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志(1978~2010)下册:地名管理与勘界工作

嘉峪关市志(1978~2010)下册:地名管理与勘界工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查后,对不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的130条地名作了更名。2004年11月,市政府依据《甘肃省地名管理办法》,调整地名管理职能,决定地名管理归民政部门统一负责。2007年,市民政局制定《嘉峪关市地名管理办法》,启动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录入标准地名399条。嘉峪关玉门线、嘉峪关金塔线两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于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会议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界线以西属嘉峪关市行政区域,以东属酒泉市行政区域。

嘉峪关市志(1978~2010)下册:地名管理与勘界工作

一、地名管理

1980年前,嘉峪关市未设置专门地名管理机构,城区地名按道路纵横分格,统称为“街坊”,以建设先后按数序排列,城区设20个街坊。1980—1983年,按照甘肃省统一部署,开展第一次全市地名普查,成立嘉峪关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共普查地名611条,其中城市地名56条,农村地名173条,地理实体地名146条,城乡具有地名意义的行政名称101条,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场及建筑物等名称135条。普查后,对不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的130条地名作了更名。1983年8月,编纂出版《嘉峪关市地名资料汇编》,将城区20个街坊改称为22个街区。

1990年11月,成立嘉峪关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2005年前,全市的地名管理职能由民政、建设、公安3个部门共同承担,民政部门负责对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标准化处理,建设部门负责道路标志牌设置和维护,公安部门负责门牌号码编排及标志牌设置和维护。2004年11月,市政府依据《甘肃省地名管理办法》,调整地名管理职能,决定地名管理归民政部门统一负责。

2005年5月,市民政局会同建设、公安、城区、规划等部门,对市区70个街区和22条主要街道两侧门牌号码及地名标志牌设置情况进行普查。7月,针对门牌号码的编排管理没有统一编码规则,提出“距离定位法”编码方法,制定《嘉峪关市门牌号码编排规则》。按照《地名标牌城乡强制性国家标准》,完成全市标准地名标志牌设置更新工作,在三个镇建立农村地名服务体系,改变农村有名无牌、进村找不对门、入户找不对人的现象。

2007年,市民政局制定《嘉峪关市地名管理办法》,启动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录入标准地名399条。2008年完成出版《嘉峪关市行政区划图》。

2010年,配合雄关、长城、镜铁三个区,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划分三个区的管辖区域,对南市区、双泉工业园区、西部综合交易市场新建道路及市区内新建住宅小区进行命名,累计承接门牌号码编排任务1023次,为105座建筑物编排门牌号码并制作安装标志牌,完成三镇农户门牌号码的调查摸底及制作,安装门牌号5857块。

二、勘界工作

1982年10月7日,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嘉峪关市、郊界线划分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意见的报告》。报告建议东以机场路为界,北接东长城,南接北干渠;北以环城铁路以北两千米为界,正东正西方向与东、西长城连接;西以嘉断线(现双拥路)以东300米为界,北接西长城,南至长城中学路口处,西至嘉峪关城楼,玉泉公园划入市区,向东南过鳖盖山,沿兰新铁路北大河;南以北干渠为界,向东北与东界线连接,对城市形成环行圈。界线内为城区,界线外为郊区。

周边地区界限勘定:嘉峪关市周边与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和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总长196.5千米。与周边几个地区界限勘定情况分别为:

2001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嘉峪关市与张掖地区协商勘界会议在兰州市召开,就嘉峪关市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界线及镜铁山矿、西沟矿矿区的管理问题以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酒钢镜铁山矿、西沟矿面积共计105.5平方千米,土地所有权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使用权归嘉峪关市。

嘉峪关肃南线全长60千米,呈东西走向。西起嘉峪关、玉门、肃南三市县边界线交会点(位于大红泉东南山根下,该点为甘政发〔1986〕58号文件确定的交会点),向东直线至2105高程点,向东南沿山脚经小红泉北200米处至2082高程点,向东南过索道、公路、2104高程点至坐标X=4392550,Y=17411430处,向东北至1961.2三角点1号界桩,向东至1906.0三角点,向东至坐标X=4396 160,Y=17427750处,向东北经阴洼梁西侧转向东至羊圈沙河,向东经1868高程点北250米处至西大口子,向南偏西逆西大口子至大口子塘,向东偏南至大口子,向南偏东至两条干沟交汇处,向东偏南至2074高程点,向东南沿分水岭经2024、2000高程点、大坂梁、1961、1852高程点至坐标X=4392 200,Y=17445200,向东南到嘉峪关、酒泉、肃南三县市边界线交会点止。界线以南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北属嘉峪关市。以埋设的3个界桩为界。(www.xing528.com)

