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志:关城特点及作用

嘉峪关市志:关城特点及作用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城是嘉峪关防御体系的指挥中枢。城壕、外壕亦称护城壕;远墙亦称壕栅,在罗城西二里处;崖栅在关城北侧的山坡上。月城两端接墙壕、城壕,月城内侧斩削垂直,阻敌接近罗城。对关城正面起保护作用。关城内有旗墩瞭望墩、东闸门墩,主要用于观察和传递军情。

嘉峪关市志:关城特点及作用

关城是嘉峪关防御体系的指挥中枢。地处文殊山和黑山之间,坐东向西,“关在南北两山间”。东距市区5千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壕堑等组成。城内套城,城外有壕。城内建有衙署、仓廒、祠庙、驿站及街市等。

嘉峪关平面图

一、城郭(关城组成)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维修的关城全景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内城外缘周长640米。东城墙长154米,西城墙长166米,南北城墙各长160米,呈梯形,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分两次筑成。洪武五年(1372)初筑土城,高约6米,夯层0.12~0.14米。嘉靖十八年(1539)后,经数次加固维修,墙高增至9米,加上垛墙,总高10.7米,底基厚6.6米,上宽2米,顶部走道均用砖铺路面。外侧有青砖砌的垛墙,高1.7米。垛高0.75米,宽1米,厚0.35米,垛口宽0.42米。砖长0.42米,宽0.2米,重10.5千克。每个垛上均设有瞭望孔。西面城墙的垛墙中部还有供士卒夜间放置灯火的灯槽(此槽功用,另说为放置打火石和引信,理由:西面城墙为对敌正面,火炮火铳随时发射,需要保持干燥且顺手拈来的打火石和引信。如果是灯槽,城墙顶上南、东、北处却没有。)深0.24米,口宽0.27米,高0.39米;下部有一下斜孔,为射击用。城墙内侧有砖砌宇墙,高0.8米,厚0.34米。

内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门额刻“光化门”,西门门额刻“柔远门”。两门均为砖砌拱券门洞,深20.8米,宽4.2米,高6.4米。门洞基础和地面均用长方形石条衬砌。两门洞均装有铁皮包钉黑漆双扇门。两门内北侧紧贴城墙均建青砖铺筑的斜坡马道,长22.2米,宽2.7米,外侧有护道墙,直达城顶。接地道口处建有砖木结构的门楼和土坯砌照壁。马道下原有成排的拴马桩。

东西二门城墙顶上均建有城楼,形制基本相同。高17米,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楼阁。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12根。第二层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楼内有木栏杆楼梯,可供攀登。楼中绘有飞天、人物、鸟兽、山水、花草等画。第三层四周皆为木格花窗。楼顶盖灰瓦,脊装兽形瓦。

南北城墙无门,墙头居中筑敌台,台上建敌楼。一层三间,面积38.2平方米,楼前有明柱通廊。

城墙四角各建方形砖砌角楼一座,二层单间,高出城墙5.4米。角楼亦称戍楼,为哨位,底层面积29.7平方米。底层向甬道开券门,另三面开券式窗。角楼上为平台,台四周设垛口,形如碉堡。

明代,内城设有军事指挥机关。洪武二十七年(1394)设立嘉峪关所,隆庆二年(1568)改设守备司,后设游击将军府。建有嘉峪公馆、仓库、夷厂、官井等。所有军火武器、草料、粮秣均存放内城。

罗城(2010年摄)

西瓮城外20米处筑有一道凸形墙,西、北两端与外城墙连接(外城墙又与边墙连接),构成外城。这部分城圈叫罗城。筑于明弘治年间,嘉靖十八年(1539)用砖包砌。

砖包城墙全长287米,石条砌基。基厚7.5米,上宽5.3米,高9米。墙中间是关的正门,门额镶额题“嘉峪关”三字。门洞为砖砌拱券式,深25米,高6米,宽4米。用巨型石条铺地,安铁皮黑漆双扇门。

罗城内侧南端有一条砖铺马道,直通城墙顶部。顶部有砖砌垛口133个,高1.5米,宽1.66米,厚0.6米。每垛口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瞭望口,并有灯槽。灯糟下有射击孔。(此槽功用,另说为放置打火石和引信。理由:罗城为对敌正面,火炮火铳随时发射,需要保持干燥且顺手拈来的打火石和引信。如果是灯槽,点灯宜暴露守城者目标,且内城南、东、北城墙顶上却没有。)

罗城南北端各有箭楼1座。

关城的东、南、北三面用黄土夯筑城郭,称外城,筑于明嘉靖年间。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并在此连接长城东部围墙沿岩岗边缘筑起,围一广场,取势十分得法。

