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餐饮服务业发展情况

嘉峪关市餐饮服务业发展情况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公司统一经营,统一核算。2010年,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1487户,从业人员12380人,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酒钢宾馆位于雄关西路2号,由酒钢第一、第二招待所组建更名。第二理发门市部经改制后,由个人承包经营。

嘉峪关市餐饮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餐饮

1978年,嘉峪关市饮食服务公司下属国营第一食堂、国营第二食堂、工农兵食堂、人民饭馆等8家国营餐饮业门点,有职工29名。全公司统一经营,统一核算。1983年起,公司对下属单位实行经营承包,各单位“自负盈亏”。1989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下属单位与公司的关系变为行业指导。

1978年后,个体、国营、集体餐饮业呈现出此起彼消的局面。1981年,国营饭馆有11家,到1985年仅剩1家,集体饮食业由13家减至9家,而个体饮食业则由1981年的21家猛增到136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摊点开始占领市场,并出现了夜市。1990年后,几家较大的饭馆都被归并到新建的宾馆酒店中,如“都一处”“工农兵食堂”分别归入嘉峪关宾馆和嘉峪关饭店,私营企业餐饮业和个体餐饮业占据了餐饮业的主导地位。阿禧艳民族饭店、林苑酒楼、东方大酒店、重庆陶然居风味庄、大世界、全国连锁餐饮百强毛家饭店等一批饭店、酒楼兴起。2000年,有私营餐饮企业34家,从业人员220人,注册资金1487万元,营业收入1778万元;个体餐饮业870户,从业人员2551人,注册资金611万元,营业收入6334万元。2000年后,德克士、喜利来、肯德基西餐快餐馆落户嘉峪关,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馆随处可见。农村的休闲度假村、“蒙古包”也成为城乡消费者青睐的餐饮场所。

2004年,酒钢宏丰公司、润昌公司开办八卦餐厅、火锅城、粤海酒楼,国际大酒店、嘉峪关宾馆、长城宾馆、酒钢宾馆、铁道宾馆、雄关宾馆、国泰大酒店等的经营者提供南北大菜、各地美食,承办会议宴会和婚宴。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2亿元,其中餐饮业完成消费额2.8亿元,占18.3%。2010年,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1487户,从业人员12380人,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

二、住宿

1978年前,全市从事住宿业的有酒钢招待所、东方红旅社光明旅社、前进旅社,均为国营性质。

1980年后逐渐有了集体和个体旅社。1983年,嘉峪关宾馆建成,属涉外宾馆。1985年9月嘉峪关饭店建成开业,全市国营、集体和个体住宿业经营单位达31家。

1988年后,陆续建成长城宾馆、雄关宾馆、国泰大酒店、酒钢宾馆,完成嘉峪关宾馆扩建。2008年,全市住宿行业营业收入8800万元,其中旅游饭店收入7133万元,一般旅馆收入837万元,其他住宿服务单位收入820万元。2009年,住宿业主营业务收入10018万元。至2010年,有国有、集体、私营住宿业法人单位32家,其中星级宾馆18家、客房2013间、床位3360张、餐位9942个,从业人员1231人。四星级宾馆有:

嘉峪关宾馆

位于新华北路与雄关西路交汇处西北角,始建于1983年,1988年扩建。宾馆有主、副两栋楼,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有规格不同的客房177间,床位322张。有各式餐厅20个,餐位1000个,其中大型宴会厅有餐位500个,豪华歌宴厅餐位200个。会议中心有16款不同类型的会议室,可接待300人以下不同规格及档次的国际、国内会议。1991年被评定为三星级涉外饭店,2004年晋升为四星级旅游宾馆。

长城宾馆

位于建设西路6号。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有标准客房139间、标准套房5套、豪华套房7套、总统套房1套。拥有风味各异、大小不同的高、中档餐厅25个,餐位750个。199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2004年7月被甘肃省旅游局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酒钢宾馆

位于雄关西路2号,由酒钢第一、第二招待所组建更名。其中酒钢第一招待所,始建于1959年,是嘉峪关市最早接待外宾的饭店。酒钢宾馆由西、南、北3座楼组成,占地面积4.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0万平方米。西楼拥有豪华型商务套房9间、单人间28间、标准间144间,床位325张;南楼有经济型客房85间,床位150张;北楼有公寓型套房18套。2005年,被甘肃省绿色饭店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绿色饭店”,荣获“甘肃省饭店业优秀企业”称号。2009年西楼被甘肃省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2009年、2010年游客入住数分别为67025人次、86083人次,营业收入分别为1523.36万元、1799.16万元,实现利润分别为0.88万元、30.08万元。(www.xing528.com)

花苑大酒店

位于雄关广场东侧,隶属于中核四〇四华隆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2月建成开业,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四星级旅游涉外宾馆。拥有标准客房33间,单人间4间,高级套房6套,豪华套房1套。

三、照相

1978年,嘉峪关市只有新华、艺影两家国营照相馆,业务以拍摄黑白片为主。1999年,新华照相馆在新华南路开设一分店,全市从事照相业的人员10余名。

2000年后,照相逐渐以彩色照片为主,电脑技术的应用美化了客户的倩影,相机的普及,特别是数码相机进入普通家庭,促进了照相业的快速发展,艺诗、蒙娜丽莎、银都、漂亮宝贝、西域等一批民营性质的照相馆应运而起,主要承担工作照、合影照、艺术照、婚纱摄影等业务,改变了照相业务比较单一的局面。至2010年,有从业人员20余人。

四、理发美容

1978年前,全市理发业有市餐饮服务公司所属第一理发门市部和第二理发门市部,市民理发需排队等候。1990年后,个体美容院、发屋、发廊陆续出现。1991年,因修建人民商场,“圈楼”里的第一理发门市部关停。第二理发门市部经改制后,由个人承包经营。

2000年后,人们的美容美发观念由单一功能转向时尚个性化,美容美发业蓬勃发展,服务队伍素质和行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美容美发中心”“养生馆”“美容俱乐部”“化妆形象设计工作室”以及各种美容美体室取代了以往的理发店、剃头室。2007年,从事美容美发业的门点增至286家,从业人员572人,其中以“大男孩”发艺、“黄金律”发型团队、“爱拉”发艺、“萱姿”美容中心、“艾丽素”美容院为代表的个体美容美发美颜会所成为大众消费的新时尚,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和电子通讯之后的第五大社会消费热点

五、洗浴

1978年前,全市的洗浴设施及服务主要由酒钢公司承担,市政系统经营性的浴池只有5家。

酒钢早期的浴池分为生活区浴池和厂区浴池两大类。1980年前,在生活区有四座浴池,1983年后又陆续建成4座,8座浴池使用面积5800平方米。生活区浴池对酒钢职工免费服务,对非酒钢人员及酒钢家属少量收费。随着洗浴服务业日渐社会化,酒钢生活区浴池大部分陆续关闭。

酒钢厂区有19个浴池,专为岗位职工服务,浴池使用面积4800平方米,每天24小时开放,日接待1.17万人次洗浴。

除酒钢外,还有几家地方企业有职工浴池,免费为职工服务,但设施简陋。

1978年后,洗浴业发展迅速,个体经营的浴池分布各街区,缓解了居民洗浴难的问题。2000年后,先后有“情未了”“浪淘沙”“金芙蓉”“开通”“宝丽金”等洗浴中心落户嘉峪关市,集洗浴、休闲、健身、餐饮为一体,使洗浴业得到充分开发和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