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志:推动民族工作的举措和成果

嘉峪关市志:推动民族工作的举措和成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取举办茶话会、参观游览、节日联欢等形式,开展民族联谊活动。同时,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的比例。市民宗局每年会同统战、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全市清真食品市场进行例行检查,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穆斯林群众的消费权益。

嘉峪关市志:推动民族工作的举措和成果

围绕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嘉峪关市实际,每年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方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召开专门会议,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条战线、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贯彻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嘉峪关市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掀起学精神、学先进、比贡献的热潮,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采取举办茶话会、参观游览、节日联欢等形式,开展民族联谊活动。每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开斋节藏历新年等民族节日,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政治活动,都邀请少数民族代表与市领导共同联欢。

1980年4月,选派1名少数民族代表赴北京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1981年1月,选派1名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1985年,保送回、藏3名子女上大学。1984—1998年,先后多次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团赴新疆、青海、甘肃省甘南、阿克塞、肃北等地考察民族工作和学习发展民族经济的经验。

通过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省委、市委党校培训、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使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选拔一批素质高、业务强、能干事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同时,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的比例。1999年,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356人,其中市管干部73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6.9%,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2010年年末,在市七届政协委员中,有少数民族委员11名,占委员总数的6%;在市八届人大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15名,占代表总数的8.8%。(www.xing528.com)

1979年后,在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工厂、学校幼儿园等企事业单位先后建立清真专灶,在农贸市场、超市设立清真肉和清真食品专卖区。投资150多万元建立清真屠宰场。市民宗局每年会同统战、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全市清真食品市场进行例行检查,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穆斯林群众的消费权益。

1981年,为尊重回族等少数民族亡人土葬的习俗,在水峡口公墓区东南侧划定穆斯林公墓,并拨款1万元用于公墓绿化。从1981年恢复回民土葬,至2006年年末,共安葬亡人130余人。2010年,市政府无偿划拨1万平方米土地为回民公墓区,并投资18.3万元,硬化回民公墓门前道路,修建公墓围墙,安装铁艺围栏。对其他少数民族生活习惯,也同样给予尊重和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