外城全长1263米。遗迹残高3.8米,基厚2.3米,上阔0.65米。383米残缺处,1984年已补筑。墙上有垛和瞭望孔。

外城门有二,东闸门和南闸门。现存有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两侧石条砌基,砖砌壁,壁嵌36根方木支柱,上搭方木棚架。门顶建有门楼,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红漆明柱,上盖灰瓦,装脊兽。南闸门为通往校场和城中居民取水出入口,损毁于建国前后,只有豁口,1986年维修城墙时封堵。

外城内,原建有街市、驿站、店铺、饭馆、车马店和庙宇等,由于晚清地方变乱等诸多原因毁坏殆尽。现仅存文昌阁、戏楼和关帝庙、墩台等。

瓮城(2010年摄)

内城东西门外均有瓮城回护,劈门均南向。门额位置分别题“朝宗”(东)和“会极”(西)。瓮城用黄土夯筑,与内城墙同高。上部外有垛墙,内有宇墙,与内城相同。东瓮城东边长32.85米,南北长22.9米。西瓮城南北长22.6米,西边长32.8米。两瓮城门顶城台上均建阁楼,坐北向南,为一层小三间式,面积28.6平方米;安对扇门,门两边开窗;楼脊扣筒瓦,楼顶四角飞檐装龙首瓦。瓮城门洞为砖砌拱券式,地铺长方形石条,安铁皮黑漆双扇门。西瓮城与罗城墙间,原架有木制渡槽状天桥一座,连接瓮城与罗城,今已无桥,缺口遗迹尚存。

二、城防(防御设施)

作为军事要塞和长城组成,除了城墙,关城还有壕堑、月城、墩台、角楼、敌楼、箭楼等防御设施。

是城防的重要构成。嘉靖三十五年所绘嘉峪关防御图(见《四库全书·甘肃通志》),关城周围有多道长城环卫,呈现层层设防格局,这些长城就是壕堑。有远壕、城壕、外壕、崖栅等。远壕分布于关城西,与关南墙壕相连,向西延伸,亦称拦马沟;城壕在罗城城墙外侧脚下和内城南北两侧;外壕在外城外侧。城壕、外壕亦称护城壕;远墙亦称壕栅,在罗城西二里处;崖栅在关城北侧的山坡上。壕堑长城凭借地势,因地制宜,与城墙相得益彰,增强关城防御。

是罗城外最近的一道屏障,由砂砾堆积成南北狭长丘状,形似月牙。近距罗城6至9米,远距罗城30多米,底阔7至35米,顶阔2至5.6米,高3至6米,全长200余米。月城两端接墙壕、城壕,月城内侧斩削垂直,阻敌接近罗城。对关城正面起保护作用。

关城内有旗墩 瞭望墩、东闸门墩,主要用于观察和传递军情

位于外城东北角,东闸门北15.70米处,修筑在地势较高的土坡之上,连接外城和关北边墙。墩外层及顶部女墙和垛口为1987年补休,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7米,南北长10.20米,顶边东西长5米,南北长6.70米,高10.60米,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0.21米。东闸门墩主要接关北边墙烽火

位于南闸门东,与外城城墙相连,西距戏台21米。墩台残存东半部,东壁接外城东墙,南壁接外城南墙,北壁接旗墩,底南北长3.60米,东西长3.20米高3.80米沙石与黄土混合夯筑,夯层厚0.16米~0.2米。

位于戏台东20米处,与瞭望墩相连接,南壁接外城墙和瞭望墩,因当年关旗竖于墩上,故名。墩台上半部为1987年补修,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梯形,底东西长3.2米,南北长3.8米顶东西长2.3米南北长2.4米,残高5.3米,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0.21米。

《肃镇华夷志》所载嘉峪关墩,现无存。一说指瞭望墩;一说指东闸门墩;另说在东闸门南驿站旁。光绪元年(1875),俄罗斯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的关城照片上此处有墩。

角台位于内城四角,凸出城墙,形似墩台。 角台下为黄土夯筑,上为土坯砌筑,外涂草泥。角台上各建一座方形角楼,亦称戌楼,是戌兵瞭哨之所。楼为二层砖砌单间式,高出城墙5.4米,底面积29.7平方米。楼形如碉堡,下层向城内开券门,令三面开券式窗,由内可登楼,楼上为平台,台四周设垛口。

东闸门墩遗迹(2010年摄)

瞭望墩遗迹(2010年摄)

角台、角楼遗迹(2010年摄)

