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带曲线设计规范要求和测点数

附带曲线设计规范要求和测点数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附带曲线支距当道岔后的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5.2 m时,道岔后的连接曲线称为道岔的附带曲线。表4.7为我国定型的9号道岔线间距为5.0,5.1,5.2 m时的附带曲线支距表。此外,附带曲线设计全长的测点数应为整数。②附带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附带曲线一般都较短,设置缓和曲线后,圆曲线部分的长度就不能满足小于20 m的规定。为了保持附带曲线的圆顺,当正矢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必须及时进行整正。

附带曲线设计规范要求和测点数

1)附带曲线支距

道岔后的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5.2 m时,道岔后的连接曲线称为道岔的附带曲线。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大于5.2 m时,道岔后的连接曲线不算附带曲线。

道岔后附带曲线距轨道较近,与道岔的导向线形成两个相反的曲线。附带曲线方向、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行车的平稳和安全,并对巩固道岔的质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必须重视道岔后附带曲线的养护和维修,并与道岔的养护和维修一起进行。

附带曲线支距是指直股线路里股钢轨工作边到附带曲线外股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对一些没有定型图可查的道岔附带曲线,应另行计算。

表4.7为我国定型的9号道岔线间距为5.0,5.1,5.2 m时的附带曲线支距表。

表4.7 常用单开道岔附带曲线支距表(9号道岔)

2)附带曲线的正矢

附带曲线整正的计算方法有绳正法、一绳法及解析方程法等,这里只介绍绳正法。

绳正法整正附带曲线,对野外作业,计算、拨正及日常养护维修检查都很方便。

由于附带曲线一般都比较短,其测点间距为5 m,进行整桩改造增加的拨量及拨道工作量都不会很大,因此,有条件时,附带曲线可进行整桩化改造,其计算方法简便,做法如下:

(1)附带曲线中央点位置

附带曲线中央点位置可计算为

式中 N——测点数;

∑f——现场正矢合计;

∑∑f——现场正矢累计合计。

(2)确定附带曲线的全长

确定附带曲线的全长时,应满足附带曲线养护维修和行车要求的有关规定。如夹直线大于6 m时,附带曲线半径大于导曲线半径,但小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的规定(有时线间距大于5.2 m,这种连接道岔与直线的曲线不属于附带曲线,其曲线半径可以超出导曲线半径的1.5倍)等。

此外,附带曲线设计全长的测点数应为整数。

(3)附带曲线的正矢fc

附带曲线的正矢可计算为

式中 Lc——附带曲线全长桩数。

(4)计算各点设计正矢、拨量

设计正矢根据曲线正矢fc的一半乘以桩位到相邻点距离的平方进行计算。拨量根据每个测点现场正矢减去设计正矢,然后进行差累计并且修正差累计,算出每个测点的半拨量,取它的2倍值便是该点的拨量。(www.xing528.com)

(5)重新标记正矢各测点

拨正后,将设计的ZY,YZ桩位置标记在轨腹上,以ZY点位置为第一测点,重现标记正矢各测点,ZY,YZ位置点标记正矢数的一半,相邻圆曲线标记圆曲线正矢,以便日常维修和检查。

如表4.7所列曲线为9号道岔后的附带曲线,0测点距岔尾2 m处。将有关数据代入式(4.1)得

(6)确定曲线长度

0点距岔尾2 m,为满足夹直线长度的要求,初步确定1点为曲线起点,则

为了使拨正后曲线整桩,Lc取5.0 m,代入式(4.2)得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算,若满足不了前面对附带曲线规定的要求和原则,则应重新分析和计算。

附带曲线半径R的检算:

其计算结果大于180 m,小于270 m,满足大于导曲线半径,小于导曲线半径1.5倍的规定要求。

附带曲线始端与道岔尾夹直线长度的检算:

1.15×5 m=5.75 m,且0点距岔尾为2 m,5.75 m+2.0 m=7.75 m,满足大于6 m的要求。

验算结论:

fc=51.6 mm,Lc=5,可行。

3)附带曲线养护维修规定

①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平稳和顺利地通过附带曲线,附带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但也不宜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如果太大,道岔尾端与附带曲线的夹直线就太短,影响轨距与超高的递减和顺坡。其半径根据道砟号码大小及列车侧向通过速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其尾数宜采用10的倍数。

②附带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附带曲线一般都较短,设置缓和曲线后,圆曲线部分的长度就不能满足小于20 m的规定。

③附带曲线可以设置超高,但超高值不应大于15 mm,且向两端外的顺坡率不得大于2‰。

④附带曲线轨距加宽标准与一般曲线相同,并由曲线两端向外按不大于2‰递减。若受条件限制,如道岔后两平行股道线间距较小、直线较短时,可按不大于3‰由曲线两端向外递减。

⑤正线道岔直向行车速度较高,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过渡段,以减小行车时的振动和摇晃,其最小长度不得短于20 m。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 m,在困难条件下或道岔后的两线间距较小时,不得短于6 m。

⑥附带曲线应圆顺。一般用10 m弦量正矢,其连接正矢差,到发线应不超过3 mm,在车场线不超过4 mm。

为了保持附带曲线的圆顺,当正矢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必须及时进行整正。整正附带曲线圆顺的方法比较多。当附带曲线较长、状态较好时可用绳正法整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