嘉峪关玉门线、嘉峪关金塔线两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于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会议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嘉峪关玉门线全长43千米,呈南北走向。北起嘉峪关、金塔、玉门三县(市)边界线交会点(下滴水,X=4429900,Y=17419810),到嘉峪关、玉门、肃南三县(市)交会点(大红泉,X=4397925,Y=17 401860)止。界线以东属嘉峪关市行政区域,以西属玉门市行政区域。以埋设的3个界桩为界。

嘉峪关金塔线全长38千米,呈东西走向。西起嘉峪关、金塔、玉门三市县交会点(下滴水,X=4429900,Y=17419810),到嘉峪关、金塔、酒泉三市县交会点(麻芦山顶,X=4426310,Y=17454 430)止。界线以南属嘉峪关市行政区域,以北属金塔县行政区域。以埋设的4个界桩为界。

嘉峪关酒泉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因锅盖梁水库至芦坑段存在水资源争议,在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会议协商的基础上,1998年11—12月省勘办召集嘉峪关市、酒泉地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界线全长55.6千米,呈南北走向。北起嘉峪关、酒泉、金塔三县(市)交会点(麻芦山顶)0号界桩,向东沿总参测绘局1980年版1:5万地形图上标绘的界线(简称80线),向南偏东南沿80地图线经1581、1575、1564、1534高程点,过酒(泉)文(殊)公路中心向西南沿80线行约1千米入文殊沙河,沿文殊沙河中心线过南干渠、兰新复线文殊沙河大桥中心到嘉峪关、酒泉、肃南三县(市)交会点0号界桩止。界线以西属嘉峪关市行政区域,以东属酒泉市行政区域。以埋设的3个界桩为界。

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共2条,总长51千米。1999年6月24日通过图上协商定界和实地认点认线,一次性勘定全线界线。

新城嘉峪关线全长25千米。北起后墩山上西墩子与嘉峪关(市)金塔(县)线相接,向南至土疙瘩河中心,沿土疙瘩河中心至1552高程点(X=4420230,Y=17439950),向南经1560高程点,至长城(X=4416590,Y=17441640),经1575高程点至1588高程点,向东南至北干渠第一支渠中心新城水闸南600米处,沿北干渠第一支渠中心线至酒泉市印刷厂农场北,向东过农场与嘉峪关酒泉线相接。界线以东属新城乡,以西属嘉峪关乡。界线勘定后未埋设界桩。

嘉峪关文殊线全长26千米。西起文殊山西没山子山根与嘉峪关肃南线相接,向北沿战备公路西侧的干河床中心线至北大河中心(X=4399540,Y=17428500),沿北大河中心线接嘉峪关酒泉线止。界线以北属嘉峪关乡,以南属文殊乡。界线勘定后未埋设界桩。

新城嘉峪关线和嘉峪关文殊线两条乡级行政区域界线,2004年经市政府《关于峪泉镇与文殊镇、峪泉镇与新城镇之间乡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批复》(嘉政发〔2004〕67号)批准生效。

长城区与镜铁区的界线西起迎宾西路与新华南路中心线交会点,向东偏北沿迎宾西路至酒钢环城铁路专用线,沿酒钢环城铁路专用线至安远沟村一组水渠,安远沟村一组耕地外缘,向东至防风林带,沿防风林带向北过清嘉高速550米至北干渠,沿北干渠中心线至金港路,沿金港路中心线至兰新东路,沿兰新东路中心线至嘉峪关肃州线与兰新东路中心线的交会点止。全线长11.8千米,界线以南属镜铁区,以北属长城区。

镜铁区与雄关区的界线西起嘉峪关玉门线与省道215线中心线的交会点,向东沿省道215线中心线至国道312线,沿国道312线中心线至阳关路,沿阳关路中心线至迎宾西路,向东北沿迎宾西路中心线向东至迎宾西路与新华南路中心线交会点止。全线长27.5千米,界线以南属镜铁区,以北属雄关区。

雄关区与长城区的界线北起嘉峪关金塔线与新城峪泉线交会点后墩山西墩子,向南沿新城峪泉线至北环路,向西北沿北环路中心线至酒钢尾矿坝西侧,向南沿亨顺公司、金属镁厂、耐火材料厂东侧围墙至东长城,沿东长城至酒钢五号路,沿酒钢五号路过酒钢五号门至酒钢铁路专用线,沿酒钢铁路专用线至大友铁合金厂东侧,沿大友铁合金厂东侧围墙至酒钢储运公司北大库,沿酒钢储运公司北大库至酒钢储运公司北大库正门北侧,向西与新华北路垂直相交,沿新华北路、新华中路、新华南路中心线至新华南路与迎宾西路中心线交会点止。全线长30千米。界线以东属长城区,以西属雄关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