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贫干部联手帮助打造茶叶产业

扶贫干部联手帮助打造茶叶产业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雨花区自2018年开始对口扶贫桑植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至今已是三个年头。在我的带动下,扶贫队员也积极行动起来,“不让一个结对困难群众掉队”成为雨花扶贫干部共同的誓言。水田坪村成立了水田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与桑植县万宝山茶业公司合作,采取“集体建园、参股建厂、定额分红”的方式帮扶贫困户。

扶贫干部联手帮助打造茶叶产业

贺 耀

一片片生态茶园、一排排晾晒大棚、一个个白茶广告、一张张淳朴笑脸……伴随着精准扶贫的强力推进;一幅幅人民幸福、全面小康的画卷,正搭乘“飞梦雨花、梦想直达”的“小康快车”,在大山深处徐徐铺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正焕发勃勃生机……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湖南省深度贫困县,是张家界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县辖23个乡镇,298个村(居),户籍总人口46.76万,其中农业户籍人口42.4246万。2014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35316户119016人。经动态调整,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系统标示对象29162户98939人。已累计脱贫贫困户28190户96752人,未脱贫贫困户972户2187人,贫困发生率由28.48%降至0.52%。全县共有贫困村124个,2019年底全部出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雨花区自2018年开始对口扶贫桑植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至今已是三个年头。

号角吹响、战鼓催人。两年多来,在雨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主动作为,一股强大动能无处不在,激发起了全面支持桑植奋力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昂扬斗志。

记得2017年选拔扶贫队员去龙山县扶贫时,因为家庭原因没能争取前往,一直感到遗憾。我深知这次选派扶贫干部,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雨花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个人成长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并向领导主动请缨,得到了领导的支持。自此,曾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山区工作多年有扶贫经历的我,扛起了到桑植县去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雨花区对口帮扶桑植工作,要在全省争优秀,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是2018年4月11日,雨花区委书记张敏同志在桑植考察指导扶贫工作时给工作队布置的任务和提的要求。

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两年多来,我始终坚持以桑植为家,远离省会长沙、远离父母妻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桑植脱贫攻坚主战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毅力、坚守和奋斗,谱写了一个个雨花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担当和敬业奉献的时代华章

两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五个一”(推进一批产业项目,援建一批基础设施,培养一批专技人才,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开展一批公益活动)目标任务,以“桑植白茶”为扶贫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五为服务”(为产业树品牌、为就业搭平台、为创业桥梁、为产品找销路、为公益献爱心),从资金援助、产业发展、劳务协作等方面,推进携手奔小康的各项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2019年雨花区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携手奔小康先进单位”;雨花工作队被评为“全县2018年度优秀扶贫工作队”;我本人也被授予“湖南省2019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的荣誉称号,被张家界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负韶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的勉励,也是我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我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扶贫队员走遍了桑植的23个乡镇,写满了五本厚厚的“扶贫日记”,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牵挂。

在桑植扶贫期间,我们每一位队员都结对帮扶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我与因患病需长期服药的74岁低保户向成立结对帮扶,每月坚持上门嘘寒问暖,还经常自己掏钱买药买生活物品送到老人家里。两年多来,虽然只是平常的走访,但没想到他却让我深受感动。

今年5月份,省委组织部考察组一行来结对帮扶户家走访。当考察组一行指着我,当场向我的结对户向成立问道:“老人家,你认识这个人么?”“认识,认识,这是贺队长,贺队对我太好了,说实话,就是自己的儿女,也没他这么尽心尽力。”向成立满怀感激地回答道。听到老百姓这样的回答,既让我感到惊喜,也让我感受到了压力。没想到平时很平常的走访、慰问,也能得到群众这样高度的认可。顿时,感觉以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我的带动下,扶贫队员也积极行动起来,“不让一个结对困难群众掉队”成为雨花扶贫干部共同的誓言。像这样对困难群众关心照顾、排忧解难的故事,在每一位雨花扶贫队员身上都有发生。

扶贫队员龙静,利用网络众筹方式,帮助患肾病的官地坪镇水流村小男孩罗猛筹集善款近2万元;一天往返几百里,与医院、残联、乡镇、村多方协调,给患有精神疾病在慈利县精神病院住院的罗选平补办证明和残疾人证,帮助他解决了住院费用政策报销等问题。(www.xing528.com)

扶贫队员赵子春,在得知结对群众向延祥在张家界荷花机场务工,造成手臂骨折,而用人企业只愿意赔付6000元医药费时,当即帮他联系和申请司法援助,并通过自身人际关系,联系用人企业所在地重庆司法部门的朋友,为受工伤的贫困户向延祥争取获得了工伤赔款5万元。向延祥不仅偿还了1万元的贷款,还建起了新房,娶到了老婆。此外,还通过向街道领导汇报,为贫困户向延珍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万多元,帮助他修建新房,为他们雪中送炭,渡过难关。

多年的帮扶工作,让我们这批雨花扶贫干部与结对帮扶地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贫困户期待的眼神,我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与队友们一起,始终按照两地党委政府的部署,坚持以“桑植白茶”为扶贫主导产业,从建基地、扩产能、树品牌等方面,推动桑植白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片片茶园,一个个大棚,一张张笑脸,在雨花区的大力支持下,桑植白茶产业发展如沐春风,遍地开花结果。

走在洪家关白族乡水田坪村雨花生态茶园的山坡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茶园,青翠欲滴,绿莹莹的茶园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水田坪村成立了水田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与桑植县万宝山茶业公司合作,采取“集体建园、参股建厂、定额分红”的方式帮扶贫困户。引导贫困户把雨花补助资金用于购买茶苗、肥料,建设生态茶园;把驻村对口扶贫资金用于公司进行入股,修建茶叶加工厂;由村集体流转土地、茶叶公司统一规划建成生态茶园,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产业收益按股份进行分红。

“我小孩现在外面务工,我们两口子在家,现在管护了几十亩茶园,每个月收入就有三四千元,年底还可以分红。”说起产业扶贫带给生活的变化,贫困户李万富脸上漾起了灿烂的笑容。

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后期开发将达到700多亩,极大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有天地,攻坚藏文章。依靠扶贫而不依赖扶贫,如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提升贫困户脱贫“定力”,那就是发展产业。

两年多来,为了争取最大支持,我们扶贫队员几乎遍访区属各部门,累计争取财政资金4840万元、社会捐款捐物700余万元(其中政协捐款捐物达150万元),携手桑植新建茶园1.9万亩,白毛茶加工厂、萎凋房8767平方米,建成800平方米桑植白茶文化街和100多平方米的桑植消费扶贫生活馆,助推“桑植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认证,荣获“袁隆平特别奖”和农博会产品金奖,成功登录央视《精准扶贫、与爱同行》栏目免费展播一个月,成为省委省政府“五彩湘茶”主推公共品牌。

目前,桑植白茶产业从业人员6.45万人,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8200户3.1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综合产值达2.06亿元,已成为带动桑植群众增收脱贫的扶贫主导产业。

雨花扶贫风云起,桑植大地气象新。在迈向全面小康的伟大征途上,桑植人民用正视贫困、攻坚拔寨的勇气和魄力,搭乘“飞梦雨花、梦想直达”的“小康快车”,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正向着幸福出发,书写着一张张精彩的答卷。我将继续深耕在扶贫路上,携手桑植人民一道奔赴小康!

(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驻桑植县扶贫工作队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