敌台又称马面,即城墙外侧突出的台体,应外观如马面下垂而得名,主要便于从侧面射杀敌人。关城有两个敌台,建于内城南北城墙中部,内部夯土,外部包砖,底宽11.70米,高9米。敌台上建有敌楼。敌楼南北宽7米,东西长8.70米。南敌楼坐南向北,为悬山一殿一卷式勾连撘屋顶式建筑,青砖砌墙,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向北开,门前建有通廊与南城墙漫道相通。北敌楼坐北向南,为悬山顶式建筑,青砖砌墙,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向南开,门前建有通廊与北城墙漫道相通。敌楼内可储武器、粮草、弹药,可供士卒休息。楼四周开有若干的箭窗,可供观察和射击使用。

关城的箭楼建于罗城南北两端的角台之上,形制与角楼不同。箭楼角台比内城角台高大,宽度和高度亦大于罗城城墙,石条砌基,内为黄土夯筑,外包青砖,顶部青砖铺砌,底东西长9.50米,南北长11.40米,顶东西长6.20米,南北长8.40米,高10.35米。箭楼建于角台顶中部,四周有墙体和城垛,沿罗城城墙顶漫道与嘉峪关楼相通。南箭楼北侧墙体中部开口,北箭楼南侧墙体中部开口,宽2.60米,有台阶通罗城墙顶漫道,箭楼与墙体相距0.60米。箭楼青砖砌东、南、北三面墙,西面无墙,东西、南北各长3.50米,高4.80米,内宽2.1米,进深2.5米。楼顶为悬山顶式,覆筒瓦,脊装蟠龙首。

是上下城的道路。关城有三条马道,位于光化门城台北侧、柔远门城台北侧和嘉峪关门城台南侧。马道倚城墙呈23度坡度通达墙顶,长21~25米,宽2.9~3米。坡道表面为陡砖砌法,利用砖的棱角增加摩擦,形成涩脚,便于行走。外侧砖砌护道墙,马道入口有砖木结构的门楼和照壁,照壁正对马道。

敌台、敌楼(2010年摄)

箭楼(2010年摄)(www.xing528.com)

马道(2007年摄)

三、衙署城楼(城池建筑)

明清时期,城内有以下衙署设施。

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游击将军府

也称游击衙门,建在内城北墙下中部区域,坐北向南。明隆庆二年(1568)嘉峪关设守备。清康熙十三年(1674)改设游击,游击将军府当建于此时,清代曾维修过。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门前有中小型钟楼鼓楼各一座,分列东西两边。四合院形式,两院三厅,厅前均有红漆明柱通廊。前厅东西各5间,中厅为3间过厅,后厅三面房屋共11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存过厅和后厅,呈四合院,土木建筑,红漆明柱,顶盖灰瓦,装脊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据《重修肃州新志》载,嘉峪关公馆在关城内,李端澄建,有分司,有仓场。在游击将军府的对面,为坐北向南四合院。公馆门外有红漆明柱廊台,院内有过厅五间,配房东西各三间,正厅五间。现无存。

俗称大衙门,也称千总衙门。在游击将军府西,坐北向南,门向南开,呈长方形院落。门前有彩画牌楼一座,门为五间过厅。院内有正厅五间,为办公之所,有东西两排营房,每排约十间房屋。现无存。

《肃州新志》:“巡检分司署,在嘉峪关城内。”位于警卫营房对面路南,坐北向南四合院,门向北开,内有图木结构房屋数十间,为清代巡检衙门,也称巡检分署。现无存。

东西瓮城值更房原各为三间,东翁城内值更房坐东向西,西翁城值更房坐西向东。现无存。

《肃州新志》:“嘉峪关驿,安设关内。东至酒泉驿七十里。西至惠回堡九十里。向驻赁民房。原额设马三十二匹,所牛五只,所车五辆,设兵二十名,夫五名。”位于关城东侧,进东闸门向南。驿站有东西两排房屋,中间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驿站从明代一直延续到1943年。现无存。

关城六座城门上都有城楼。东闸门城台上有闸门楼,朝宗门城台上有朝宗楼,会极门城台上有会极楼,尤以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化楼巍峨壮观。

在罗城正中的嘉峪关门顶,为关城正门门楼,亦称“嘉峪关楼”,建筑面积556平方米,坐东向西,高约17.5米,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楼阁。明弘治八年(1495)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1987年再修。其结构与东西二城楼大致相同,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匾于20世纪30年代被毁。

