入市场。

中国的茶农和茶叶加工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前者严格筛选、剔除杂类,确保每种茶叶的纯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加工商反其道而行之:鱼目混珠、以次充好,通过在质优价高的上品茶叶中杂拌劣质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中间商坐收或上门收购茶农辛劳终日创造的劳动成果,分包、碾压成型后,运送至钱塘江等处的港口,然后装船直发广州、澳门的货栈,待价而沽。

田间插秧的苏州府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