在内城西门城墙顶上,由肃州兵备副使李端澄主持修建始建于正德元年(1506)。坐东向西,高约17米,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楼阁。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12根。第二层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楼内有木栏杆楼梯,可供攀登。楼中绘有飞天、人物、鸟兽、山水、花草等画。第三层四周皆为木格花窗。楼顶盖灰瓦,脊装兽形瓦。

在内城东门城墙顶上,与柔远楼一起修建,坐西向东,形制与柔远楼一致。东面檐下悬赵朴初题“天下第一雄关”匾额。

嘉峪关楼(2010年摄)

柔远楼(2010年摄)

光化楼(2010年摄)

文昌阁(2010年摄)

又称文昌殿,在东瓮城东侧14米处,明代建筑,清道光二年(1882)重修。楼基面积130.4平方米,石条砌基。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底层回廊环绕,周立红漆明柱。中间有一门洞,两侧各有砖筑耳房一间。楼北侧置木梯登楼。第二层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彩画80幅。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有木刻花栏杆。楼顶用筒瓦覆盖,脊上有39个瓷制小狮子,两端置蟠龙,阁檐龙首起翘。阁上原有“文昌阁”和“斯文主宰”匾额,今已无存。

四、附属设施

《肃州新志》:“商贾俱住在东关,关厢大于关内三倍。正街一条,长一里。凡仕宦商旅出口入关必宿于此。铺户栈房、茶寮酒肆、旅店牙行约千余户,军民数千家。”

紧接东瓮城东墙,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次年秋落成。庙内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过厅和牌楼各一座,面积720平方米。原来塑画精湛,曾流传有“二龙戏珠”的故事。1980年庙宇虽存,塑画己毁,只有牌楼保存完好,精雕细刻,彩画绚丽,红漆明柱挺立两旁,顶盖绿色硫璃瓦,上悬“威宣中外”匾额。1998年对木质建筑物进行了修缮和彩绘,重塑“关圣帝君”像。

位于关帝庙正对面,坐南向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面积114平方米。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月重修。戏楼建筑精巧,彩绘艳丽,木格顶棚上绘有太极八卦图,木制隔墙将前后台隔开。隔墙上绘有八仙图,东西山墙内壁上绘有“和尚窥女图”的壁画,两端“八”字屏风砖面上竖刻楹联一幅曰: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

内城中有官井一眼,为明代建关时所开,供戍守官兵及军马取水饮用。原建有井亭,装有辘轳。

根据志书、碑文记载和亲历者记述,除关帝庙外,关城还有武安王庙、玄帝庙、三官庙、案牍庙、马王庙、老君庙、鲁班庙、相子庙、财神庙、护国寺、城隍庙、龙王庙等。

关帝庙(2010年摄)

戏台(2010年摄)

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官井

五、关城外部建筑设施

明清时嘉峪关城外有过不少建筑设施。

原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后移至距关城西五十丈远处,坐南向北,高三米,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为嘉庆十四年(1809),肃州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时所书,碑亭系后来所建。原碑已移至碑廊保护。现在的碑是复制品。

在关城南约500米,方圆约30亩,西至关南边墙也约500米。场内建有演武厅。露天筑有一土台,土台高约2米,长、宽各20余米。土台上建有房屋十三间,北面五间为厅房,东西两面各四间为陪房,也可作讲武堂用。演武厅坐北向南。在演武厅南面筑有八字墙,墙中开一圆门。在讲武堂和八字墙中间开一道壕沟,供跑马射箭习武所用。遗迹无存。

建在关西古驿道旁。陶保廉《辛卯侍行记》:“三十三里道北数里长岭上有大烽墩,其下设黑山湖军塘。……路南为小红山,皆荒峤也。……西北五里过大木坊,题‘肃州嘉峪西关’,雍正十二年(1734)黄文炜建。光绪十二年,署安肃道易孔昭重立。一里双井子小堡无人,堡外土屋三家。”遗迹无存。

亦称关东牌楼,在关南校场过沙河东二里多,题额为“嘉峪关东”。修建年代无考。牌坊高约5米多,宽5米多。牌坊为石墩木架,横架上有油漆彩画,坊脊上悬匾额。牌坊于1938年左右拆除。拆除时,曾在地下挖出一把长二尺多宝剑。剑上雕刻着两条龙,剑鞘上也刻有一条龙,还刻有“保家卫国”四个字。遗迹无存。

先年,在龟盖山北侧,建有魁星楼一座。楼为二层,圆形八卦式。遗迹无存。

《肃州新志》:“东至丁家坝四十里,西至双井二十五里。原额夫马及续添未详。”遗迹无存。

关南龟盖山附近。遗迹无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